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計劃收購iRobot,相較公告日收盤價溢價22%。亞馬遜計劃以約 17 億美元的全現金交易收購 iRobot(包含債務),交易完成后,Colin Angle 將繼續擔任 iRobot 的首席執行官。
iRobot愿意被收購主要存在三大原因:1)公司經營受困,被海內外品牌搶占較多市場份額:iRobot市占率逐步被科沃斯、石頭、小米、shark、eufy等品牌搶占,近期業績下滑嚴重,被收購或將填補公司當下現金流缺口。2)公司股權分散,被收購有望厘清矛盾統一利益:公司整體股權結構較為分散。公司董事長兼CEO Colin M.Angle的持股比例逐年下降,至2021年末僅有1.4%,且公司此前由于持股問題一度產生過代理權之爭。此次被收購有望厘清前期矛盾,統一公司相關利益。3)技術路徑單一,被收購有望補充激光導航產品線:iRobot長期堅持視覺導航方案,但近年來激光導航產品受到消費者較高認可。亞馬遜自動駕駛等領域涉及了激光雷達的前沿技術,將有可能對iRobot進行技術賦能,補齊其激光導航相關產品。
亞馬遜收購iRobot旨在補充其智能家居生態布局:亞馬遜廣泛布局倉儲機器人、自動駕駛、智能家居等領域。2014年亞馬遜推出載有Alexa語音助手的Echo智能音箱布局智能家居,之后亞馬遜圍繞Alexa和AWS云服務推出一系列智能家居硬件產品。亞馬遜于2021年推出的家用機器人Astro證明其在智能家居機器人領域的野心,但此產品僅局限于家庭巡邏等功能。此次收購iRobot有利于補齊亞馬遜在智能家居掃地機領域的應用終端,未來與其智能家居在AI、產品交互層面進行協同賦能。
投資意見:亞馬遜收購iRobot更多是出于完善智能家居生態布局考慮,二者整合尚需一定時間,且科沃斯和石頭科技在亞馬遜渠道占比較?。ㄐ∮?0%),短期受到影響有限。目前清潔電器龍頭廠商估值處于歷史低位,清潔電器市場目前格局在逐漸出清,龍頭廠商通過集中度提升和多元化拓展形成了較為堅實的基本面。推薦龍頭地位穩固,多元化成效顯現的科沃斯(22PE:19.9x);研發加固護城河,內銷快速增長的石頭科技(19.24x);清潔電器日益加碼,盈利能力逐步修復的白電龍頭美的集團(11.54x)。
風險提示:亞馬遜收購iRobot或將導致國內廠商在亞馬遜上流量獲取難度加大、iRobot Q2業績下行反映出的歐美需求疲弱的風險。
亞馬遜計劃收購iRobot,相較公告日收盤價溢價22%。當地時間2022年8月5日,亞馬遜計劃以約 17 億美元的全現金交易收購 iRobot(包含債務),收購價61美元/股,iRobot公告前一日收盤價49.99 美元/股(對應市值13.56億美元),收購價相比收盤價溢價22%。交易完成后,Colin Angle 將繼續擔任 iRobot 的首席執行官。而此次17億美元的收購是亞馬遜歷史上第四大交易。
作為全球掃地機龍頭,iRobot以掃地機和擦地機為核心,形成了價位段豐富的產品結構。其發展一共經歷了四個主要階段:
第一階段(1990年-2002年):從實驗室到軍事機器人。iRobot成立于1990年,由美國MIT人工智能實驗室領軍人物Colin Angle創辦。公司早期經歷了從實驗室、到太空產品、再到軍事領域的轉型,后專注于服務美國政府,研發了一系列航空及軍事機器人。
第二階段(2002年-2016年):啟用家用機器人戰略。公司于2002年發布Roomba掃地機器人,其于2002年發布的隨機碰撞式 Roomba 400直接把掃地機器人的價格打到 200 美元/臺,與當時的現有產品相比出現了的斷崖式的價格下調,因此加速了掃地機的商用化進程。在后續進程中,公司先后推出吸塵、洗地、清掃屋檐和泳池等機器人多類機器人,但掃地機為核心營收來源。
第三階段(2016年-2021年):維持全球掃地機第一地位,業績高增。2016年公司以 4500 萬美元出售了國防機器人業務,至此專注于以掃地機為核心的各類機器人業務矩陣。2016-2021年公司營收CAGR為19%,2016-2020年公司業績CAGR為37%,iRobot在此期間作為全球掃地機第一品牌業績表現亮眼。
第四階段(2021年-至今):后發者突圍,公司經營情況存壓。2021年至今,宏觀環境變化疊加行業競爭加劇,iRobot經營陷入困境,其業績已連續三個季度為負。
全球掃地機龍頭為何愿意被亞馬遜收購?我們推測存在以下三方面原因:
1) 公司經營受困,被海內外品牌搶占較多市場份額
行業競爭加劇,各玩家形成合力對iRobot的經營帶來壓力。根據Euromonitor數據,iRobot的銷量市占率從2015年的36.8%下降到2021年的30.3%,其市占率逐步被科沃斯、石頭、小米、shark、eufy等品牌搶占。2022年疊加宏觀環境壓力之下,iRobot 22Q2營收2.55億美元(-30%),凈利潤虧損0.43億美元(-0.41億美元);Q2毛利率為32%(-6pcts),業績下滑嚴重。
公司經營困難,被收購有助于補充現金流維持正常經營。公司在22Q2的財報中表示,公司正在采取多項降本措施,包括裁員約140人,占公司總員工數約10%,此舉表明公司正采取縮減開支維持公司正常運行。而在亞馬遜收購iRobot的公告中,收購支付方式確定為17 億美元的“全現金”交易收購,被收購后iRobot將立即獲得大筆現金,這或將填補公司當下現金流缺口,度過當下困境。
2)公司股權分散,被收購有望厘清矛盾統一利益
公司股權較為分散,被收購有望改善公司治理。截止2021年末,公司前四大股東BlackRock等合計持股44%,前四大股東均為投資機構,公司整體股權結構較為分散。公司董事長兼CEO Colin M.Angle的持股比例逐年下降,至2021年末僅有1.4%。且公司此前由于持股問題一度產生過代理權之爭,2016年紅山資本(Red Mountain Capital)作為公司股東向公司提出市值管理要求,提出一系列公司戰略經營指引希望公司在原有戰略上做出改變,且希望任命人選進入公司董事會。我們認為公司此前較為分散的股權將會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經營戰略的統一,此次被收購有望厘清前期矛盾,統一公司相關利益。
3)技術路徑單一,被收購有望補充激光導航產品線
公司技術路線單一,被收購有望補齊激光導航產品線。iRobot長期堅持視覺導航方案,但近年來石頭、shark等激光導航產品對市場消費者教育效果較好,激光導航產品受到消費者較高認可,公司在此領域的布局較為欠缺。亞馬遜布局了多項機器人業務,其自動駕駛等領域涉及了激光雷達的前沿技術,我們推測亞馬遜收購iRobot后,將有可能對iRobot進行技術賦能,補齊其激光導航相關產品線。
公司推新速度較慢,被收購后有望加快產品推新速度。公司主要產品線為Roomba掃地機和Braava擦地機系列,這兩個系列的產品推新周期一般超過1年,而國內龍頭廠商科沃斯、石頭科技一般推新周期小于1年,且科沃斯和石頭每次升級都伴隨著產品優化和性能升級,這對iRobot的形成一定挑戰。被亞馬遜收購后,公司或將利用于亞馬遜形成技術協同,在產品創新速度上進一步提升。
亞馬遜在機器人領域布局豐富,構建了智能家居生態系統。亞馬遜廣泛布局倉儲機器人、自動駕駛、智能家居等領域。在智能家居領域方面,2014年亞馬遜推出載有Alexa語音助手的Echo智能音箱。之后亞馬遜圍繞Alexa語音助手推出了一系列智能家居硬件產品,從智能音箱Echo到Amazon Basics Microwave 基礎款語音微波爐布局智能家電,再到2021年推出的家庭機器人Astro,在AWS云服務與圍繞Alexa展開的各類智能硬件的二者結合下,亞馬遜在智能家居領域加速布局。
此次收購能拓寬亞馬遜家用機器人布局,與智能家居生態協同。亞馬遜于2021年推出的家用機器人Astro證明其在智能家居機器人領域的野心。而家用機器人Astro目前較為初級,就功能而言,僅為一個家庭巡邏機器人,雖然其外形酷似掃地機器人,在許多設計上,例如充電座、傳感器設置巡邏路線等都與掃地機器人相似,但它目前尚未擁有清潔衛生的功能。此前iRobot與亞馬遜就有合作,Roomba掃地機采用 Alexa智能語音助手和AWS服務器。此次收購iRobot有利于補齊亞馬遜在智能家居領域的應用終端,未來與其智能家居業務在AI、產品交互層面進行協同賦能。
智能家居之外,亞馬遜還擁有倉儲機器人和智能駕駛業務布局。
1.倉儲機器人。亞馬遜作為美國最大的網絡電子商務公司,其物流系統對其業務尤為重要。亞馬遜也很早就開始對物流倉庫機器人的布局。2012年,亞馬遜以7.75億美元收購了自動化(AGV)機器人公司Kiva System,并將其整編為旗下機器人部門Amazon Robotics,之后在各個倉庫大規模部署Kiva機器人,并成功為亞馬遜節省了大量訂單交付成本,目前Kiva機器人已成為亞馬遜倉儲中心的主力。在此之后,亞馬遜持續擴大其在物流倉儲機器人上的影響力及優勢,配備倉儲分揀機器人、無人機到自動化無人車等等倉儲物流方面的自動化機器人,除此之外,亞馬遜還投資贊助大量的機器人公司以幫助其完善自動化物流倉儲的布局。據亞馬遜表示,在布局物流倉儲機器人的十年間,公司已部署了超過52萬臺機器人驅動器,并投資了數億美元用于開發新的機器人。
2.布局自動駕駛領域。自從2012年,亞馬遜收購Kiva System開始實現倉庫自動化,亞馬遜便同時開始部署自動駕駛領域,以實現其在倉儲物流無人化的轉型計劃。布局自動駕駛,幫助亞馬遜建設物流無人化,從干線物流到城配物流再到最后一公里配送。1)2013年,推出“Prime air”計劃,嘗試無人機投遞包裹,并在之后不斷推出Prime air新品,雖然試飛測試成功,但尚未投入使用。2)2016年成立無人駕駛技術研發團隊,開發無人駕駛及叉車,并在之后幾年獲得多項專利。據路透社統計,亞馬遜在2016年12年至2019年5月獲得了至少210項涉及無人機和自動駕駛主題的專利。3)2019年起,亞馬遜選擇投資擁有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以實現其物流無人化的戰略目標。隨著亞馬遜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深入投資與布局,不僅可以幫助亞馬遜完全其物流無人化的戰略要求,也可以為其獲得不菲的投資回報。
國內清潔電器龍頭公司短期受到影響有限,估值處于歷史低位,長期基本面支撐堅實。亞馬遜收購iRobot更多是出于完善智能家居生態布局考慮,二者整合尚需一定時間,且科沃斯和石頭科技在亞馬遜渠道占比較小(小于10%),短期受到影響有限。目前清潔電器龍頭廠商估值處于歷史低位,清潔電器市場目前格局在逐漸出清,龍頭廠商通過集中度提升和多元化拓展形成了較為堅實的基本面。推薦龍頭地位穩固,多元化成效顯現的科沃斯(22PE:19.9x);研發加固護城河,內銷快速增長的石頭科技(19.24x);清潔電器日益加碼,盈利能力逐步修復的白電龍頭美的集團(11.54x)。
亞馬遜收購iRobot或將導致國內廠商在亞馬遜上流量獲取難度加大、iRobot Q2業績下行反映出的歐美需求疲弱的風險。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8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240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74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067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96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41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287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312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200 閱讀安能物流2024年經調整利潤預增約62.8%,高質量增長領跑快運行業!
108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