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說過,今年的美線市場是個分水嶺,特別是對貨代而言。突上突下的市場還在調整中,貨量遠沒有恢復,相關的成本(除了運費)還是很高,運營風險反而在增加。雖然大家都在一個困難的市場里, 每家貨代的挑戰和發展規劃是不一樣的。今年第一季度已經過去了,來看一下最新的貨代排名。
這次先公布亞洲的美線貨代排名。亞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到目前為止,美國集裝箱海運進口有高達72%的貨來自亞洲,其中東亞占48%,東南亞占17%。中國作為美線最大的單一起運國,最新的比重是35%,是亞洲的一半。列舉了這么多數據,無非想強調一點:對于美線貨代來說,亞洲強才是真的強。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的比重還有可能降低,國內的蛋糕在變小。從中國到亞洲再到全球,貨代的布局隨著美國采購策略調整而與時俱進。
今年第一季度,亞洲美線貨量同比下降26%,跟2019年同期剛好持平,市場在歷經五年波瀾壯闊的巨變后回歸平靜,貨量一夜回到疫情前。
雖然是短短的三個月,貨代排名已經出現很大變化。我們先看市場總體的變化。雖然今年市場貨量同比跌去26%之多,前300名中還是有高達75家貨代的貨量同比有不同幅度的增長,實現真正的逆勢增長,這也印證了那句話:對于上進的公司來說,任何市場都是好市場,任何年份都是好年份。
相較2019年,94家貨代的貨量同比出現下降,同時有多達126家貨代貨量實現正增長,還有32家貨代在2019年是沒有貨量記錄的,要不是這五年才成長起來的公司,或是最近才開始自己簽約走貨,再或者是最近幾年換了新的SCAC代碼,之前的記錄自然是沒有的,第一種情況的公司不在少數,短短五年內,一家新公司可以做進亞洲前300。
頭部貨代排名變化不小。從今年開始,Apex 和 Topocean 開始啟用Kerry Freight 這個抬頭,這次的貨量排名因此做了調整,把幾家的貨量歸攏到Kerry Freight下面,Kerry 因此成為亞洲排名第一的美線貨代。他們家的貨量同比少了22%,跟2019年持平,保持跟市場同步。
排名第二的KN貨量上的很快,從2019年的第五名直接升到第二名,這主要得益于其在東南亞市場的突飛猛進(晚點會公布東南亞美線貨代的排名,從中可以清楚看出緣由)。KN今年的貨量同比下跌幅度遠低于市場平均水平,相較于2019年,貨量更是增長了41%!
前10的公司里還有2家的成長速度很快。Flexport 從2019年開始發力,五年期間貨量增加七倍,位居第7。需要指出的是,這里的“貨量”特指貨代自己簽約自己報AMS的貨量,Flexport 早前的貨量并不全是用自己的合約訂艙發艙單。排名第8的DSV同樣也是因為公司在東南亞業務的增量一舉踏入前10。等后續公布東南亞還有中國貨代排名的時候,這三個排名一起看,就能看出每家貨代的優勢在哪個地區了。
五年前還排在第21位的Safround最新排名是13,貨量增加接近一倍,以這個速度發展下去,今年沖進前10很有可能。
看完亞洲總體的排名,下期看一下東南亞貨代排名,這是個對美線貨代發展至關重要的市場。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3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69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84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39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1962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3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72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70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92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25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