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架構供應鏈系統產品的時候,我們的慣性思維卻是將供應鏈拆解為計劃、采購、庫存、財務、網絡、履約等一個個獨立的模塊。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這些獨立的模塊上進行深耕,并且將這些模塊進一步拆解為更細小的模塊來規劃和設計,卻往往忽略了厘清這些模塊之間的關系是我們做產品系統規劃時首先應當關注的重點!
例如計劃系統,我們將其拆解為銷售計劃、生產計劃、采購計劃、補貨計劃、調撥計劃、倉配計劃、S&OP、CPFR……這些系統之間是什么關系?更進一步,它們和營銷計劃、品類規劃、目標管理、財務計劃、庫存管理、網絡優化……是什么關系?甚至,它和供應鏈金融產品、渠道銷售系統、門店POS系統之間又是什么關系?
類似的,庫存、財務、物流、定價、生產……無論哪個系統,都存在著類似的特點。
這也是供應鏈管理的魅力所在!這種端到端的、全鏈路的特性在帶給供應鏈無窮無盡的復雜性的同時,也帶給了我們巨大的想象空間和創造空間!
我們知道,在架構系統產品的時候,通常有兩種典型邏輯。一種是頂層架構(top-down),另一種是底層架構(bottom-up)。這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前者的典型代表是集中式架構方式,而后者的典型代表是分布式架構方式。
在互聯網公司里,尤其是以平臺為主要模式的互聯網公司里,分布式架構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基因和思考方式。它的優勢是將風險和算力分散到了海量的資源中,解決了高并發的問題。分布式的架構還給我們帶來了創新,因為不存在唯一的所謂的“主機”,它使得所有的產品和人,都可以獨立地、創造性地進行工作,并將創新的成果分享到平臺上。
然而,在架構供應鏈產品的時候,我們卻不得不遵循另一種思維方式,即頂層架構的思維方式。它要求我們首先要具備從上至下的完整性思考能力,無論是從業務戰略角度出發也好,還是從產品架構角度出發,我們都需要在腦海中構建出一個整體的、端到端的、完整的供應鏈大閉環。
為什么底層架構方式不太適用?試想,當我們將視野局限在一個個細小的子模塊的構建的時候,我們的發散性思維,以及供應鏈的端到端的特性仍然會迫使我們將這個子模塊的邊界不斷向外擴張。這種擴張是無法避免的,因為供應鏈與生俱來就是端到端的,它會牽引我們向外擴張。擴張的結果就是與其它子模塊產生交叉,此時此刻重復建設就難以避免了。這種低效率的、不創造價值的重復建設對于供應鏈架構師來說就是災難!
當然,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供應鏈需要頂層架構,但頂層架構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例如:創新性的丟失、資源的集中占用等。
因此,當互聯網式的底層架構、分布式架構的基因和供應鏈的頂層架構、集中式架構的基因相互碰撞的時候,會不會產生出新的方法論來,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話題!
至少在筆者看來,我們可以嘗試通過“兩步法架構”來融合兩種基因。
第一步仍然是頂層集中式架構。這是由供應鏈的端到端的特性所決定的,只有頂層架構才能解決低效重復建設、邊界不清晰的問題。
第二步則是底層創新性架構。當頂層架構確定了大的框架,確定了各個模塊之間的關聯關系,構建了供應鏈的完整閉環后,我們要能夠允許在這個基礎之上的底層創新,要容許這個框架對于不同業務的兼容性,甚至要允許業務和產品在這個頂層框架中獨立地進行開發和迭代。
“兩步法架構”既保持了供應鏈頂層架構的完整性,也兼容了供應鏈底層架構的創新性。在這個過程中,把握好“火候”特別重要:頂層架構的顆粒度越細,留給底層架構的創新空間就越少;頂層架構的顆粒度太粗,又不可避免地產生過多的重復建設。這從某種程度上依賴于企業的文化,也考驗供應鏈架構師的智慧。文化上,鼓勵創新的企業會傾向于留給底層創新更多的空間,而傳統企業則恰恰相反。
供應鏈的產品架構是嚴謹的科學,也是優雅的藝術。不存在完美無缺的頂層架構,更不能放縱底層架構的信馬由韁!我們應當學會和適應如何戴著鐐銬翩翩起舞!
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793 閱讀連續5年的“春節主力軍”,德邦為何如此穩?
1436 閱讀CES 2025:NVIDIA OMNIVERSE驅動的智能倉儲數字孿生革命
1147 閱讀拼多多引領電商西進:帝王蟹進村,非遺剪紙出山
1059 閱讀制造業企業,不要逼物流公司降價了!
991 閱讀AI改變物流業的游戲規則:從炒作到實踐的深度思考
1003 閱讀前海粵十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
977 閱讀2024年12月份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分析報告
971 閱讀菜鳥拆分為假消息,繼續大力發展全球物流業務
924 閱讀樂歌股份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下降約50%,大力發展海外倉
90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