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運價持續走跌,而且跌幅增大,最新一期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為3562.67點,較上周下跌177.05點,周跌幅4.73%,已連續第9周走跌。
最新一期主要航線運價全數走跌:
遠東到美西下跌346美元至6153美元/FEU,跌幅5.32%;
遠東到美東下跌224美元至9106美元/FEU,跌幅2.40%;
遠東到歐洲運價為4971美元/TEU,較上周下跌195美元,跌幅3.77%;
遠東到地中海運價為5633美元/TEU,較上周下跌219美元,跌幅3.74%。
東南亞航線方面,為775美元/TEU,較上周下跌71美元,跌幅8.39%。
波斯灣航線,運價為2372美元/TEU,較上期下跌8.8%。
澳新航線,繼續回落,運價為為2902美元/TEU,較上期下跌2.9%。
南美航線,連續3周出現回落,運價為9214美元/TEU,較上周下跌317美元,較上期下跌3.33%。
其中,東南亞與美西航線跌幅加大,周跌分別達8.39%與5.32%。業內人士指出,歐美港口因罷工等因素致擁堵問題持續擴大,未來運價走向就看貨量與擁堵之間的較量了。大型貨代公司指出,歐美都有鐵路、公路與港口罷工問題,德國萊茵因河水位過低導致船只載貨量大減甚至停航,如果市場貨量有回升,或是港口擁堵繼續惡化,運價可能會回升。
最新其他各大運價指數公布的數據顯示,現貨市場運價繼續下降。德路里的世界集裝箱運價指數(WCI)已連續24周下降,最新WCI綜合指數周大幅下跌3%,至6430.07美元/FEU,較去年同期下跌32%。上海-熱那亞的運費下降10%即962美元至8779美元/FEU。上海-洛杉磯的運費下跌2%即151美元至6834美元/FEU。上海-鹿特丹的運費下降1%即106美元至8833美元/FEU。德魯里預計運價在未來幾周內將繼續下降。
波羅的海運價指數(FBX)全球綜合指數為5956美元/FEU,周跌3%;美西大幅下跌7%至6149美元/FEU;美東下跌4%至9484美元/FEU;北歐下跌5%至9986美元/FEU。只有地中海上漲2%至10877美元/FEU。
此外,寧波航運交易所發布的最新一期寧波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NCFI)報收于2776.2點,較上周下跌4.7%。21條航線運價指數均有下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地區主要港口中,2個港口運價指數上漲,14個港口運價指數下跌。
歐地航線:歐洲通脹持續,消費者采購需求疲軟,市場供過于求。8月以來歐地航線運價指數周環比跌幅較7月明顯擴大。歐洲航線運價指數為3640.7點,較上周下跌3.0%;地東航線運價指數為3193.2點,較上周下跌5.9%;地西航線運價指數為4041.6點,較上周下跌3.9%。
北美航線:市場旺季不旺,貨運需求未見改善,美東、美西航線運價持續下跌。美東航線運價指數為3151.5點,較上周下跌1.7%;美西航線運價指數為3373.0點,較上周下跌4.6%。
中東航線:市場供需關系未見好轉,航線運價維持較大跌幅。截至目前,中東航線運價指數較6月中旬已回落45.2%。中東航線指數為1821.7點,較上周下跌8.4%。
此外,本周以下航線市場波動較大:
泰越航線:貨運需求嚴重不足,泰越航線艙位過剩,運價持續10周環比下跌,且單周環比跌幅為今年以來的最大值。泰越航線運價指數為552.2點,較上周下跌32.2%
停航
根據德魯里本期發布的最新數據,接下來的5周(第33-37周)里全球三大航運聯盟陸續合計取消了81個航次。其中取消航次最多的是THE聯盟都達到33.5個航次;2M聯盟達到25個航次,最少的海洋聯盟也取消達22.5個航次;
在跨太平洋、跨大西洋、亞洲-北歐和亞洲-地中海等主要航線總共756個預定航次中,在第33周(8.15-21)至37周(9.12-18)之間取消了98個航次,取消率為13%。根據德魯里本期數據,在此期間,64%的空航將發生在跨太平洋東向貿易航線中。
德路里表示,在當今高度活躍的市場中,托運人/BCO對潛在的外部市場沖擊感到厭倦;任何事件升級都會對全球供應鏈造成嚴重后果。目前,大西洋兩岸,特別是北歐和北美東海岸的擁堵狀況繼續惡化。最新的主要港口擁堵點可能是費利克斯托港,碼頭工人計劃從8月21日至29日進行為期8天的罷工行動,以改善工資條件。但由于北歐集裝箱堆場密度高,勞動力短缺,承運人避開費利克斯托港的選擇有限。
由于歐洲碼頭日益擁堵,以及進口集裝箱滯留時間的增加,導致堆場利用率持續上升和高負荷工作,從而對碼頭的運營、吞吐量和資源產生不利影響。因此,越來越多的碼頭正試圖通過各種措施解決長時間滯留集裝箱問題,包括將集裝箱轉移到單獨的存儲區域和/或對進口長時間滯留的集裝箱實施額外的一次性和/或每日收費。日前,船公司HMM已發布公告提醒客戶,在免費期內盡快提取進口集裝箱以避免這些附加費;否則,由碼頭征收的額外附加費只會轉給客戶。
積壓的貨物繼續困擾著北美和歐洲。顯然,目前的市場狀況需要時間才能恢復正常。此前有平臺發布報告稱,船公司正采取更激進的空航策略來應對需求的下降。并稱,航運公司也將采用“其他策略”,包括更緩慢的航行,以支撐運費并減輕燃料成本飆升的影響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314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289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223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123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024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62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322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340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214 閱讀傳化智聯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場景應用
115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