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看到一條關于跨境電商出口退運的政策,全名是《關于跨境電子商務出口退運商品稅收政策的公告》。
加上2020年、2021年出臺過相應政策,關于跨境電商退運維修基本上算是一年一個政策了。
看起來困擾跨境電商的退貨維修已經迎來了春天,然而事實依然如玻璃瓶里的蒼蠅—有光明沒前途。
跨境電商為何需要維修、又如何評估決定是否值得維修、以及幾種退運維修方式,可以參考我之前的一篇文章《出口跨境電商維修退換貨痛點如何解決》。
就當前已出臺的政策內容,以及我自己和國內部分保稅區打交道的經驗來看,大部分中小跨境電商企業如果想實現退運維修自由,恐怕短期三五年是看不到希望的,主要有這幾個瓶頸點。
目前列入到維修產品目錄的產品,大多是典型的工業產品(如工業影像儀、雷達設備等),而不是跨境電商行業主要銷售的產品(家居、服飾、3C等)。
可以看出,政策制定者對于主流跨境電商究竟干什么似乎還是很陌生的;同時各個地方政府似乎也沒有動力或者能力推動中央部門如海關總署、商務部、環境部聽取基層企業的意見。
我在某跨境電商企業工作期間,曾經和地方保稅區管理部門做過大量的溝通,并且代表企業寫過各種訴求和維修監管的建議,時至今日3年過去了,很遺憾,該企業訴求的產品依然并未出現在維修白名單中。
跨境電商退運維修以及復出口,幾乎不能帶來多少產值、利潤、稅收,原出口時出口額和GDP已經計算,現在維修好后復出口,哪有什么實質性增值呢?如果考慮增值的話,維修本身創造的增加產值是微乎其微的。
沒有動力,怎么培養出能力來落實退運維修過程中的一系列細節問題呢?
幾乎每一次政策中都會提到:進境維修過程中產生或替換的邊角料、舊件、壞件等,原則上應全部復運出境;確實無法復運出境的,一律不得內銷,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銷毀處置。
這條政策要求幾乎一票否決了絕大部分跨境電商企業的退運維修訴求,因為替換下來的廢棄物及部件,如何復出口呢?用什么名義復出口呢?而且企業為何要明知廢棄物還浪費運費復出口呢? 復出口到國外的目的地國家又會接收嗎?
如果不能復出口,就需要在國內(雖然是保稅區界內)進行報廢,這就又給監管部門(包括環保部門)增加了很多活。具體實施就是哥德巴赫猜想一樣的難題了。
當無法指望政府方面給出一個退運維修SOP(標準操作流程)的時候,就得指靠企業內具有專業的供應鏈人才,去指導幫助所在地保稅區和監管部門解決各種退運維修的細節問題。
而我在《如何關注和管理跨境電商》講過,大部分跨境電商企業,都是新興的企業,成立至今少則幾年,多則十幾年,一路滾雪球一樣的成長,根本沒有積累出相應的人才去解決復雜國際貿易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面對退運成品如何退運進境、復出口申報、維修原材料出境到保稅區、維修后多余的料件和替換下來的報廢料件怎樣管理,一系列復雜的物料流、信息流就足以讓跨境電商企業的供應鏈人員瘋掉。
很多跨境電商企業的供應鏈人員,讓他拼命催貨、吹牛皮侃大山搞PUA這些活都是可以的,但是一旦要“動腦”專研供應鏈物流技術是不可能的。可以參看《什么樣的供應鏈總監是不合格的》
以上這四個因素疊加起來,跨境電商企業的退運維修需求,就是路漫漫其修遠兮,上下求索不知何時實現兮。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020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00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97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7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28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5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212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68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15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