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晚,Telegram各大頻道突然大面積轉發某隱私查詢機器人鏈接。網傳消息稱該機器人泄露了國內45億條個人信息,疑似電商或快遞物流行業數據。泄露的信息包括真實姓名、電話與住址等,數據高達435GB。
隨著消息的發酵,“快遞股”在2月15日集體出現閃崩,韻達、順豐等均出現下跌,其中圓通速遞跌幅一度近7%。
圓通方面對此事回應稱,“‘疑似45億條信息泄露’與公司無關,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但網友并不買賬,不少網友表示,“與公司無關難道與個人有關嗎?”“現在的網絡這么發達,哪里還有隱私”“快遞信息真的要加強管控了”。
快遞、電商行業成為當前信息數據泄露“重災區”?
事實上,快遞、電商行業出現信息泄露事件不止這一次。據邯鄲警方消息,早在2020年7月,圓通速遞有限公司河北省區內部員工與外部不法分子勾結,利用員工賬號和第三方非法工具竊取運單信息,導致40萬條個人信息泄露。隨后,“圓通員工租售賬號導致40萬條個人信息泄露”等相關話題引發網民熱議。
近年來電商的發展致使快遞業務量不斷增長,據國家郵政局數據統計,早在去年底,全國日均快遞業務量就已超3億件。因而匯集了完整個人信息的快遞、電商行業也成為了信息數據泄露的“重災區”。
據永安在線監測的數據顯示,在2022年1月的數據泄露事件中,快遞物流行業占比最高,達52.3%。而在2022年“雙十一”“雙十二”電商大促期間,物流行業數據泄露事件數明顯增加。
數億件快遞產生和積累的大量寄遞數據信息,給個人信息保護帶來嚴峻挑戰。綠盟科技數據安全專家陳懷源表示,電商和快遞行業的業務經營涉及大量高價值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電話、地址等,因此是黑客及黑灰產團伙的重點攻擊目標。
內部人員是電商、快遞行業信息泄露的重要源頭。北京數字認證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夏魯寧認為,“不法分子可能通過利益誘惑,誘使內部人員違規出賣個人數據。還有可能采用技術門檻更低的方式:按照‘計件’付費方式,雇傭社會人員直接從丟棄的快遞外包裝上收集個人信息。”
“同時,電商和快遞行業需要對接大量第三方合作伙伴以及最終用戶,互聯網出口眾多,自身網絡安全環境、員工安全意識、安全技術手段等方面都存在很大漏洞與不足,容易遭受黑客攻擊、社工、內部員工泄密,或者合作方信息泄露等威脅。”陳懷源補充道。
外部網絡攻擊、內部員工和數據流通都會造成信息泄露
數字經濟時代,在網絡充分聯通、攻擊技術手段不斷更新的情況下,可利用的信息類型和數量日益增加,個人信息泄露成為一種普遍而又難以避免的風險。根據賽迪智庫數據,全球幾乎所有數據泄露事件都涉及個人信息。在其統計的全球71起數據泄露事件中 ,涉及個人信息的有68起,姓名、聯系方式等身份標識信息被普遍泄露,累計超過48億人次的個人信息被泄露。
可見,在嚴峻的安全形式威脅下,網絡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當下信息行業平穩發展的“緊箍咒”,各行各業都在對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加碼的同時,為何仍然會有如此大量的個人信息被泄露,具體是如何被泄露的呢?
信息泄露當前有多種途徑,信息的存儲、流通過程中都存在泄露風險。知道創宇安全專家表示,當前在快遞、電商行業個人信息泄露的方式主要有三方力量,外部網絡攻擊、內部員工泄露和數據流通泄露等。
比如,在外部網絡攻擊上,可能出現API(應用程序接口)遭遇爬蟲攻擊,平臺被植入木馬,攻擊者利用漏洞進行拖庫、撞庫等攻擊,企業數據庫被攻破等。內部員工泄露則可能是公司“內鬼”與外部犯罪分子串通,利用員工賬號、面單拍攝等方式盜取運單信息進行不法交易獲利。
“在數據流通過程中,企業在與合作方進行數據往來時沒有采取數據加密等技術措施保障安全,或未對合作方的數據使用行為進行必要管控、監督等具體措施的構建也會導致信息泄露。”知道創宇安全專家說道。
對個人而言,信息的泄露背后蘊藏著與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風險。“對于單條個人信息,電信詐騙、非法廣告推銷等不法分子,會用來大面積行騙。雖然得逞比例不高,但基數巨大,也使得上當受騙的人數量眾多。”夏魯寧說道。
一定規模、數量的個人信息被泄露后,個人信息被收集利用也會產生龐大的“黑市”。知道創宇安全專家認為,“不法分子可以利用個人信息實施違法活動。將所獲個人信息自身或出售給個人或公司,應用于不法渠道以牟取高額利潤,比如房產租售、小貸金融、教育培訓、電話營銷、培養網絡水軍等。”
“黑灰產”高一尺,防線要再高一丈
面對日趨復雜的數據安全形勢,我國相繼落地實施了《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三駕馬車”,構成我國數據安全領域完整的基礎性法律體系。對存儲用戶個人信息的企業而言,將數據安全管控和業務流程結合,保障數據在各種使用場景下的合規使用和流轉日益重要。
在當前網絡充分聯通、攻擊技術手段不斷更新的情況下,“黑灰產”高一尺,防線要再高一丈。知道創宇安全專家認為,作為信息泄露的“重災區”,快遞、電商企業應從技術和人的層面,持續完善用戶個人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比如,在防止網絡攻擊方面,知道創宇安全專家建議,“可以不斷升級技術手段,在爬蟲攻擊、植入木馬、漏洞攻擊等方面加強防護。同時,加快全面推廣‘隱私面單’、虛擬號碼等技術,最大程度保護個人信息。”
而“內部員工泄密”事件也給了相關企業一定警醒,在防止內部人員泄露方面持續加強管控。正如知道創宇安全專家提到的,“要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強化保護用戶信息意識,提升從業人員保護用戶信息的能力,規范人員嚴格按照標準流程開展作業。”
此外,當信息被買賣利用后,用戶的個人生活也將受到影響,甚至帶來人身、經濟、精神方面的威脅和損失。陳懷源認為,除了相關企業要保障信息安全之外,用戶個人也要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不輕易泄露個人信息。如釣魚網站、網調、抽獎、朋友圈發布、舊手機的數據清除等。同時,在遭受個人信息泄露時,及時向泄密單位提起訴訟,要求賠償。
從倉儲規劃,看DeepSeek的實用性、局限性和突破之道
4617 閱讀單月總貨量同比增長734.4%!獨家解讀順嘉國際貨站跨越式增長背后的效率密碼
2366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270 閱讀“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206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062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1477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291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218 閱讀德邦物流注銷回購股份 京東物流持股比例升至75.4%
1191 閱讀冷鏈不只是物流,還是依托供應鏈的生態
118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