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智慧物流,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物流行業里備受矚目的賽道和風口,回眸2022,我們對智慧物流的發展有這么幾點感悟,分別從“兩會說發展、制造更融合、投資更集中、智能更助力,標準更完善”角度,與大家分享,不妥之處,敬請指正。下篇主要談后二個話題。
物流將成為AI技術重要的落地場景,在2022年,智慧物流場景得到人工智能的助力,其智慧化取得了較大的進步。
智慧物流的本質是具有機器決策與學習提升的智慧能力,智慧物流大腦的底層邏輯是機器智能,人工智能理論就是建立在讓機器系統學習人類思考決策基礎之上的,從這個角度看,人工智能也是機器表現出的類似人的智能,本質上就是機器的智能。
我們常說數字化,那么數字物流與智慧物流的區別在于最終決策誰來做?是人還是機器。智慧技術創新無止境,智慧化技術是一代復一代的升級結果。這里所說的智慧,包含人工智能,雖然,智慧物流新技術包括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但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人工智能。
物流已步入科技化、智能化的發展新階段,判斷一家公司,乃至一個行業,是否融入時代底色,是否從屬于新的周期,衡量的尺度是技術進步率,最重要的一項是智慧能力。
國家發改委一直高度重視智慧物流的發展,近幾年出臺了不少重要文件,圍繞促進智慧物流的發展,推廣應用物流新科技、新技術、新設備,并提出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政策。
當下,技術與產業融合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泛人工智能技術也在逐步轉化成助力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的智慧力量,現代物流業正進入一個由人工智能驅動的智慧物流時代,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加持的智慧物流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機會。
智慧的本質,就是模仿人的智能,運用感知、學習、推理判斷等思維能力,使物流系統具備自行解決物流中某些問題的能力,人工智能使得整個智慧物流系統運作如同在人的大腦指揮下一般智能、實時收集并處理信息,做出最優決策、實現最優布局。
可以這樣說,AI也是分層次的,從低端的應用逐步推向高端賦能,近幾年,許多AI技術,已應用在物流的多重場景中。
2022年,人工智能在逐步改變著我們的生產與生活,從自動駕駛,配送無人車到手術機器人再到智能家居,已經把人工智能技術帶到了“看得到摸得著”的境地。
人工智能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顯著標簽,正在逐步塑造社會、經濟、生活等領域的業務新形態,也不斷帶來顛覆性、豐富性、創新性的智慧物流新業態,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智慧物流的世界。
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人工智能具有算力、算法、數據三大要素,構筑了人工智能的基礎,如果說過去是數據和算法的繁榮時期,那么現在顯然是算力發展的黃金年代,人工智能在智慧物流中的應用已進入到算力階段。
人工智能的應用,其過程是點、線、面,由單點應用到行業與地域的應用。智慧物流,作為復合型服務產業,將受到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刻影響,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可望引領新一代智慧物流技術的發展方向。
人工智能和智慧物流的融合,潛能巨大,對智慧物流來說,不是升級,而是重構,從內生到外化,深入地改變著智慧物流的業態,重構智慧物流的格局。
人工智能在智慧物流上的應用,可分為二大類:一是以AI技術賦能的智能設備,如無人卡車、AMR、無人配送車、無人機、客服機器人等;一類是通過智能技術或算法驅動軟件系統來提高人工效率,如車隊管理系統、倉儲現場管理、設備調度系統、訂單分配系統等。
順豐用人工智能通過優化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實現在物流多業務場景,包括件量預測、網絡設計接駁規劃、裝載率測定、運單識別、裝卸檢測等場景的落地應用。
人工智能技術具有深度學習與運籌優化算法功能,驅動設備調度系統在準確性、靈活性、自主性方面取得顯著提升。
人工智能已被認為是智慧物流業的下一個風口,人工智能要深入物流應用,必須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批量化、成本低、易訪問、輕能耗以及最大程度的開源開放,這可能需要技術突破,2022年正是破局之戰。
人工智能需要豐富的應用場景和海量的數據支撐,我國作為智慧物流大國,有實現人工智能的基礎,智慧物流行業自身所攜帶的大數據庫和豐富的場景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了豐厚的土壤。
人工智能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功能帶來的“預測未來”的神秘力量,人工智能拓寬智慧物流的創造力還體現在其具有的學習能力和預測能力上。前瞻性和預見性的物流操作,是社會的需求,智慧物流會將其運營模式從反應性行為轉變為前瞻性和預測性模式,有效地提升物流效率。
人工智能在物流領域新的突破和發展將繼續拓寬物流的想象邊界,這不是一次簡單的新技術、新裝備升級應用層面的發展,而是一場社會新經濟模式躍遷背景下的行業變革,能掌握這個新時代社會物流體系智能化技術研發、算法分析優化者才是未來行業發展的真正主導力量。
智慧物流的概念于2009年12月由中國物流技術協會信息中心、華夏物聯網、《物流技術與應用》編輯部聯合提出,已成為未來戰略發展方向,智慧物流的時代已經到來并且還在繼續,在這一背景下,智慧物流的標準化應該并且必須受到重視。
10月24日,交通運輸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印發《交通運輸智慧物流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提出到2025年,聚焦基礎設施、運載裝備、系統平臺、電子單證、數據交互與共享、運行服務與管理等領域完成重點標準制修訂30項以上。
智慧物流是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信息技術與現代物流業深度融合的新興領域,有經濟成本低、運行效率高、生態效益好等顯著優勢,標準化需求強烈,隨著我國智慧物流的快速發展,標準化問題到了必須推進的時候。
標準化對智慧物流行業發展意義重大,標準化,簡單地說,就是經過優選之后的共同規則。智慧物流標準體系包括基礎通用標準、設施設備標準、系統平臺與數據單證標準、服務與管理標準四個部分。
中國物流業正在實現從“傳統”走向“智慧”的蝶變,智慧物流具有聯通性強、融合度廣等顯著優勢,而聯通性、融合性對標準化要求十分迫切,因此,標準化是智慧物流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
智慧物流所包含的細分行業——自動駕駛與智能航運、網絡貨運、電子單證、快遞無人機等方面的標準化需求非常強烈,制定智慧物流行業標準不僅是為了填補空白,更是為了推進智慧物流服務水平的全面提升。
2022年的標準化,在智慧物流的發展中推進,以智慧物流領域的探索經驗開放給社會,并從園區、倉儲、運輸到末端服務全鏈路的智慧化打造標準。
以用戶為中心,是智慧物流制定標準的基本原則,進入體驗經濟時代,用戶需求更加多元化,創場景物流生態圈,為用戶提供全鏈路、全場景無縫體驗是標準制定的出發點。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正在將我們帶入大眾協同共享時代,正在驅動共享經濟、融合為王新時代的到來,這一趨勢客觀上要求標準化。“重構”制造業與智慧物流業聯動發展是大勢,標準化堅持先進制造業和智慧物流業深度融合的發展方向。
單元化的本質是標準化,起點就是“物”的包裝規格標準化,物流組織模式向供應鏈創新的過程中,協同非常重要,協同的特點,要求智慧物流裝備實現標準化。
可持續發展是今后智慧物流標準研究制定的方向,這是一個不斷完善的動態過程。物流企業要將智慧物流不同環節的工作信息都成功轉化為標準化數據,實現不同物流企業之間的信息傳遞共享。
智慧物流是一個實操性很強的領域,所以國家標準需要來源于行業標準,行業標準需要來源于企業或聯盟企業之間的標準,鼓勵相關企業把企業標準做強做大,參與或主導行業標準、國家標準的制定是十分重要的,企業應為標準化的主角。
標準的作用不僅在于制定更在于實施,任何標準一旦落實,對智慧物流行業來說,都是一件貢獻很大的事情。標準化為中國智慧物流實現規模化、集約化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中國物流走向國際化,起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結語:雖然人們對智慧物流的理解上了一個臺階,但總的來說,當前我國智慧物流仍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在一些領域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是在一些領域仍然裹足不前。
智慧物流技術的應用創新、落地升級,注定是一場沒有捷徑的馬拉松,2022年或多或少還面臨著技術成熟度或成本壓力的考驗,超前投入與階段性產出矛盾,2023年,智慧物流將更加完善,但還會有問題,這是一個沒有終極的進步過程。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097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55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84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25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1934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05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65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56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85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24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