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倉庫內負責對貨物進行管理,包括入庫,倉儲,出庫等作業內容,主要關注維度:時效,間接作業成本,準確性。根據作業內容,可以參考下面的圖
并不是所有倉庫都會進行以上相關的作業,根據作業內容的不同,在海外倉業務中,通常分成以下三大類倉庫:攬收倉,中轉倉,發貨倉
將商家的包裹提貨回到倉庫,只做箱數級別的清單,不做額外的處理動作,接下去轉移到中轉倉進行中轉的深度作業。這種倉庫通常是離商家比較近的。
這類倉庫解決賣家比較分散,以收集貨物,提高商家體驗,降低物流成本為目的
收到商品發出的商品包裹,到達中轉倉后,需要對包裹內的商品進行查驗和清單,判斷是否滿足運輸,關貿,海外倉儲等環節的要求(如:是否危品,是否有侵權等),所有包裹清點完成后,根據運輸物流計劃來裝載貨物到運輸容器,完成出庫。
發貨倉通常情況是配置在海外倉本地,包裹經過漫長的運輸后,到達海外倉庫內,將商品收貨后,上架到存儲區域,完成海外倉業務的備貨動作。接下來就等待出庫訂單的通知,收到出庫指令后,將商品按訂單要求從貨架取出,完成打包,交給派送供應商,達到出庫目的。
接下來詳細說明一下相關的作業環節:
承接運輸段送到到倉庫的貨物,將貨物從卡車內移動到倉庫內。以清點箱數為主,對包裹內容的商品不感知。
作業起點 |
到貨確認 |
作業終點 |
所有包裹進行倉庫 |
效率計算 |
以CBM為計算依據 |
異常 |
對于破損,變形等包裹需要拍照記錄 |
對于卸貨到倉庫內的包裹進行尺寸,重量,數量等屬性的校驗,目前有輔助設備可以更高效的來完成這項任務
作業起點 |
卸貨完成 |
作業終點 |
收貨完成 |
效率計算 |
以CBM為計算依據 |
異常 |
對于包裹條碼無法識別的情況需要注意,系統不易使用強校驗 |
根據商品注冊的情況,當商品到達倉庫后,需要將某些SKU進行開箱查驗,對SKU進行尺寸,重量,品牌,物理形態等屬性信息收集,用于判斷是否可以滿足海外倉作業要求。
作業起點 |
查驗開始 |
作業終點 |
查驗結束 |
效率計算 |
以SKU數量為計算依據 |
清點包裹內的商品數量與訂單預報的商品數量是否一致
作業起點 |
驗貨開始 |
作業終點 |
驗貨結束 |
效率計算 |
以商品數量為計算依據(SI) |
此環節分成兩種情況,包裹預分分揀和商品預分揀
包裹預分揀:是將包裹根據存揀分離的要求,將包裹分成兩類:去存儲區,去揀選區
商品預分揀:是將包裹內的商品,根據SKU的不同,分拆到周轉箱中去。如果一個包裹只有一個SKU,不需要進行此環節。
作業起點 |
預分揀開始 |
作業終點 |
預分揀結束 |
效率計算 |
以商品數量為計算依據 |
異常注意 |
此環節特別強調算法的重要性 |
將商品存儲到倉庫貨架上。
作業起點 |
上架作業單開始 |
作業終點 |
上架作業單結束 |
效率計算 |
以商品數量為計算依據 |
異常注意 |
上架環節,推薦算法很重要,但是不能強制 |
對存儲在庫位上的商品進行清單。有各種類型的盤點方式,如:全盤,部分盤點,動碰盤點,小數量盤點等。在目前的海外倉,非常不建議進行大規模的盤點,考慮將盤點和移庫進行結合,會事半功倍。
盤點效率計算,以商品數量為計算依據。
對倉庫內庫位上的商品進行移動,滿足作業要求。分成3類:補貨,轉存,合并
補貨:根據動銷的要求,將適當數量的SKU從存儲區移動到揀選區
轉存:根據運銷的要求,將超過可銷數量的SKU從揀選區移動到存儲區
合并:對于存儲區或者揀選區的庫位,由于出貨頻率不同,會造成庫位占用,但利用率不夠的情況,需要分區內進行合并,提高庫位利用率。
移庫效率計算,以商品數量計算為依據。
注:此環節對于商家來講,是不會支付費用。此環節的目的就是通過算法的優化,達到庫內商品分布最合理,提高出庫效率的。行業通常使用ABC商品法來管理此環節,傳統的倉庫ABC算法不適合海外倉的場景,同時對于不同國家的海外倉ABC的算法也不盡相同。
根據訂單要求,將商品從庫位中取出至揀選車的過程。
影響揀選環節效率直接因素有兩個,揀選路徑和庫位復雜度。
揀選路徑,通過算法來讓作業人員的行走距離最短。近幾年AGV的廣泛使用,可以直接讓這個因素達到最優。
庫位復雜度:是指揀選人員在庫位命中的概率,如果使用一品一位的模式,復雜度是最低的??墒菍τ诤M鈧}的商品來講,會導致庫位使用率非常低。為了達到平衡,建議庫位內的SKU數量不要超過4個。
揀選效率計算方式以SI數量為主,在記錄效率時,需要將路徑時間和揀選時間分開,方便日后優化。
把揀選出來的商品粘貼尾程派送面單的過程,粘貼完成的商品放到最后交給尾程供應商的容器
此過程易出現因為粘貼錯誤,導致錯發貨的情況;在現場操作過程中,需要避免同時出多個面單,一起來粘貼的動作。
打包的效率以SI數量為主,為了精確的考核效率,要同時考慮貨型的因素。
將粘貼好面單的商品,交接給尾程供應商。在海外,尾程供應商以到倉庫提貨的方式為主,所以倉庫通常是把商品放到供應商提前放置在倉庫的車箱里,就算是發貨完成了。當然為了考慮A-Scan的準時性,需要在尾程供應商來倉庫提貨前,把商品裝載完成。
針對一單多個商品的情況,需要進行一次匯單操作。此作業只適用于一單多件的情況
目前針對匯單的操作,有燈光分揀架,也可很好的幫助到作業人員來更準確的進行合并商品。
匯單的效率以SI數量為主,針對大貨的匯單可以考慮邊揀邊分的策略,避免此匯單環節。
當商品被成功揀選后,在運輸和或者作業時,商品丟失造成打包無法完成,需要系統再次下達揀選的指令,再次到庫位支揀選SKU的過程。此作業環節也不是必須發生的
補揀的效率計算方式同揀選。
對于倉庫的作業環節進行整體的一個描述,每個環節都有自己的作業流程和效率考核方式,無論生產管理,還是系統設計,一定要考慮用戶的使用場景,從現場使用的角度出發來設計,避免閉門造車。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36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42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03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25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93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35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844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9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80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78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