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新能源的熱度居高不下,尤其以新能源汽車為核心,潛移默化中,人們已經將新能源與汽車綁定。
新能源產業不只“新能源汽車、鋰電”,還包括了電源及電網設備、光伏行業和風電行業等。這些行業組成了新能源從上游到下游的商業應用環境。
來源/物流桃園(ID:wltaoyuanhui)
2022年、國家電網基本建設投資額為2,23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速持續回升,達到10.35%, 2022年成為電網建設提速的轉折年份。
電網建設投資的持續高速增長,電網相關設備如一次設備:電力變壓器、開關、刀閘、母線、GIS、HGIS、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高抗、避雷器、裸導線、線路金具、絕緣子、桿塔、電力電纜等;
二次設備:各種保護裝置、自動化裝置及其系統,包括通信設備、計算機設備等;監控設備:計算機、工業電視及相關設備;消防設備等等,其交付量也將被進一步帶動。
啟用未來電網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已成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共識。在新型電力系統中,從供給側看,新能源逐漸成為裝機和電量主體;從需求側看,終端能源消費高度電氣化、電力“產消者”大量涌現。從系統整體來看,電力系統運行機理將發生深刻變化:由于新能源發電具有波動性和隨機性,無法通過調節自身出力適應用戶側需求變化,傳統的“源隨荷動”模式將不再適用于新型電力系統,必須通過儲能等措施,依靠源網荷儲協調互動,實現電力供需動態平衡。
全球主要國家對于儲能高度重視,推出一系列政策推動儲能發展。政策通過明確儲能市場地位、對儲能進行補貼或稅收減免等方式為儲能提供經濟性,進而刺激儲能需求。其中,美國對ITC稅收減免期限的延長極大程度上刺激了當地光伏需求,同時拿出至少10億美元支持儲能商業化,對美國儲能發展有極大的提振作用。
我國各地方政府積極響應國家層面規劃,對儲能項目進行補貼。我國已有十余個省市區出臺儲能補貼計劃,補貼目標包括光儲一體化項目、削峰填谷儲能,通過解決儲能經濟性的問題,催生儲能內生性裝機需求。
一、光電裝機量“內外”高速提升
在火電成為“中流砥柱”之際,光電也在努力地作出貢獻。據相關數據統計,2022年7月,中國光伏新增裝機到達6.85GW,同比增長38.95%,2022年上半年累計新增裝機達到37.73GW,同比增長110.31%。在出口方面,中國光伏整體表現為量價齊升。
有電網用量的遞增、高壓變電成為主導:特高壓輸電工程可分為特高壓交流和特高壓直流。
特高壓直流的應用場景主要是點對點長距離傳輸、海底電纜、大電網聯接與隔絕等;特高壓交流的應用場景主要是構成交流環網和短距離傳輸。
特高壓工程大規模建設,除基礎土建外,變電站與換流站是成本的重要組成,其中的核心裝備是關鍵。
特高壓交流中的關鍵設備主要有交流變壓器和GIS。特高壓直流中的關鍵設備主要有換流閥、換流變壓器以及閥控制保護系統等。
二、投資產能成重點
新一輪電力系統投資周期有望啟動
展望“十四五”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其中的電源、電網投資將發生一定變化:
參考“雙碳”目標發展和用電量的持續增長,研判有望參照2010-2011年用電量增加值激增后產業發展走勢,開啟新一輪電源、電網投資建設。
? 電源上,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接入、基荷電源和調峰電源的建設;
? 電網上,跨區域輸電線路的修建,電網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
? 用電上,用電多樣化和精細化,需求響應和輔助服務逐漸興起;
? 其他,儲能設施和分布式電源的大規模接入
如此增量的裝機量,自然也帶動了光伏電池的產量,而這又是背后生產企業對于產能的投資,即工廠的建設與運營,這也為智能物流裝備提供了巨大的機遇。
例如在上半年財報中披露盈利142億元人民幣之多的通威股份,其對于智能工廠的建設可謂是不遺余力,通威股份早在2020年8月就擬募資60億元人民幣投建太陽能電池智能工廠。而旗下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與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云南通威高純晶硅有限公司,于云南保山打造了5G智慧工廠。該工廠采用了包括云化AGV、5G+巡檢機器人、5G+機器視覺AI分析等多項產品及解決方案。
又例如通威太陽能分別在合肥、成都雙流、雙眉、成都金堂等地區設立了生產基地,其在雙流、眉山、金堂等基地投入了1,000余臺搭載5G模組的海康機器人AMR產品,實現了各工序間的物流智能化、柔性化,打造了光伏產業智能工廠標桿,??禉C器人此次亦獲得了通威太陽能“優秀供應商”的評價。
三、風能板塊需待解決問題
另一方面,風能板塊也總體向好。2022年1~6月,中國國內市場招標總量達51.1GW,同比增長62.3%,其中海上招標量達到9.14GW,北方區域占比接近67%,為風電需求的主要來源。同樣,這也帶動了風電設備的制造與安裝,而在智能制造的浪潮之下,風電產業的制造企業也紛紛向“智造”轉型,為物流裝備行業帶來了一定的機遇。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 2020年1-11月份,全國新增風電并網裝機2462萬千瓦,比上年同期多并網投產816萬千瓦,風電裝機增速不斷加快。
風電發展提出質疑:
1、風電不穩定性造成棄風電嚴重。
風力發電時大時小,這種不穩定性,很難讓風電入網。也因此,中國風電的棄風現象非常嚴重。
2、安全隱患。
巨型風葉倒塌時容易造成事故。2021年4月揚州的百米風力發電站突然倒塌,其機身直接斷成了三四節,將馬路堵得水泄不通,幸而沒有人員傷亡。
3、對人和小動物的影響不可忽視。
風電會產生機械噪音和渦流噪音。機械噪音影響較小。渦流噪音,即風輪較快旋轉時,氣體在槳葉處被分裂發生紊亂,進而形成渦流現象導致了渦流噪音。渦流噪音對人體會帶來極大影響,也會造成小動物的傷亡。一些鳥類正是因為風力發電站的存在而葬身。
事實上,不管是光伏、水能還是核電,在制備過程中都會產生污染。不過,相較于傳統的煤炭、石油等非再生能源,以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在減少污染方面還是表現出了其優越性。在順應碳中和時代發展要求的趨勢下,風能不但難以替代,且將迎來前所有為的發展機遇和空間。
而作為新能源產業最引人注目的細分行業之一——“鋰電”,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企業的一舉一動不僅牽動著下游新能源汽車的神經,也對資本市場產生了莫大的影響。
據統計,2022年7月中國市場共裝車動力電池25.80GWh,同比增速達到137%,其中三元11.13GWh,同比增長87%,磷酸鐵鋰14.54GWh,同比增長222%。
新能源汽車市場欣欣向榮,銷量高增長帶動產業鏈景氣高漲近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高增長,兩大因素促成新能源汽車市場欣欣向榮,其一是政策驅動,其二是產品驅動。我們認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高增長有望延續,近年電動汽車車型密集發布將會激發消費需求,促進市場繁榮。
歐洲市場和美國市場上可選車型缺乏,產品尚且難以滿足消費者豐富多樣的需求,隨著電動汽車車型日漸豐富,預計銷量增長后勁較強。特別是美國市場潛力巨大,政策加碼,高增長很明確。
預計 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超 990 萬輛(+46%),仍然是高速增長,對應中國市場銷量指引超 550 萬輛(+56%)、歐洲市場銷量指引接近 280萬輛(+24%)、美國市場銷量指引超 100 萬輛(+64%)。預期未來三年全球/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也會保持 20%以上年均復合增長,差不多相當于三年再翻倍。
動力電池是產業鏈上核心賽道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直接關系著整車性能,重要性不言而喻。
動力電池約占純電動汽車生產總成本的 1/3,產品價值高,市場空間大,動力電池需求跟隨新能源汽車產銷放量同步高速增長;此外,動力電池行業完全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衍生物,是順應新能源汽車發展而誕生的新興行業,從無到有,孕育著一系列投資機會。是故,動力電池行業理所當然地成為資本市場追逐熱捧的對象。
另一方面,動力電池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只有極少數具有規模優勢、成本控制優異的龍頭公司可以享有合理利潤,大多數動力電池企業仍處于投入期,或是微利經營換取市場。這就造成當前動力電池行業估值(市盈率)普遍較高,投資動力電池行業,建議淡化估值,著重把握兩條主線:一是把握動力電池企業的戰略布局;二是把握動力電池技術演進方向。
一、多項智能化物流解決方案助力電池產能提升
對此,電池制造企業自然也將充分把握市場機遇,擴大產能為未來的市場做好充足的準備。近年來,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等企業于中國各地的生產基地不斷啟動和開建,這些現代化工廠融入了大量的自動化、智能化物流技術和解決方案,以實現原材料、零部件、成品等不同貨物的自動化搬運。
當然,在這一方面,也是物流智能裝備企業研發和投入最多的領域,眾多企業針對鋰電池行業,推出了各類適合不同場景的解決方案。
中興派能于江蘇建立了鋰離子電池及系統生產基地,用于圍繞鋰電池電芯、電池管理系統、能量調度系統等多種關鍵產業鏈上持續拓展。2021年,中興派能與凱樂士科技集團子公司廣東凱樂仕佳的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樂仕佳的),達成長期合作,為其揚州儀征市的制造基地內提供了全套適用于儲能電池制造中段工序(疊片、模切等)過程中的高速疊片系統、模切機系統及相關配套物流線。
又例如羅伯泰克針對鋰電池正負極原材料的倉儲提出了相應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在產品端,羅伯泰克針對鋰電池行業易燃爆特性和生產工藝要求,在原斑馬系列輕型料箱式堆垛機成熟機型的基礎上,開發了鎧甲裝置,具備載貨臺自動密閉、自動滅火、防塵防煙等功能。基于鋰電行業屬性,設備等級滿足百萬級潔凈度,對金屬異物嚴格把控,活動部位進行防護隔離,保障設備運行安全可靠、清潔生產。
二、新能源物流車或成焦點之一
當然,新能源物流車也將會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尤其是在城配端,新能源物流車的應用與日俱增,例如八匹馬利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電動網約車、電動物流與充電網絡建設運營等重要領域資源,又得益于新能源政策導向的紅利,短短幾年內完成了中國25個主要城市的業務布局,并擁有微面、凌特、廂式輕卡、冷藏等不同品類的新能源物流車,至2021年底旗下新能源物流車輛超10,000輛。對于物流企業而言,在燃油車用車成本不斷上揚的情況下,逐步轉向新能源來降低成本,可能是不錯的方式之一,不過這也與新能源物流車的技術發展息息相關,切不可為了省而換。
綜上而言,新能源領域是傳統與新興行業并行,不過各細分行業對于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的需求是持續存在的,因此對于中國物流及智能裝備企業而言,美好的前景是可預見的,但是如何結合具體場景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仍然取決于企業自身的能力所在,我們亦希望中國物流行業能夠在新領域展現更大價值的同時,也能夠進一步地實現自我成長,從而讓整個生態圈走向更健康的未來。
我國運力模式耗油主要在干線運輸、多以干線重卡的新能源運營成為碳達標的核心所在!從當前的重卡市場來看,傳統燃油重卡銷量一跌再跌。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的重卡銷量為9.5萬輛,同比下降48%,接近“腰斬”;反觀1月份新能源重卡銷量為2301輛,同比上漲1286%,順利實現了“開門紅”。去年新能源重卡銷量10448輛,其中12月份銷量最高,達到了3006輛。
重卡車型能耗大,導致電動重卡續航里程不足,補能頻次較高。在城市建材運輸、礦域礦物運輸、港口物流運輸等場景下,重卡車輛需長時間連續作業,補能速度對工作效率有較大影響。換電重卡僅需3-5分鐘即可完成換電,可解決電動重卡補能痛點。同時,換電重卡多采用車電分離模式,可減少初期投入,減輕運營負擔。因此,換電重卡具有多重優勢。
現階段,我國環保減排壓力大,重卡電動化勢在必行,換電重卡充分解決電動重卡痛點,有望成為電動重卡主力軍。
2021年,我國換電重卡需求迎來爆發,尤其是運輸類重卡。2021年三大運輸類重卡換電車型銷量為4180輛,占比47.9%,而2020年只有30輛,占比只有2.9%。除三大運輸類產品外,還有194輛換電攪拌車,換電重卡銷量共4374輛,占全部電動重卡銷量34.7%。
據起點共享換電網統計,2021年上半年換電重卡簽約訂單超1.5萬輛。根據整理,21年共有156款換電重卡車型進入工信部車輛產品公告,2020年僅有8款。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公告車型中,85%以上車型配套電池企業為寧德時代。
2021年,換電重卡銷量、訂單、車型均迎來爆發式增長,顯示出行業高景氣,換電重卡風口將至。
我國換電模式經歷了三階段發展。2009-2012年,國家電網首先在新能源車乘用車領域進行換電技術研究,提出了“換電為主、插充為輔、集中充電、統一配送”的商業運營模式,完成相關技術儲備和出租車換電試點,首次提出并驗證了“車電分離,里程計費”的商業模式。
2012-2018年,由于換電投入成本高、換電車輛少、標準不完善等因素,充電模式成為市場主流。
2019年至今,新能源車補貼逐步退坡,整車購買成本成為新能源車制約因素之一,在車電分離商業模式的流行以及政策引導下,換電模式重獲市場關注,中國補能方式進入充換電并行發展的階段。
換電產業鏈
換電產業鏈中,上游環節為換電設備及其基礎零部件,中游為換電運營商,下游為商用車、乘用車、兩輪車等應用場景。由于換電車型研發需要車企與換電建設運營商共同研發,換電站產業鏈不同環節之間聯系緊密。
換電產業鏈中,換電運營商、電池銀行作為中游核心環節,與整車企業、消費者、電網等共同構成車電分離產業生態,并通過電池梯次利用與回收形成商業模式的閉環。
除換電運營商外,電池銀行也是換電產業鏈重要中游環節。換電車企向消費者出售不含動力電池的新能源車,電池銀行購買動力電池,并通過消費者交付的電池租賃費用、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獲得收益,最終收回成本,形成換電商業模式閉環。在電池銀行運營管理中,涉及電池購租、電池運營、儲能-車網互動、梯次利用、拆解回收等服務。
從政策方面來看,“雙碳”背景下,汽車電動化已經成為國家的主要戰略方向,而重卡又是交通領域污染的主要源頭,一些地區已經被要求必須加大新能源重卡對傳統燃油重卡的替代。這一定程度上給予了新能源重卡一個良好的發展契機。
換電成為純電重卡的“破局之道”
電動重卡一般有兩種“補給”方式。其一是充電模式,另外一種是換電模式。充電模式需要建設充電樁,換電模式則需要建設換電站。
目前,充電模式在購車成本、運營效率和資源占用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這導致電動重卡的市場推廣效果一直不顯著。
成本方面,換電重卡依托車電分離的商業模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電動重卡的成本,終端客戶只需要一次性支付不含電池的車體費用。據悉,換電重卡的購車價格大概比傳統燃油車貴5萬元左右。由此來看,對比上百萬的純電重卡來說,換電重卡的購買成本要低了很多。
運營效率上,換電可以降低車輛載電量,這樣可以使得其自重更低。對比純電重卡來說,能夠承載更多的貨物。此外,純電重卡的充電時間一般在2個小時左右,這樣會極大地降低車輛的運營效率,而換電的時間可以與傳統燃油車媲美,3-5分鐘就可以快速補能,從而實現營運車輛持續運營。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636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593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1991 閱讀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499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235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245 閱讀16連冠背后,日日順助力智家工廠物流降本增效
1022 閱讀1745億件,快遞業務量增速超預期
959 閱讀中遠海運回應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軍事企業”清單
959 閱讀扎根供應鏈創新25年,一家“耐力長跑型”企業的破局啟示
91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