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運行業作為一個根植于萬億零擔市場的極具潛力的賽道,目前正處在不斷整合并向頭部集中的階段,相較快遞而言,快運行業起步較晚,行業發展空間廣闊且市場規模大,已達到1.5萬億元。且行業目前并未進入大規模出清階段,市場集中度仍然較低,行業CR10僅為5%左右,也就是說,快運行業仍然是一個潛力較大的增量市場。
正是由于看到了快運行業巨大的成長潛力,各頭部快遞企業也紛紛進入了這個賽道想要分一杯羹,為了快速擴張自己的業務量、爭奪市場,快運企業之間的價格戰爭也早在幾年前就悄然打響。但值得思考的是,快運行業是否適合采用這種低價競爭的模式爭奪市場?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是否還能夠實現盈利?下面我們將從幾個角度來進行分析:
相比快運,快遞的需求更為零散、更難以預測,運營商必須建立全國網絡才能滿足商家的物流需求,所以快遞企業更注重規模的增長,以攤薄網絡的運營成本,但快運行業不同,80%的快運需求為計劃性需求,每家廠商都有固定的客戶和運輸路線,故規模經濟并不顯著。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盲目的通過低價搶量,企業將較難盈利。
快遞行業電商件占80%以上,由于電商件規模大、重量輕,且電商客戶相比服務質量更加追求低價的性質,決定了定位在中低端產品的快遞企業能夠在競爭中獲取較大優勢。不同于快遞,快運產品的價值相對較高,且由于重量較大,客戶更加重視企業能否送貨上門且提供優質的服務,這就造成了快運行業的派送成本天然就高于快遞,派送員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體力來完成一單的派送。
在這種情況下,快遞企業如果枉顧基層網點和業務員的利益一味地壓低價格,就難以保障派送的質量,結果可能不僅難以實現盈利,還會損害企業的口碑,不利于長期的可持續發展。
縱觀市場上定位在中低端產品的快運企業,雖然業務量可能增長迅猛,營收表現也遙遙領先,但一些企業的盈利情況卻差強人意,有些甚至一直都處于虧損的情況。
近年來,由于家具家電的線上滲透率不斷提升,各快運企業紛紛發力大件電商,認為這是未來最具潛力的市場,由此也想通過在派送模式上不斷靠攏快遞以此來節省派送成本,壓低派費。
但快運不同于快遞,快遞更多是消耗品,所以需求是源源不斷的,但快運的貨品基本都是能夠長期使用的,如:洗衣機、坐便器等,一般只有新樓盤才會對快運產生一段時間的需求,而等到屋內的大件用品添置完成之后,對快運的需求將會驟減。這也就導致了一方面快運的密度永遠不可能比肩快遞,另一方面,同一地區的快運需求并不是持續性的。也就是說,大件快遞在同一地區的需求是階段性的,度過高峰期之后,規模效應將不復存在。
雙壹認為,通過低價的方式雖然可以短期內使業務量猛增,但這樣獲得的客戶粘性極低,一旦有人能提供更優惠的價格,流失的概率極大,所以這部分客戶只能通過低價維持,但長期的低價策略卻實則并不能讓企業獲利。
相反,如果快運企業更重視的是服務,雖然產品價格相對較高,客戶增速也相對緩慢,但這種情況下做成的客戶都有較強黏性,不會輕易流失,一旦企業通過時效和服務建立口碑,隨之而來的就是品牌溢價,反而可以盈利更多。比如德邦,其精準卡航的利潤率高出其他產品一大截,并構成了公司盈利的主要來源。
德邦整體毛利率及不同產品毛利率走勢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華創證券
當前,一些頭部企業已經意識到了行業發展趨勢,并已經開始逐步修復自身產品價格。雙壹認為,通過低價競爭獲得規模效應并不是快運行業的良策,逐步擴張運輸網絡,通過運營好每一條線路,逐步贏得口碑才能讓一家快運企業穩步向前。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636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354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164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483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452 閱讀壹米滴答創始人楊興運出山,成立興滿物流
1458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354 閱讀傳化智聯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場景應用
1338 閱讀在物流行業,AI技術會不會替代人?
1233 閱讀京東物流攜手奇瑞汽車打造中東最大汽車備件中心,覆蓋5大品牌數萬種汽車備件
102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