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剛剛公布的美國1月零售數據,出乎意料的好。
連續兩個月(去年11月和12月)的環比下跌后,今年1月美國零售強勢反彈,環比增長3%,超出主流媒體和經濟學家的預測,也是2021年3月以來最大的單月漲幅。
從餐飲,汽車,家具,家電到百貨公司,幾乎所有的零售領域都有增長。具體來說,汽車和汽配環比增長5.9%,同比增加2.8%,表明這一類的消費繼續保持旺盛。疫情以來的三年,在美國買新車要么加價,要么等,選擇還少。二手車的價格一度非常高,目前情況雖有好轉,也看到有些dealer(4S 店)偶爾會給折扣,但還遠沒有回到以前普遍有折扣隨時開車回家的狀態。
令人欣喜的是,作為美國最大單一進口品類家具的消費1月份非常令人鼓舞,環比增加4.4%,同比增長3.8%。電子產品和家電消費環比上升3.5%, 同比下降6.3%。建材類消費增長就比較溫和,這與美國地產市場有關,過去兩年的超低息極大地刺激了美國房地產市場,美聯儲的加息終于讓火熱的地產市場降溫了。
服裝類的消費也錄得環比和同比的雙增長。最令人稱奇的是百貨公司,環比竟然增加17.5%(一度以為看錯了),同比也有5.4%的漲幅。餐飲消費同樣引人注目,環比增加7.2%,是2021年3月以來最大的漲幅,同比增加25.2%(現在出去吃飯是真的貴)!
看了一下主流媒體,專家給出了幾個理由。1月相對比較好的天氣方便消費者出門去店里買東西,比如紐約地區今年一直到2月份才下雪。日益增長的禮品卡的使用也刺激了1月的消費數據:美國商務部是按照禮品卡的消費日,而不是購買日計算消費的,12月買卡送人,1月用卡買東西,數據計入1月份。還有一個實實在在的的刺激因素在起作用。為了彌補高企的通脹帶來的購買力影響,美國社保局決定從今年1月開始上調社保金8.7%,是幾十年來最大的增幅,相當于有近7000萬人增加了收入,從而刺激了消費。
除了看得到的刺激,還有看不到卻感受得到的因素:對未來的信心。美國1月新增就業機會高達51萬,一反過去5個月的疲態,超出普遍預期,導致失業率達到53年來的新低(3.4%),1月的通脹也稍稍降溫了。這一切意味著消費者對未來更有信心,也敢花錢了。
USCB 公布1月零售數據的同時,也公布了去年12月的庫銷比。總體零售業的庫銷比12月環比微增到1.26。汽車和汽配,家具,家電,服裝,百貨公司的庫銷比環比都變高了,除了建材類有微跌。12月的庫銷比增加跟12月零售的環比下跌有關,雖然如此,如前文所述(美線貨量要反彈了?),跟2019年同期相比,某些品類的庫銷比已經接近甚至低于當年的水平,預計1月份的強勁消費會進一步降低庫銷比,具體的數據要等到三月中USCB才會公布。
1月出乎意料的旺盛消費似乎一再表明美國的經濟短期內沒有衰退的跡象,之前連續數月的疲態甚至引發美聯儲最快今年年底就要降息的討論。作為消費者,信心最重要,目前的勞工市場還是非常健康,雖然大公司裁員的新聞不絕于耳。疫情期間員工工資的漲幅是實實在在的,收入的增加也是真實的,而且工資漲上去了就很難降下來,除非真的遇到經濟衰退。收入增加,工作機會甚多,就算通脹高企,消費還會維持在健康的水平,這就是目前的狀態。
由此,我還是維持之前的判斷:美國消費沒有崩塌,甚至比大家預料的還好,去庫存已經取得進展,雖然不會一蹴而就。如果沒有其他不可預知因素的影響,今年下半年美線貨量回升到疫情前水平還是很有希望。歷史一再告訴我們,跌得越慘,反彈越猛。至于美國進口量這個餅會怎么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運力的匹配和貨量的反彈在時機上能否同步?過去的經歷證明幾乎是不可能的,這種時間差造成的短時間內運力的缺失就是運價上漲的最大推動力,如果貨量上升的曲線越直,這種可能性就越大,2023年最大的“亮點”也就在此。
樂歌股份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下降約50%,大力發展海外倉
2479 閱讀前海粵十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
2440 閱讀連續5年的“春節主力軍”,德邦為何如此穩?
1800 閱讀AI改變物流業的游戲規則:從炒作到實踐的深度思考
1339 閱讀CES 2025:NVIDIA OMNIVERSE驅動的智能倉儲數字孿生革命
1280 閱讀制造業企業,不要逼物流公司降價了!
1159 閱讀拼多多引領電商西進:帝王蟹進村,非遺剪紙出山
1185 閱讀2024年12月份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分析報告
1139 閱讀菜鳥拆分為假消息,繼續大力發展全球物流業務
1085 閱讀全球海運市場動態(一月中旬至一月下旬)
105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