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圖來看,PMC生產計劃可以分為三個層級:
第一層:本司計劃
第二層:材料商規劃
第三層:客戶規劃
在不同的企業里面,PMC生產計劃有不同的叫法,同樣的叫法也有不同的含義。但其實工作內容都包含以上三個層級,只是在授權范圍內,你執行了哪個層級及哪個層級組合而已。
工廠車間的計劃排產,不外乎就是一道N次元的算術題,算法和公式對了準行。企業越大,產線越多,N就越大,但不管N多大,它就是一道算術題。加上你的勤勞,多往現場跑,多協調,偏差應該不會很大。稍微有點點小復雜的,就是人的因素,消除這個因素就可以了。
車間排產的最原始做法,就是不排,先來后到順著上,只要IE能算準,偏差也不會很大。這好像聽起來很高大上,像是無為而治。
這是一個技術活,所以把它放在最一層,墊底。
這也是很多企業最最普遍的“計劃”稱謂,其實它算不上是"PMC", 因為PMC的M字語義是“原料”,意思是要控制到前端的材料,而一般的工廠計劃員,根本就不可能控制到材料端的計劃,更不要說有選擇材料商的權利。
這種設置,計劃崗位普遍放在車間,由廠長管。
這個層級,計劃員就像一個巧婦,只要柴米油鹽醋等調料齊全,她就能讓你準時吃上一頓好飯菜。
有句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材料,自身廚藝再好也白搭,這就是為何把材料供應放在第二層級。
這個層面除了考驗你的材料下單技術,更考驗的是社會關系,甚至是你的人品。三流的采購在追料,二流的采購在砍價,一流的采購在做供應商規劃。
好些企業也意識到了材料先行對計劃的重要性,于是把計劃部門移到跟單部(運營部),但工作大都是閹割版,因為材料及材料供應商的選擇權和維護權,一般不在你這,而是在領導那,得領導同時重視。
我有一個朋友在時尚女裝企業,據說他們的供應鏈端口,天天都是熱火朝天的,非常熱鬧,要么生產周期短,要么經常沒材料,比如,因為開發時期,設計師到中大面料市場找的面料,大貨時期沒貨了....
這么心急火燎生產出來的貨,難道就能賣得好嗎?我看未必,為何?很簡單的道理,如果銷售端的銷售計劃預測做得好,生產會有那么心急火燎嗎!貨還沒生產,結論就已經出來了。
所以,計劃的第三層級,也就是最高層級,是客戶(銷售端)的訂單計劃,這是源頭。但一般企業的計劃部,觸及不到客戶的維護工作,包括客戶規劃、訂單洽談、價格、問題協調等等,所以有些企業就把計劃部放在總經辦。
一個連銷售計劃做不好的客戶,你不是一味地為了提供良好的“服務”,而影響了自己的生產!相反,首先要做的,是設法幫助客戶管理層做出改變,或者備份尋找更加優質的客戶。世界是平的,凡事自有其自然的發展規律。
沒有做不出來的產品,只有賣不出去的貨!曾經有一款暢銷車,客戶付訂金后心甘情愿地等2個月提車,也曾經有款眾籌手機,發布后開始眾籌,等待一個月才發貨。所以,好貨總是不愁賣!
有時候,生產很難做,其實本質是銷售的原因。
有人說,市場風云變幻,銷售很難預測,這是錯的!一家店難預測,有偏差,但一個區域幾百家店,一個國家幾千家店,綜合歷史數據,根據數學統計的概率學,是可以預測的。
計劃的第二、三層,其實本質已經變成管理者項目,甚至是總經理項目,所以,有些企業把生產計劃的失誤完全歸咎于計劃部,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誤。好多企業做不好計劃,根源就在于此;而計劃做得好的企業,恰恰是有個好的管理者,在前期鋪墊好了第二和第三層。
基層員工,不可能將先天不足,靠后天的努力去改變,否則他就不是基礎員工,而成為你!
從倉儲規劃,看DeepSeek的實用性、局限性和突破之道
3875 閱讀單月總貨量同比增長734.4%!獨家解讀順嘉國際貨站跨越式增長背后的效率密碼
2100 閱讀“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1555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165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064 閱讀德邦物流注銷回購股份 京東物流持股比例升至75.4%
1023 閱讀冷鏈不只是物流,還是依托供應鏈的生態
1037 閱讀傳“6800底薪+五險一金”招外賣小哥,0傭金的京東外賣能否殺出重圍?
1015 閱讀京東,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936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98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