1、今年在工業互聯網聯盟組織的工業互聯網峰會上,苗圩部長提到“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加快,從概念普及進入實踐深耕階段”。在峰會的演講中,介紹工業互聯網落地案例,分享實踐經驗的嘉賓越來越多,相對于前幾屆的峰會,今年的峰會更接地氣。
2、在剛剛結束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總共展出了500多個工業4.0應用,大量的工業互聯網案例涌現。
這說明工業互聯網的技術越來越成熟,工業互聯網應用越來越落地。雖然工業互聯網發展迅速,但總感覺工業互聯網是在技術驅動下發展起來的,現在工業互聯網的討論,還缺少一個指導思想,缺少一個魂。
信息化的發展,當技術與管理理論融合之后,才進入快速發展的通道。
上個世紀90年代,基于PC機的IT技術發展相對成熟后(基于大型機的應用更早),企業開始應用計算機幫助管理企業。這個期間國內非常流行是MIS(管理信息系統),MIS是由人和計算機設備或其他信息處理手段、組成并用于管理信息的系統。
但是2000年后,企業很少提MIS了,取而代之的是ERP?
MIS與ERP有什么區別?為什么所有企業都選擇了ERP?
什么是MIS?MIS(管理信息系統)概念是明尼蘇達大學的管理學教授Gordon B. Davis在1985年提出來的: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利用計算機軟硬件資源,手工作業,分析、計劃、控制和決策模型以及數據庫的人-機系統,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業或組織的運行管理和決策功能。
Gordon教授認為計算機技術能夠幫助企業管理和決策,因而提出了MIS,但利用計算機管理企業解決什么問題?如何優化決策?MIS沒有定義,也就是MIS是IT技術驅動下的概念,也缺少一個管理理論的魂。
什么是ERP?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翻譯成中文為企業資源計劃,是基于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的下一代制造業系統和資源計劃。ERP從上個世紀90年代提出,至今絕大多數的企業都已經應用ERP,ERP的概念也逐步完善,包括計劃、制造、財務、銷售、采購等功能,還融入了質量管理、實驗室管理、業務流程管理等等功能,現在ERP基本上是企業應用軟件的代名詞。
我的理解:ERP是融入了管理學理論的MIS。
MIS是IT技術驅動下的概念,Gordon教授意識到了計算機能夠幫助企業解決管理的問題,但沒有將技術與管理學結合。
ERP是IT技術融入MRPII理論的產物,將管理理論通過IT技術固化從而提高企業效率的工具。ERP軟件能夠通過計算機幫助企業解決管理難題,因而被企業接受,從而普及。
MIS是技術驅動下的概念。
ERP是技術與管理融合的概念。管理理論是ERP的魂。
IT技術解決了管理學普及的難題,因而ERP的生命力遠遠超過MIS(嚴格意義上ERP屬于MIS,但MIS這個詞基本上已經很少被提及)。
從信息化發展經驗上看,普及的應用是基于技術與管理理論的融合,并最終解決了企業面臨的難題。
工業互聯網是在新一代技術驅動下發展起來的,現在還沒有融合進解決企業瓶頸的理論。
現在企業面臨的瓶頸是什么?有什么理論或方法能夠解決現在企業難題嗎?
工業互聯網的魂是什么?
隨著生產力的不斷進步,生產能力已經能夠滿足用戶的基本需求。當品牌產品不再能夠突顯個性時,人們開始追求個性化的產品,促進了產品的多樣性,產品批量減少,甚至有個性化產品的需求。
在個性化時代,主要面臨的難題是不確定性:
產品功能不確定:廠家設計的產品,具有確定性;用戶需求的產品功能具有不確定性。
生產流程的不確定性:產品個性化后,產線上生產什么產品是由用戶需求決定的,產線上生產的產品功能不確定,產線工藝具有不確定性;工藝不確定,帶來生產流程的不確定性。
服務的不確定性:服務本身就是根據用戶需求而形成,服務本身就具有不確定性。在傳感器、物聯網技術驅動下,可以實時獲得設備、物品信息,形成新的服務,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管理學解決主要的難題是降低不確定性,所以信息化的主要也是降低不確定性。當不確定性成為常態的時候,企業就要擁抱不確定性。
在信息化的早期,信息化工具也是降低不確定性,人利用信息化工具提高效率,來降低工作中由人帶來的不確定性。
當不確定性成為常態。在新一代IT技術和用戶需求的驅動下,不確定性成為常態,降低不確定這一套理論就不適應新的發展要求。
新的管理要求擁抱不確定性。
而在管理體系完善后,確定性的工作將可以由機器自動完成完成(自動化設備或自動化的計算機軟件),當有不確定性的事,需要決策時,由人來完成。最新的方法是人與機器協同,人主要借助工具來為不確定的事務做決策。
根據Jeanne Litedtka的《可設計的增長:管理者的思維工具箱》一書,將管理和設計思維做了類比:管理理論降低不確定性,而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擁抱不確定性,是在不確定性成為常態下的創新方法。
根據調查,人們購買的產品,有64%的不會被使用,說明傳統新產品的設計方法并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而設計思維是以人為本的創新方式,充分考慮用戶的需求,根據用戶的需求設計的產品,這樣的產品用戶的使用頻率才會增加。
任何成功的產品,都需要考慮用戶的需求,科技的可行性和商業的延續性。
同時滿足客戶想要的,技術可以實現的,有經濟效應的三方面的創新,才是成功的創新。
設計思維是為了讓創新滿足這三方面要求的創新方法。
SAP的創新思維分為三個階段:問題場域,方案場域,落地場域。分別用于發現問題,設計原型,交付方案。
創新思維會不會是工業互聯網解決企業難題的方法?設計思維是不是新一代IT技術承載的理論方法?
SAP Leonardo是SAP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包括嵌入式智能、行業的創新軟件包和開放式創新三部分。我認為:嵌入式智能主要是新一代技術;創新需要在傳統經驗基礎上,行業創新軟件包承載了SAP在ERP時代積累的管理經驗;開放式創新是SAP融入了設計思維的流程和方法。
類比于信息化時代的技術+管理;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將融合新一代IT技術,信息化經驗和創新方法。SAP Leonardo是集技術、經驗、創新方法于一體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Leonardo支持新一代IT技術
Leonardo嵌入行業經驗,形成行業模板。這些經驗是SAP過去行業經驗的匯總,融入了行業的最佳實踐。
Leonardo融入了基于客戶需求的創新方法
SAP的Leonardo工業互聯網平臺,融合了新一代IT技術,信息化時代的最佳管理實踐經驗和Design Thinking(設計思維)的創新方法而形成的平臺。設計思維的創新方法,有可能是引領數字經濟時代的創新方法
“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304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305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M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097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1540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291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246 閱讀國內首條無人機城際物流航線首航,1200公里續航會否沖擊貨運格局?
1199 閱讀普洛斯中國2024年表現穩健強勁,卓越運營助力新經濟勢能攀升
1128 閱讀京東,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1118 閱讀物流行業唯一!京東物流入選《可持續發展年鑒2025》
110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