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沉”得下去嗎?
最新消息顯示,京東物流高級副總裁唐偉、副總裁王強都在本月離開了原有崗位。
如果只是普通的人事變動或者輪崗,還不會引起外界太多關注。但有些耐人尋味的是,這兩位副總裁原先負責的業務都和外部客戶有關。
唐偉可以算得上是京東物流的“元老”,他早在2014年就加入了京東物流,曾負責KA(關鍵客戶)與銷售發展部。
2017年京東物流拆分獨立,最早的兩個大客戶李寧、安利都是由唐偉親自談下,為公司向外獲取增量做出了重大貢獻。
2021年時,唐偉帶領部門對接700多個KA,包括安利、聯合利華、沃爾瑪、格力等大型企業。京東物流最新財報顯示,2022年有362個年營收貢獻不低于1000萬的一體化供應鏈客戶,貢獻總額占京東物流全年收入的11%。
去年,唐偉接替陳巖磊,成為京東物流關聯公司“北京京邦達貿易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及經理。
(截自天眼查)
此前,唐偉一度擔任京東物流商業發展服務中心負責人。但消息顯示,目前“商業發展服務中心”已經變更為“體驗與規劃部”,往后聚焦于物流體驗保障與規劃建設。
唐偉離開原有崗位后,還未負責具體業務,下一步的去向尚未可知。值得一提的是,同樣在本月,唐偉還卸任了德邦物流的非獨立董事職務。
另一位離開原有崗位的王強,2020年才加入京東,后任京東物流供應鏈解決方案部、X研究部負責人。
在職期間,王強主要負責為外部客戶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比如在倉儲環節,對暢銷品進行分區儲存,優化揀貨路徑以提高效率;在運輸環節,通過算法進行智能驅動和配載,以降低運輸成本和安全事故率等等。
由于供應鏈解決方案部的物流技術業務需要軟硬件的大量投入和研發,該業務長期處于虧損狀態。2022年時,物流技術業務曾被要求實現盈虧平衡,但并未實現。這或許也是王強被調離的一個原因。
在今年,物流技術業務的盈虧平衡依舊是供應鏈解決方案部的主要目標。實現這一目標前,還有可能出現更多的縮減開支舉措。
從目前所知的信息來看,京東物流本月調崗的兩位高管,一個負責客戶銷售,一個負責客戶服務。他們對于京東物流向外部拓展客戶都有著重要作用。
而人事和組織架構的調整,似乎也意味著京東物流放慢了向外擴張的進程,轉而重新打磨自身能力。
2023開年,京東的兩個動作引發了行業的廣泛關注:
一是推出“春曉計劃”,增加對第三方商家的扶持力度,并開放個人商家入駐;二是全面開放第三方物流接入,包括“通達系”和極兔。
對于京東物流而言,前者意味著它將擁有更多的潛在客戶,后者則意味著它也要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
長久以來,京東物流憑借強大的倉儲和配送能力,為京東商城構建起了一條深厚的護城河——配送效率和服務。
多年堅持不懈的投入,保證了這條護城河足夠強勢,京東自營的口碑幾乎牢不可破。但是當京東想要尋求增量時,依舊需要在“城外”招攬更多的第三方商家。
為此,我們看到京東一邊加大對商家的扶持力度,一邊用“百億補貼”爭奪用戶。供給端和消費端雙管齊下,力求最大化地提高增量獲取效率。
而在平臺內交易頻次增加、平均客單價降低的同時,京東需要有著足夠承載能力和彈性的物流,以保證服務和效率不會拖后腿。
原本,京東物流是當仁不讓的人選。但一個實際的問題是,京東物流目前想要全面承接第三方商家的經濟件,勢必會受到自身成本的拖累。
京東物流在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投入,意味著其高效和高品質的服務,同樣需要更高的票單價支撐。對于新入駐京東的第三方商家和個人商家而言,幾乎不太可能將之作為首選。
也是因此,京東順勢全面開放了第三方物流入駐。此前的內部會議上,劉強東直言:“他們想用極兔或者通達系快遞,就讓他們用!”
結果就是包括“通達系”和極兔在內的快遞企業一擁而上,開始爭奪京東物流嘴邊的蛋糕。
從京東物流的角度來看,自然不愿意白白舍棄自家的業務。因而京東的“下沉”和“開放”,同樣引發了京東物流探索“下沉”的考量。
正如前文所述,京東物流想要拿到新增的內部業務,當務之急就是盡可能縮減成本。要么找對方法提高效率,保證經濟件、擴大高端件利潤;要么就是開辟出一條新的業務線,直接負責承接經濟件。
無論是哪一個方向,都意味著京東物流目前需要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內部調整和優化上。從這次的人事調動也能看出,對于一些仍未實現盈虧平衡的業務,京東物流已經難以抑制急切的心情。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財報顯示,京東物流的總員工數(包含德邦)已經超過37萬人,且近三年已為一線員工支出了1065億元的薪酬福利。
(圖源:京東物流公眾號)
龐大的崗位數量意味著龐大的開銷,京東物流也迫切需要拓寬更多的業務渠道——無論是來自內部還是來自外部。
京東物流,不能再等了。
雖然京東開放第三方物流入駐,對于京東物流的發展有一定影響。但無法否認的是,合作開放對于行業來說意義更加重大。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頭部電商平臺總是給人一種與特定物流強綁定的印象。
比如淘系與“通達系”、京東與京東物流、拼多多與極兔……這些快遞品牌也一度被外界調侃為“御用快遞”。
但一個很明顯的趨勢是,近幾年物流與電商平臺之間的關系已經越來越開放,曾經的矛盾也逐漸緩和。
2020年時,京東曾要求商家停止使用申通等快遞公司,一度引發行業熱議。當時京東方面回應稱:阿里成為申通快遞的大股東,而京東物流想入駐阿里旗下電商平臺的合作需求得不到回應,有違“公平、對等、共贏”的合作原則,只能暫停合作。
直到前不久,京東與申通全面恢復合作,且第一時間進入了測試階段。顯然,京東最終還是選擇率先打破僵局,重新向阿里拋出橄欖枝。
(截自深交所互動易)
與此同時,京東物流也在積極謀求與其它電商平臺的合作。
2022年,京東物流接入抖音電商“音需達”服務,開始為抖音用戶提供送貨上門服務。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京東物流所服務的抖音商家已超2萬個。
2023年春節期間,京東物流又與快手電商達成合作,為快手商家和消費者持續提供快遞配送服務。
按照這一趨勢下去,全面擁抱開放的京東物流,或許距離入駐淘寶天貓也不會太遙遠。甚至,當京東物流順利實現成本優化以后,其與拼多多也同樣有著合作的機會。
物流與電商的雙向開放,在打破平臺之間零和博弈的同時,也會給商家們提供更多的選擇。
“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458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438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328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1918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337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361 閱讀即將年營收超3000億元、迎來8.66萬名新員工,這家物流巨頭面臨最大風險
1345 閱讀國內首條無人機城際物流航線首航,1200公里續航會否沖擊貨運格局?
1325 閱讀京東,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1188 閱讀普洛斯中國2024年表現穩健強勁,卓越運營助力新經濟勢能攀升
114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