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黄片免费在线播放_国产黄片在线免费看_日本8X无码毛片_日韩无码一级簧片_中日韩一级免费黄片_www.黄色视频.com_亚洲免费成人电影大全_韩国一级黄片在线免费看_一级免费黄片视频

羅戈網
搜  索
登陸成功

登陸成功

積分  

【食品行業】食品行業專題研究:預制菜和冷凍烘焙行業格局有望優化

[羅戈導讀]餐飲供應鏈變革,高景氣度持續

一、餐飲供應鏈變革,高景氣度持續

2021年我國餐飲食材規模約2萬億元,預計未來5年超2.5萬億元。根據國家統 計局,2021年我國餐飲行業收入4.69萬億元,10-21年復合增速達9.30%。餐飲行業 收入快速增長推動上游食材供應鏈的規模增長。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我國餐飲 行業的食材成本、房租成本、人力成本、能源成本分別占營收比例為41.9%、11.8%、 21.4%、4.0%。測算可得2021年我國餐飲食材規模約2萬億元,預計未來與餐飲行 業收入增速保持一致,假設未來5年餐飲行業以及食材收入復合增速均為5%,則26 年我國餐飲食材規模超2.5萬億元。

餐飲供應鏈變革,加工程度持續加強——從新鮮食材和基礎調味品,轉變為速 凍食品、復合調味品,最終轉變為預制菜、冷凍烘焙。本文對其口徑定義為:(1) 速凍食品:包括速凍米面制品(水餃、面點、湯圓等)、速凍火鍋料(肉禽類、海 鮮類、蔬菜類以及其他速凍食材)、預制菜。(2)復合調味品:指多種基礎調味品 按照一定比例進行調配制作得到的調味品。(3)預制菜:速凍食材和復合調味料在 工廠完成烹飪加工,餐飲企業或消費者在終端烹飪2-3分鐘即可完成的一道菜。(4) 冷凍烘焙食品:指烘焙過程中完成部分或全部工序后進行冷凍處理得到的烘焙產品, 運輸至下游銷售端完成成品的制作和銷售。上述食品大幅減少了廚師的人工費用、 節省了廚房空間的租賃費,且提高了烹飪效率,將逐步替代新鮮食材+基礎調味品的 傳統餐飲供應鏈。

(一)速凍行業:尚處成長期,預計 21-26 年行業規模 CAGR 為 10%+

復盤歷史,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我國速凍行業16-21年市場規模CAGR為 10.71%,2021年行業規模達1755億元。當下 時點,在B端餐飲供應鏈大趨勢不改、食材標準化逐步推進以及冷鏈配送日漸完善, C端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家庭規模減小的背景下,我們仍然維持行業高景氣度的判斷。

我們預計26年我國速凍行業規模有望達3389億元,21-26年CAGR約14.07%。我們從品類以及渠道兩個維度對行業拆分,進而對行業未來發展空間進行預判,相 關假設及結論如下:

(1)速凍火鍋料:預計26年行業規模約911億元,21-26年CAGR約11.28%。分渠道來看,我們認為B端速凍火鍋料的增長一方面來自于火鍋及麻辣燙等餐飲的自 然增長(根據Frost&Sullivan的估計,21-26年火鍋及麻辣燙餐飲行業規模CAGR(E) 約12.43%,考慮到22年疫情反復影響,我們預計實際復合增速可能略低于該預測值, 我們預計CAGR約10-12%),另一方面來自于速凍火鍋料在此類餐飲中的滲透率提 升。綜合考慮,我們預計21-26年B端火鍋料規模CAGR約12.00%,26年B端火鍋料 規模達593億元。

(2)速凍米面:預計26年行業規模約1185億元,21-26年CAGR約7.54%。我 們認為速凍米面行業目前處于成熟期,其B端規模主要隨餐飲行業發展而增長(根據 Frost&Sullivan的預測,19-24年我國餐飲行業規模CAGR為7.2%),我們預計21-26 年速凍米面B端收入規模CAGR約5.00%。速凍米面C端規模增速我們參考速凍米面 龍頭三全食品米面業務增長表現(15-21年三全米面業務營收CAGR約6.13%),同 時考慮到疫情影響下C端米面的需求提升,發面類米面產品的增速高于傳統米面,我 們預計21-26年速凍米面C端收入規模CAGR約8.00%。

(二)復調行業:尚處成長期,預計 21-26 年行業規模 CAGR 為 10%+

我們預計26年我國復調行業規模有望達1638億元,21-26年CAGR約10.26%。我們從品類以及渠道兩個維度對行業拆分,進而對行業未來發展空間進行預判,相 關假設及結論如下:

(1)火鍋底料:預計26年行業規模約338億元,21-26年CAGR約13.65%。分 渠道來看,我們認為B端火鍋底料規模增長,一方面來自于火鍋及麻辣燙等餐飲的自 然增長(根據Frost&Sullivan的估計,21-26年火鍋及麻辣燙餐飲行業規模CAGR(E) 約12.43%,考慮到22年疫情反復影響,我們預計實際復合增速可能略低于該預測值, 我們預計CAGR約10-12%),另一方面來自于火鍋底料在此類餐飲中的滲透率提升。綜合考慮,我們預計21-26年B端規模CAGR約12.00%,26年B端火鍋底料規模達145 億元。另外,考慮疫情加速了C端火鍋底料的市場教育,參考16-21年火鍋底料收入 CAGR為15.03%,我們預計未來5年C端火鍋料行業規模CAGR約15%,則26年我國 C端火鍋料規模有望達到193億元。

(2)中式復調:預計26年行業規模約354億元,21-26年CAGR約14.10%。分 渠道來看,我們認為B端中式復調規模增長,一方面來自于中式餐飲的自然增長(根 據Frost&Sullivan的預測,19-24年我國餐飲行業規模CAGR為7.2%),另一方面更 多來自于中式復調在中式餐飲滲透率提升,其提升空間仍較大(根據中國產業信息 研究網,18年中式復調在中式餐飲滲透率僅9%,預計每年提升1-2pct)。綜上,我 們預計21-26年B端規模CAGR約10%,26年B端中式復調規模達57億元。另外,考 慮疫情加速C端中式復調的市場教育,參考16-21年中式復調規模CAGR為15.97%, 我們預計未來5年C端中式復調規模CAGR約15%,則26年我國C端中式復調規模有 望達到297億元。

(3)雞精、西式復調以及其他復調:預計21-26年CAGR約8%。由于雞精和西 式復調在餐飲滲透率已經達到較高水平(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研究網,18年分別達64% 和90%),我們認為雞精和西式復調均處于成熟期,未來B端規模增長來源于下游餐飲行業增長(根據Frost&Sullivan的預測,19-24年我國餐飲/西式餐飲行業規模CAGR 為7.2%/9.0%),C端規模增長來源于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根據Wind,參考16-21年 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CAGR為8.1%)。綜上,我們預計21-26年雞精、西式復調 以及其他復調在B/C端規模CAGR均為8%,則26年我國雞精、西式復調以及其他復 調有望分別達到390、254、303億元。

(三)預制菜行業:處于初創期,預計 21-26 年行業規模 CAGR 為 20%+

當下時點,我們對未來5年預制菜行業收入的假設條件和預測如下:(1)B端:在餐飲供應鏈大趨勢不改、食材標準化逐步推進以及冷鏈配送日漸完善,我們預計 未來5年預制菜B端收入復合增速20%+(基本維持餐飲供應鏈深度報告系列四的結 論不變)。(2)C端:由于疫情加快了預制菜的場景應用和消費者產品認知,且電 商平臺預制菜銷量已經出現快速增長,因此我們提高對預制菜C端滲透率的預期(餐 飲供應鏈深度報告系列四報告中,預制菜C端收入預測偏保守,假設滲透率不提升), 預計未來5年預制菜C端滲透率將提升0.3%,對應收入復合增速達20%+。

(四)冷凍烘焙行業:處于初創期,預計21-26年行業規模CAGR為20%+

復盤歷史,根據荷蘭合作銀行、安琪烘焙大講堂和Wind,我國冷凍烘焙行業 13-21年市場規模CAGR為23.86%,2021年行業規模達111億元。

二、復盤歷史:速凍和復調經歷競爭加劇和改善過程, 長期競爭格局優化

(一)速凍:2014-2015 年短期競爭加劇,2015 年后競爭格局持續優化

2014-2015年速凍行業競爭加劇,龍頭市占率下降,2015年以后安井市占率提 升明顯。根據Frost&Sullivan和前瞻產業研究院,15年安井食品、三全食品、海欣食 品、惠發食品在速凍行業的收入市占率分別為2.59%、4.29%、0.83%、0.85%,較 14年分別-0.04pct、-0.58pct、-0.19pct、-0.32pct,14-15年速凍龍頭市占率均下降。15-21年安井在速凍行業的收入市占率分別為2.59%、2.84%、2.82%、3.17% 、 3.76%、4.32%、5.28%,市占率提升明顯。

1. 需求端:2014-2015 年速凍滲透率提升速度減緩,2015 年后恢復提升

B端:2014-2015年商鋪租金負增長、餐飲人員工資增速較低,餐飲降本增效需 求提升速度減緩。受房地產調控影響,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的平均商鋪租金14 年底分別同比+5.55%、-4.93%、-10.00%、-10.53%,15年底分別同比-6.44%、+3.40%、 -2.22%、-22.19%,我國主要城市商鋪租金出現負增長。14年全國住宿和餐飲從業 人員平均工資達4.09萬元/年,同比增速僅1.52%。餐飲企業房租和人工成本壓力較 小,降本增效需求提升速度減緩,影響速凍B端需求。C端:消費疲軟、單人家庭占比下降,便捷化需求提升速度減緩。一方面受宏 觀經濟減速影響,我國商品零售額增速不斷下降,從10年的18.50%下降至15年的 10.60%,居民消費力不足影響零售整體需求。另一方面15年我國單人家庭占比 12.45%,較14年的14.54%下降2.09pct,居民便捷化需求提升速度減緩。

2014-2015年速凍滲透率提升速度減緩,2015年后恢復提升。根據Frost& Sullivan、前瞻產業研究院和Wind的數據測算,13-21年速凍行業規模在食材(餐飲 +零售)規模中的滲透率分別為2.20%、2.14%、2.27%、2.29%、2.48%、2.56%、 2.50%、3.04%、3.13%,同比+0.24pct、-0.06pct、+0.13pct、+0.02pct、+0.19pct、 +0.08pct、-0.06pct、+0.54pct、+0.09pct。(1)14年由于餐飲端降本增效需求和 家庭端便捷化需求增速下降,導致速凍食品對新鮮食材的滲透率提升速度減緩,進 入平臺期。速凍行業整體增速下降,14年到達增速低點1.57%。(2)15年以后隨著 BC端需求回升,速凍食品對新鮮食材的滲透率恢復提升、收入增速回升。

2. 供給端:龍頭市占率相近,2015 年行業產能供給過剩

2012年速凍龍頭市占率相近,具備提高市場份額的訴求。根據Frost&Sullivan、 前瞻產業研究院以及Wind數據測算,12年速凍行業收入CR5僅12.21%,其中前三 龍頭三全、思念、灣仔的市占率分別為3.82%、2.67%、2.41%,差距不大。拆分品 類來看:(1)速凍米面:12年三全、思念、灣仔在KA渠道市占率更為接近。根據 中國經濟網,12年KA渠道速凍米面收入CR3達65%,其中前三龍頭三全、思念、灣 仔的市占率分別約為25%、20%、20%,KA渠道市占率差距更小。(2)速凍火鍋 料:14年安井、海欣、惠發的市占率相近。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以及Wind數據,12 年速凍火鍋料收入CR3達12.64%,其中前三龍頭安井、惠發、海欣的市占率分別為 4.87%、4.25%、3.52%,差距不大。

前期行業景氣度仍較好,速凍米面龍頭三全和思念、速凍火鍋料龍頭安井均主 動加速擴產能,導致2015年行業供給過剩。根據Wind,12-15年三全和安井產能投 放較多,產量復合增速分別為17.35%/30.39%,高于其他公司。(1)三全和思念自 2012年起大量擴充速凍米面產能。根據Wind數據測算,11年三全總產能35萬噸左 右。12年以后隨著西南基地一期、華北基地一期、綜合基地二期等陸續投產,三全 的速凍米面和鮮食產能增長較快,12-14年產能復合增速在15-20%左右。12年起行 業第二名思念同樣加快產能擴張,根據思念2012年報,思念廣州工廠于12年初投產, 新增產能10萬噸;鄭州新工廠一期已于12年初投產,二期預計于13年底投產,新增 產能50萬噸。(2)安井自2012年起產能加速擴張,2013年總產能超過惠發,并迅 速拉開差距。根據Wind,12/13/14年安井總設計產能分別為7.87/11.53/21.64萬噸,同比增長63.70%/46.39%/87.77%。速凍龍頭供給大幅增加,規模效應下成本優勢更 大,為價格戰提供基礎。(3)此外2011-2015年中小速凍企業數量大幅增加,同樣 加劇競爭。根據Wind,11年速凍食品企業數量為252家,15年增加至424家,增長 68.25%。

2014-2015年行業景氣度下行+供給過剩,龍頭開啟價格戰,導致短期競爭加劇。(1)對于速凍米面行業,12年思念主動降低出廠價和終端價,三全等龍頭相繼跟隨 降價,引起行業價格戰。對于速凍火鍋料行業,13-16年起安井產量增速較快,配合 促銷動作加速行業中小廠商出清。根據Wind,13年安井/三全/海欣/惠發噸價增速分 別為-4.23%/-1.77%/-0.74%/-0.13%,14年安井/三全/海欣/惠發噸價增速分別為 -7.39%/-3.68%/-0.78%/-3.08%。15年后受益于競爭趨緩以及產品高端化,龍頭銷售 單價逐漸恢復正增長。(2)15年速凍龍頭均加大買贈促銷的費用投放。根據Wind, 15年安井/三全/海欣/惠發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15.70%/29.70%/27.41%/9.39%,同 比+1.48pct/+0.39pct/+6.86pct/+3.49pct。

2015年后速凍行業需求改善、競爭格局持續優化,安井逐漸從火鍋料勝出 (2015-2021年市占率從5.58%提升至10.52%)。2015年速凍米面格局成熟,雙寡 頭三全和思念共同追求利潤,競爭趨緩。

(1)速凍米面行業:從14年至16年左右,由于三全思念各自未能搶占對方市 場份額,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思念三全在商超渠道的價格戰逐漸減弱,三全思念轉 向推出高端產品追求利潤。安井憑借速凍面點新品在C端市占率不斷提高,而灣仔在 外資運作下新品推出較少、渠道拓展不佳導致市占率下降。根據第十二屆中國方便 食品大會,19年三全(包括龍鳳)、思念、灣仔碼頭+維邦在KA渠道速凍行業市占 率分別為26.4%、22.1%、15.5%,三全與思念差距仍較小。其中分產品看:水餃行 業收入CR3達77.1%,三全、思念、灣仔碼頭市占率27.1%、25.9%、24.1%,差距 較小;湯圓行業收入CR3達79.1%,思念、三全市占率35.7%、32.9%,差距較小;面點行業收入CR3達49%,三全、安井、思念市占率19.0%、16.0%、14.0%,差距 較小;休閑食品行業收入CR3達56.9%,三全、思念市占率23.8%、22.0%,差距較 小。可以看出KA渠道里,各速凍品類的競爭格局已經成熟,雙寡頭可形成壟斷集團 追求利潤,導致競爭趨緩。

(2)速凍火鍋料行業:在2015年以后速凍行業需求改善的背景下,安井在速 凍火鍋料行業市占率不斷提升,與海欣、惠發的差距逐漸拉大,行業競爭格局持續 優化。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和Wind,2015年安井、海欣、惠發在速凍火鍋料行業市 占率分別為5.58%、2.22%、2.36%,相比2012年安井與其他龍頭差距加大。2021 年安井、海欣、惠發在速凍火鍋料行業市占率分別為10.52%、2.50%、1.77%。安 井市占率進一步提高,逐漸從火鍋料行業中勝出。

(二)復調:2020-2021 年短期競爭加劇,2021Q3 后競爭趨緩

2020-2021年復合調味品行業競爭加劇,龍頭市占率下降。2021年頤海第三方、天味食品、日 辰股份在復合調味品行業的收入市占率分別為2.30%、2.02%、0.33%,較20年分別 -0.29pct、-0.61pct、0.04pct,20-21年復合調味品行業龍頭市占率下降。分品類看:(1)火鍋料行業:2021年頤海第三方、天味食品在火鍋料行業的收入市占率分別 為10.28%、4.91%,較20年分別-1.92pct、-3.17pct。(2)中式復調行業:2021年 頤海第三方、天味食品在中式復調行業的收入市占率分別為2.64%、4.64%,較2020 年分別-0.40pct、-1.17pct。

1. 需求端:2020-2021 年復調滲透率提升速度減緩,低于預期

B端:20-21年商鋪租金負增長、餐飲人員工資增速較低,疫情導致餐飲受創。受房地產調控趨嚴以及疫情影響,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的平均商鋪租金20年底 分別同比-9.07%、+5.54%、+14.35%、-5.34%,21年底分別同比-8.05%、-13.17%、 -9.07%、-5.21%,我國主要城市商鋪租金出現負增長。18/19/20/21年全國住宿和餐 飲從業人員平均工資增速分別為16.43%、3.32%、-3.91%、9.14%,20年增速處于 低位,餐飲企業房租和人工成本壓力較小。疫情導致外出就餐減少,餐飲行業受創。根據Wind,我國餐飲行業20年收入39527.30億元,同比下降15.40%;21年收入 46894.90億元,同比增長18.64%,恢復至19年水平(相比于19年增長0.37%)。C端:20年疫情提供居家消費場景,短期創造大量便捷化需求;21年隨著疫情 相對好轉,便捷化需求提升速度減緩。20年上半年疫情突發,提供了居家消費場景, 導致C端復合調味品爆發式增長。在20年高基數以及21年疫情相對好轉的背景下, 21年便捷化需求提升速度減緩,導致復調增速放緩。以復調行業龍頭公司天味食品 為例, 20/21年天味食品在電商渠道收入分別為155.06、156.67億元,同比增長 114.90%、1.04%。

復調滲透率2020年加速提升,2021年減緩,2021年低于市場預期。由于疫情 影響家庭端便捷化需求大幅提升,導致20年復調對新鮮食材的滲透率加速提升。17-21年復調行業規模在食材(餐 飲+零售)規模中的滲透率分別為1.18%、1.31%、1.41%、1.70%、1.79%,分別 同比+0.06pct、+0.13pct、+0.10pct、+0.29pct、+0.09pct,21年提升速度明顯加快。21年行業高景氣度下,龍頭以及行業外資本樂觀看待行業未來增速,龍頭擴產能, 行業外大量資本涌入。21年由于疫情好轉導致部分C端需求未留存,復調滲透率回 歸正常增長水平,行業景氣度低于市場預期。

2. 供給端:龍頭市占率相近,2021 年行業產能供給過剩

18年復調龍頭市占率相近,具備提高市場份額的訴求。根據Frost&Sullivan以及 Wind數據測算,18年復調行業出廠規模CR2僅3.58%(不考慮頤海的關聯收入), 其中頤海第三方、天味的市占率分別為2.06%、1.52%,差距較小。拆分品類來看:(1)火鍋底料:18年頤海第三方、紅九九、天味、德莊、紅太陽在火鍋底料的市占 率較為接近。根據Frost&Sullivan、調料家以及Wind數據測算,18年火鍋底料行業 終端規模CR5僅24.6%,其中前五龍頭紅九九、頤海第三方、天味、德莊、紅太陽 的市占率分別為7.7%、5.6%、5.0%、3.4%、2.9%。(2)中式復調:18年頤海第 三方和天味的市占率相近。根據Frost&Sullivan以及Wind數據測算,18年中式復調 行業收入CR2達6.28%,其中天味、頤海第三方的市占率分別為4.36%、1.93%。

2020年疫情導致行業景氣度好,龍頭加速擴產能+其他行業龍頭入局+中小企業 增加,導致2021年行業供給過剩。(1)20年起龍頭頤海和天味均主動加速擴產能。根據Wind,20年頤海復調產能16.80萬噸,同比增長71.43%;預計21/22/23年有望 達35.60/43.60/76.60萬噸,同比增長111.90%/22.47%/75.69%。20年天味復調產能 14萬噸,同比增長26.13%;預計21/22/23年有望達20.00/25.90/31.80萬噸,同比增 長42.86%/29.50%/22.78%。(2)20年起基礎調味品龍頭和餐飲企業入局復調賽道。例如海天、李錦記、千禾、恒順等基礎調味品龍頭,楊國福、呷哺呷哺等餐飲企業。以海天味業為例,從20年下半年開始逐漸布局復合調味料:20年8月海天天貓旗艦 店首次推出4種火鍋底料產品;20年12月推出7款小包裝中式復合調味料;21年初火 鍋底料口味增加至9種。(3)18-20年中小復調企業數量大幅增加,大量新品牌獲 得一級資本支持。根據天眼查,19H1/19H2/20H1復合調味品企業新成立數量分別 為69/151/92家,同比增長18.97%/11.03%/33.33%,中小企業數量快速增加。20H2 起復合調味品行業競爭加劇,中小企業出清且新進玩家逐漸減少。此外,20-21年大 量新品牌獲得一級資本支持,加大產能投放和渠道費用投放力度,同樣推動行業競 爭加劇。

2020-2021年行業景氣度下行+供給過剩,龍頭開啟價格戰,導致短期競爭加劇。(1)20-21年復調龍頭加大買贈促銷。根據Wind,20年頤海/天味的銷售費用率分 別為10.49%/20.05%,同比+1.56pct/+6.11pct。(2)21年頤海為配合渠道擴張主動 降價,天味核心產品火鍋底料未降價、僅其他產品跟隨降價。根據Wind,21年頤海 第三方火鍋底料/天味火鍋底料/頤海第三方中式復調/天味中式復調的噸價增速分別 為-3.75%、4.27%、-8.72%、-11.89%。

2021年Q3以后渠道去庫存和中小企業出清,復調行業競爭趨緩。20Q2-21Q1 行業景氣度下行導致渠道庫存不斷增加,21Q2起各公司通過買贈促銷以及降價進行 去庫存,21Q3起行業庫存回歸低位且部分中小企業出清,復調行業競爭趨緩。(1)火鍋底料行業:根據Wind和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測算,21年火鍋底料行 業終端規模CR5僅18.1%,其中頤海第三方、紅九九、天味、聚惠、紅太陽、名揚 的市占率分別為6.1%、3%、3%、3%、3%、2%,頤海、紅九九等差距仍較小。憑 借較強品牌力和渠道擴張,21年頤海第三方市占率下降相對較少,但仍未具備較大 優勢。(2)中式復調行業:根據Frost&Sullivan以及Wind數據測算,21年中式復調行 業收入CR2達7.28%,其中天味、頤海第三方的市占率分別為4.64%、2.64%,天味 與頤海第三方差距較小,仍未出現競爭優勢較大企業。

三、展望未來:預制菜和冷凍烘焙競爭格局有望持續優化,龍頭競爭優勢明顯

復盤14-15年速凍以及20-21年復調的競爭格局,速凍和復調經歷競爭加劇和改 善過程,長期競爭格局持續優化。參考速凍和復調經驗,我們認為預制菜和冷凍烘 焙競爭格局有望持續優化,龍頭競爭優勢明顯。(1)預制菜:預計C端競爭格局持續優化,B端經歷短期競爭加劇后,行業有 望優勝劣汰,安井有望突圍成為龍頭。需求端:預計B端滲透率穩步提升、C端滲透 率有望加速。供給端:龍頭市占率相近(2020年前十公司市占率均處于1%-3%), 行業產能供給增加(龍頭在建產能主要在B端)。(2)冷凍烘焙:預計烘焙店和餐飲渠道競爭格局持續優化,商超渠道未來3年 經歷短期競爭加劇,行業有望優勝劣汰,立高有望維持龍頭地位。需求端:疫情下 短期承壓,伴隨疫后修復滲透率有望穩步提升。供給端:立高競爭優勢較大(根據 立高2021年報和Wind等數據測算,2021年立高市占率達15.51%,處于第一位), 產能擴張快。其他公司新建產能主要在商超渠道,預計3年內投產。

(一)預制菜:預計 C 端競爭格局持續優化

1. 需求端:預計 B 端滲透率穩步提升、C 端滲透率有望加速

B端:預計商鋪租金和餐飲人員工資穩定增長,滲透率穩步提升。(1)根據 Wind,22年以來受疫情反復和經濟下行影響,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的商鋪租金 持續同比負增長,上半年平均值分別同比-11.59%、-15.46%、-9.85%、-9.89%。根據廣發宏觀的《曲線右半邊:2022年中期宏觀環境展望》,如果我們把2020年以 來的三年疫情防控理解為一個“W型曲線”,那么22年下半年新一輪防控常態化的 成立相當于從W型曲線的第二個谷底再次走向了右半邊,經濟會先經歷一輪相對確 定性的環比修復。參考過去5年我國各主要城市商鋪租金年復合增速在9-21%左右, 預計未來5年我國主要城市商鋪租金增速有望達10%左右。(2)參考過去5年我國餐 飲人員工資復合增速5.76%,預計未來5年餐飲人員工資增速有望達5%左右。商鋪 租金和餐飲人員工資穩定增長導致餐飲降本增效需求增加,預計推動B端預制菜滲透 率穩步提升。

C端:消費確定性修復、疫情加快消費者教育,滲透率有望加速提升。主要出 于以下兩方面原因:(1)我國22年下半年從疫情防控“W型曲線”的第二個谷底再 次走向了右半邊,將迎來消費需求的確定性修復。(2)自20年以來疫情反復提供居 家消費場景,預制菜產品已經越來越被消費者認知,預制菜C端需求已經出現快速增 長。根據2022中國(上海)預制菜產業大會,22年1月10日至2月7日期間,我國叮咚 買菜、淘寶和盒馬三家電商平臺的預制菜銷售量分別同比增長了4倍、1倍和3.45倍。

2. 供給端:龍頭市占率相近,行業 B 端產能增加較多

2020年我國預制菜行業CR10僅為18.16%,前十公司市占率均處于1%-3%。我 國預制菜行業仍處于初創期,主要玩家是餐飲企業、速凍食品企業、預制菜專營企 業和農業企業,各自具備不同的競爭優勢,競爭格局較為分散:(1)以廣州酒家、 同慶樓等為代表的餐飲企業在疫情期間利用中央廚房,生產一部分半成品面向消費 者售賣,依賴品牌知名度占領消費者心智;(2)以安井、三全為代表的速凍食品企 業,比如安井食品在2020年11月推出“凍品先生”副品牌,嫁接主品牌的生產與渠 道能力,研發生產預制菜和火鍋周邊食材;(3)以味知香為代表的預制菜專營企業, 產品線更為齊全,味知香推出肉禽類、水產類、蔬菜類、禮盒類等200余種不同口味、 規格的半成品菜;(4)以雙匯、龍大美食、國聯水產為代表農業企業,憑借主業肉 制品業務和屠宰業務在原材料端占據成本優勢,逐漸切入附加值更高的預制菜賽道。

行業產能供給增加,龍頭在B端產能擴張相對較多。(1)龍頭加速擴產能,主 要主要在B端。根據Wind,21年預制菜B端頭部公司安井的菜肴制品產量達9.77萬噸, 同比增長36.90%;21年預制菜C端頭部公司味知香預制菜產量達1.92萬噸,同比增 長29.22%,產量增速均有所加快。在行業景氣度加速的背景下,安井、國聯水產等 頭部公司加速擴產能,經我們測算在建產能相比于現有產能增幅在50%-350%不等, 并主要主要在B端。(2)2020年以來預制菜一級市場火熱,融資收購案例頻繁。根 據企查查和IT桔子,20年以來萌魚科技、找食材、餐爆食材等企業相繼獲得一級市 場融資,融資規模大多涉及數千萬元,預計大量資金將投入行業產能以及公司的品牌和渠道建設。(3)2021年中小預制菜企業新注冊數量下降。根據國家市場監督 管理總局和艾媒咨詢,20年我國預制菜企業注冊數量達到頂峰的16221家,21年行 業競爭加劇導致新注冊企業數量同比下降60.62%。

預制菜行業景氣度加速,預計C端競爭格局持續優化,B端經歷短期競爭加劇后, 行業有望優勝劣汰,安井有望突出重圍成為行業龍頭。根據Wind,19-21年安井預制菜銷售單價增速分別為9.82%、10.51%、40.76%, 單價處于提升階段;味知香預制菜銷售單價增速分別為4.96%、-1.13%、-1.99%, 味知香近兩年單價小幅下降,主要由于其加盟店在疫情下客流量下降較多,公司被 迫降價銷售。16-21年味知香銷售費用率分別為5.80%、5.41%、5.33%、5.28%、 5.23%、4.73%,穩中有降。可以看出,預制菜行業尚未發生大范圍價格戰。

分渠道看未來競爭格局:(1)B端:在需求端,預制菜B端滲透率穩步提升。在供給端,國聯水產、安井食品、三全、得利斯、龍大美食等龍頭在B端短期產能擴 張較多。參考復盤經驗,預計B端經歷短期競爭加劇后,長期競爭格局持續優化。(2) C端:在需求端,預制菜C端滲透率有望加速,需求增長快,供給增長相對緩和,預 計C端競爭格局持續優化。

(二)冷凍烘焙:預計烘焙店和餐飲渠道競爭格局持續優化

1. 需求端:疫情下短期承壓,伴隨疫后修復滲透率有望穩步提升

疫情下短期承壓,伴隨疫后修復滲透率有望穩步提升。考慮到歐美冷凍烘焙市 場終局C端規模仍較小,且目前我國家庭擁有烤箱比例較低,預計我國冷凍烘焙市場 主要由B端降本增效訴求推動。根據我們發布的《立高食品:強供應鏈管理能力,立 高有望成為冷凍烘焙百億龍頭》,2021年冷凍烘焙行業收入110.77億元,滲透率5%。對標全球預計31年滲透率25%,測算得2031年我國冷凍烘焙行業收入1436.53億元, 復合增速29.21%。與預制菜類似,隨著疫后經濟確定性環比修復,預計未來5年商 鋪租金和餐飲人員工資穩定增長,推動冷凍烘焙滲透率穩步提升。從大單品角度來看,目前行業僅有撻皮和甜甜圈兩大單品,龍頭立高依靠在這 兩個品類的自動化和品質優勢,收入增長迅速。根據Wind數據和我們測算,2021年 立高甜甜圈和撻皮收入均在3-4億元左右,其中甜甜圈17-21年收入復合增速43%、 撻皮17-21年收入復合增速28%。依據海外成熟市場經驗和我國烘焙品類發展,我們 認為未來出現的大單品是冷凍蛋糕,立高與中小廠商已經相繼加快布局冷凍蛋糕品 類。對于遠期大單品的品類,海外龍頭Aryzta和Europastry的冷凍面團收入占比分別達57%和98%,意味著我國冷凍面團品類未來同樣是較大單品。冷凍面團涉及發酵, 對冷鏈要求較為苛刻(維持-18℃運輸),經銷商冷鏈設施尚不完備,仍不具備發展 環境。

2. 供給端:龍頭立高優勢較大,商超渠道產能增加較多

2021年冷凍烘焙行業CR4達36.27%,立高市占率達15.51%。截至2021年,我 國冷凍烘焙行業第一梯隊主要是立高食品、恩喜村、鑫萬來、新迪嘉禾、高貝、千 味央廚、黑玫瑰、拉普利奧、南僑食品等企業,第二梯隊主要是瑞家食品、威海佳 康、山東鵬程、禾森食品等企業。2021年我國冷凍烘焙行業CR4達36.27%,行業集 中度較低。立高的市占率達15.51%,第二名恩喜村市占率9.93%。

立高產能擴張速度快,恩喜村在商超渠道產能擴張較多,高貝等其他企業產能 擴張相對較少。目前具備產能擴張計劃的公司主要有:(1)立高:根據公司2021 年報,2021年立高冷凍烘焙食品的設計產能11.55萬噸、實際產能9.37萬噸、在建產 能4.59萬噸,預計22年左右在建產能投產,同比增長49%。對于長期產能規劃,根 據22年6月10日公司發布的可轉債預案,立高新增規劃冷凍烘焙產能13.70萬噸,預 計于27年前投產。上述項目達產后公司冷凍烘焙總產能27.66萬噸,相比于2021年 產能增長195.20%。(2)恩喜村:根據IT桔子和新京報,2021年恩喜村獲得B輪投 資,達產后支持30億元左右的收入,增長約200%。(3)高貝等:高貝以山東和河 北區域烘焙店渠道為主,擴產后共9萬噸產能(折合收入約6億元),同比增長125% 左右。鑫萬來、新迪嘉禾等其他企業同樣進行產能擴張,但相對較少。總體來看, 商超渠道產能擴張較多,預計未來3年內相繼投產,存在供給過剩的可能。烘焙店、 餐飲等其他渠道的產能供給擴張相對緩和。

冷凍烘焙高景氣度持續,預計烘焙店和餐飲渠道競爭格局持續優化,商超渠道 未來3年經歷短期競爭加劇后,行業有望優勝劣汰,立高有望維持行業龍頭地位。根據Wind,18-21年立高冷凍烘焙食品銷售單價增速分別為8.40%、6.57%、 -1.20%、6.60%,整體處于提升階段;17-21年立高銷售費用率分別為20.75%、 21.24%、19.47%、14.00%、12.94%,穩中有降。可以看出,目前龍頭未出現大范 圍價格戰和加大市場動作的情況。分渠道看未來競爭格局:(1)烘焙店渠道:收入占行業比例最大,壁壘相對較高,注重產品穩定性和性價比。根據美團《2020年中國烘焙門店市場報告》和Wind 數據,19年我國烘焙門店數達47.9萬家,立高覆蓋5萬家以上(若考慮經銷商覆蓋終 端,立高優勢更大),基本覆蓋我國東部及沿海地區烘焙市場。考慮立高生產端規 模優勢和較高自動化水平,烘焙店出于產品穩定性和性價比,將較難替換廠商。立 高在烘焙店渠道優勢大且地位穩固,預計烘焙店渠道競爭格局持續優化。(2)商超 渠道:壁壘相對較低。立高、恩喜村等龍頭產品定位偏中端,質量較好,價格高于 中小廠商,主要覆蓋KA商超。KA商超話語權較強,未來考慮性價比可能替換供應商。各公司在商超產能擴張較多,預計3年內相繼投產。參考復盤經驗,預計商超渠道未來3年出現短期競爭加劇,長期競爭格局持續優化。(3)餐飲渠道:目前規模很小, 以中小廠商低價產品為主。餐飲渠道的市場空間大且需求分散,競爭相對緩和,我 們預計餐飲渠道競爭格局持續優化。根據我們發布的《立高食品:強供應鏈管理能 力,立高有望成為冷凍烘焙百億龍頭》,立高具備強供應鏈管理能力,有望維持龍頭地位。

四、投資分析

(一)安井食品:預計未來 3 年主業收入復合增速 15%+,預制菜有望 實現突圍

安井食品2021年收入92.72億元,其中主業收入76.74億元(火鍋料56.20億元+ 速凍米面20.54億元),同比增長22.09%;預制菜收入14.29億元,同比增長112.41%。根據公司22年半年報,公司22H1收入52.75億元,同比增長35.47%;歸母凈利潤4.53 億元,同比增長30.35%。公司收入和凈利潤均超預期,主要由于主業穩健增長且新 宏業收入超預期。預計未來3年主業收入業績復合增速15%+ 。根據前文判斷,安井在火鍋料行業 已經勝出,未來公司火鍋料收入有望持續增長。速凍米面方面,公司錯位競爭,專 注發面類米面產品,產品創新力強。公司大單品仍處于成長階段(20年公司前十大 單品營收占比42.50%)、新品貢獻增量(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13-15年新品銷售 增長對銷售收入的貢獻均在20%以上)。我們預計公司主業(火鍋料+速凍米面)憑 借強產品力及渠道力有望進一步搶占份額,從而實現高于行業的增速(前文預計未 來5年火鍋料/速凍米面行業規模復合增速11.28%/7.54%),預計未來五年主業收入 復合增速15%以上。

“自產+OEM+并購”多管齊下,安井有望突圍成為預制菜行業龍頭。安井于18 年成立“凍品先生”外協事業部,19年成立廈門安井凍品先生供應鏈有限公司,業 務包括半成品菜肴、菜肴制品以及調理制品等,正式進軍預制菜行業。此舉幫助公 司在新品產能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借助外協OEM生產方式推動新品快速上市,搭配 公司強大的銷售渠道迅速搶占新品類發展機會。在并購方面,公司積極布局上游產 業鏈企業,先后收購新宏業及新柳伍等原料加工企業,強化對原材料把控能力的同 時,加大對預制菜行業的布局。在自產方面,公司22年成立了“安井小廚”獨立事業部,通過現有廠房改造和新增產能,按照“B端為主,BC兼顧”模式自產預制菜 肴,主要包括點心調理類、蒸炸類產品。

(二)立高食品:行業景氣度和競爭格局較優,業績彈性較大

立高食品2021年收入28.17億元,其中冷凍烘焙收入17.18億元,同比增長 79.70%;烘焙原料收入10.96億元,同比增長28.65%。根據公司22年半年報,公司 22H1收入13.24億元,同比增長5.76%;歸母凈利潤0.70億元,同比下降48.53%。其中,22Q2收入6.94億元,同比增長3.12%;歸母凈利潤0.30億元,同比下降52.25%。公司收入符合預期,收入增速放緩主要源于:(1)受疫情和極端熱天氣影響,下游 烘焙食品需求下降。(2)下游烘焙店收入下滑,人效考慮下對冷凍烘焙需求短期下 降。(3)22年公司梳理組織架構,新品推出速度減緩。公司凈利潤低于預期,主要 源自22H1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

行業景氣度和競爭格局較優,業績彈性較大。長期來看,我們在《立高食品:強供應鏈管理能力,立高有望成為冷凍烘焙百億龍頭》詳細分析了立高的核心競爭力。冷凍烘焙產品差異化低,立高依靠強供應 鏈管理能力建立規模優勢,在終端以產品高性價比勝出。結合前文對行業高景氣度 和競爭格局持續優化的判斷,我們認為公司未來3年維持20%+的收入和業績增速。短期來看,需求回暖+渠道擴張+成本下降,收入業績有望改善。(1)疫情和天 氣因素逐漸減弱,有望拉動終端烘焙需求回暖。(2)受益于渠道擴張,公司收入有 望恢復較快增長。公司烘焙渠道持續推進老品升級,商超渠道推進新品合作,并逐 步發力餐飲渠道。(3)22Q3部分原材料價格下降,預計下半年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改善。根據Wind,22年6月起公司主要原材料棕櫚油、大豆油等最大跌幅46%/28%, 預計22Q3以后公司成本有望下降。

(三)千味央廚:產品渠道擴張,結構升級支撐盈利能力

千味央廚21年收入12.74億元,其中油炸類、烘焙類、蒸煮類、菜肴類及其他的 收入分別為6.60、2.23、2.56、1.30億元,占比分別為51.85%、17.53%、20.06%、 10.22%,同比分別增長26.66%、19.10%、39.20%、162.11%。21年公司直營/經 銷收入分別為5.11/7.59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40.22%/59.78%,同比增 長51.62%/25.35%。產品渠道擴張,結構升級支撐盈利能力。根據公司22年半年報,公司22H1實現 營收6.49億元,同比增長14.23%,歸母凈利潤0.46億元,同比增長25.43%;22Q2 實現營收3.01億元,同比增長8.03%;歸母凈利潤0.17億元,同比增長2.38%。(1)分品類:公司主動對油炸類產品進行結構升級。22H1剔除第一大客戶后油條產品營 收增幅為27.26%;烘焙類產品為公司今年重點發力的產品,22H1烘焙類營收同比 增長13.04%,大單品蛋撻類營收增速同比增長27.89%,我們預計下半年增速有望 環比加快;22H1公司菜肴類及其他產品營收同比高增134.99%,其中蒸煎餃銷售收 入7342萬元,同比高增202.81%;22H1蒸煮類產品營收增速為5.99%。公司成本管 控能力較強,同時油炸類產品結構升級、蒸煎餃自動化效率提升。(2)分渠道:22H1 公司“聚焦大客戶深度服務”,支撐重點經銷商做大做強而非追求經銷商數量增長。22H1經銷渠道營收同比增長27.41%,經銷商數量較21年底減少89人至879人,前20 經銷商銷售額同比增長60.43%,在整體經銷商渠道銷售額中占比為28%,前5大經 銷商客戶銷售額同比增長51.64%。展望下半年,我們認為隨著第一大客戶經營步入正軌,新品有望持續推進,對 公司營收增長貢獻的彈性較大。同時公司在服務現有客戶的同時,積極拓展新客戶, 有望對下半年收入環比改善提供支撐。另外,公司增加對經銷商渠道的扶持力度, 與經銷商形成廠商聯合項目制共同體,幫助經銷商開發二批及終端網絡,開發早餐、 團餐等渠道,對經銷商渠道增長形成支撐。

(四)天味食品:收入穩健增長,利潤彈性可期

天味食品21年收入20.26億元,其中火鍋調料、中式菜品調料、香腸臘肉調料、 雞精、香辣醬的收入分別為8.75、8.49、2.12、0.36、0.35億元,占比分別為43.21%、 41.92%、10.44%、1.76%、1.74%,同比分別-28.28%、-10.42%、+111.65%、-21.92%、 -5.86%。C端復調競爭趨緩,經銷商渠道維持高增。根據公司22年半年報,公司22H1實 現營業收入12.14億元(同比+19.44%),其中22Q2營業收入5.85億元(同比 +18.22%)。上半年公司營收保持雙位數快速增長,我們認為主要原因系:(1)供 給端出清,今年C端復調行業競爭格局明顯優化,21年行業需求疲軟疊加供給過剩, 多數二三線品牌逐步退出市場,基礎調味品龍頭亦放緩了進駐復調賽道的步伐;(2) 需求端回暖,22年上半年疫情反復,剔除部分地區因物流管控略受影響外,疫情對 于C端復調的銷售具備一定的拉動作用;(3)低基數下,公司正處改革紅利釋放周 期。分業務看,22H1火鍋底料營收同比增長10.63%,中式菜品調料受益小龍蝦、 缽缽雞等品類增長,實現營收增長24.56%。其中22Q2火鍋底料在去年低基數下高 增29.44%,中式菜品調料同比增長7.42%。分渠道看,經銷商渠道營收維持高增態 勢(22Q1/Q2營收分別同比增長23.42%/21.79%),定制餐飲與餐飲需求復蘇較為 相關,22Q2定制餐調業務營收同比下滑24.70%。展望下半年,我們認為火鍋旺季 來臨,在去年低基數背景下,公司營收增速有望環比走高。

22Q2成本壓力顯現,長期盈利能力有望走高。根據公司22年半年報,22Q2公 司歸母凈利潤0.66億元,實現扭虧,凈利率環比下降4.72pct至11.23%,上半年整體 來看,22H1凈利率為13.65%(同比+6.21pct)。若剔除21年費用加大投放、行業 競爭加劇的特殊年份(21年凈利率為9.10%),近十年來公司的凈利率水平均落于15%-20%的區間,22Q2凈利率低于歷史水平,我們認為主要原因系:(1)原材料 價格上漲。22Q2原材料壓力開始顯現,因此毛利率環比下滑1.44pct;(2)銷售費 用環比走高,22Q1/Q2銷售費用率分別為13.01%/18.02%。但相較于去年同期大幅 縮減廣告費用,費用投放日趨精準合理;(3)股權激勵費用確認。據公司22年半年 報,22H1公司股權激勵費用為470.89萬元。

免責聲明:羅戈網對轉載、分享、陳述、觀點、圖片、視頻保持中立,目的僅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原作者。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核實后,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謝謝!
上一篇:全面布局預制菜行業,順豐以一體化供應鏈優勢助力行業良性發展
下一篇:萬緯物流2022年上半年高標庫營收10.4億元、冷庫8.2億元(附財報下載)
羅戈訂閱
周報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謝您的打賞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

相關文章

2025-02-13
2025-02-13
2025-02-13
2025-02-13
2025-02-11
2025-02-10
活動/直播 更多

2.22北京【線下公開課】倉儲精細化管理:從混亂到有序

  • 時間:2025-02-22 ~ 2025-02-23
  • 主辦方:馮銀川
  • 協辦方:羅戈網

¥:2580.0元起

報告 更多

2025年1月物流行業月報-個人版

  • 作者:羅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