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實施進展有關情況。
2018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明確了鄉村振興戰略的階段性目標和重點任務。各地各有關部門齊心協力落實落細《規劃》,鄉村振興取得階段性重大成就。
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村經濟司司長吳曉在具體介紹《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實施進展情況中表示,五年來,鄉村產業實現新發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提高。彰顯地域特色和鄉村價值的產業體系加快構建,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協調發展。2021年,全國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0.6%,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休閑觀光、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農村創新創業活力不斷迸發。
五年來,農村民生躍上新水平。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村振興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農村水電路通信等基礎設施提速建設、提檔升級。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提高到84%。
關于鄉村產業發展
在談及《規劃》實施五年來,我國鄉村產業發展的亮點成效時,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表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規劃》把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擺在重要位置,突出用發展的辦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推進鄉村振興。
五年來,鄉村產業加快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有四個突出的亮點。一是農產品加工流通業加快發展。加工轉化率達到70.6%,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的比值提高到2.5。新增5萬多個產地冷藏保鮮設施。二是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全國休閑農莊、觀光農園等休閑農業經營主體達到30多萬家,年營業收入超過7000億元。三是農村電商蓬勃發展。各類涉農電商超過3萬家,農村網絡零售額超過2萬億元,直播帶貨等新業態不斷涌現。四是鄉村特色產業傳承發展。累計認定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3673個,遴選推介鄉村特色產品2438個、鄉村工匠662個,創響了一批“鄉字號”“土字號”特色品牌。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概括為“四個持續”。
第一,持續激發鄉村資源要素活力。突出規劃引資源。編制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指導每個脫貧縣確定2—3個優勢主導產業,中央財政銜接補助資金用于產業發展的比重超過50%。
第二,持續培育鄉村產業經營主體。做大做強龍頭企業,累計認定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9萬多家。規范提升新型經營主體,累計培育家庭農場390萬個、農民合作社222萬家,引導小農戶合作共贏、抱團發展。
第三,持續提升農村就業創業質量。發展產業帶動就業,支持創業帶動就業。
第四,持續建設集聚融合發展平臺。建設產業融合高地,累計創建14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5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1309個農業產業強鎮、300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形成一批特色主導產業集聚區。
關于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曾衍德表示,五年來,各地各部門聚焦《規劃》部署,加快推進農業發展綠色轉型。主要體現在“提、控、優、增”四個字上。
第一,節約資源提效率。加強耕地保護利用,大規模建設高標準農田,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第二,源頭減量控污染。重點是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廢棄物資源化,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試點,建立健全農膜回收利用機制,提升秸稈產業化利用能力。
第三,系統治理優生態。加強重點流域治理,全面實施長江“十年禁漁”,推動水生生物恢復性增長,因地制宜調整黃河流域種植結構,推進農業深度節水控水。
第四,全鏈提質增效益。重點是全鏈條拓展農業綠色發展空間。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綠色轉型,統籌發展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產物加工利用,促進加工減損、梯次利用、循環發展。推進農產品綠色流通體系建設,新增一批產地冷藏保鮮設施,推動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加快覆蓋農業主產區和消費地,逐步降低流通成本和資源損耗。推進綠色農產品消費,在批發市場、超市、電商平臺等設立綠色農產品銷售專區,引導綠色農產品消費,城鄉居民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正在逐步形成。
關于城鄉融合發展
吳曉介紹稱,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制度保障。
一是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和城市人才入鄉發展機制不斷健全。城市人才入鄉發展機制初步建立,外出農民工及經商人員回鄉創業興業蔚然成風。
二是城市反哺農村的投入機制持續完善。金融支持力度持續加大,截至今年6月末,涉農貸款余額47.1萬億元,比2017年末增長52.2%,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9.91萬億元,比2017年末增長94.5%。
三是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取得重要進展。城鄉基礎設施聯通化、一體化步伐加快,越來越多有條件的地方推進城鄉污水垃圾統籌收集處理、城鄉供水和客運一體化、城鄉物流配送網絡化。截至2021年底,農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達到89%;全國建制村“村村通郵”任務提前完成,快遞網點鄉鎮覆蓋率達到98%;行政村全面實現“村村通寬帶”。
四是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持續深化。農村資源要素活力持續激發,改革紅利不斷釋放。
五是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進一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3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62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84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39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1955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3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716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63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92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25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