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費,本是惠農利民的好政策,其初衷是為了提高鮮活農產品運輸效率,降低流通費用,一方面讓農民增收,另一方面也讓城市老百姓享受到更新鮮實惠的瓜果蔬菜和肉蛋奶。
然而,因綠通政策引發的爭議時有發生。貨車司機作為綠通貨物的運輸者,經常會面臨“不免過路費”“貨物不新鮮”“不在免費范圍內”等等問題。
最近有新聞報道,一位貨車司機從福建拉了33噸胡蘿卜,在石家莊一高速收費站下高速時,收費站認為其拉的胡蘿卜不新鮮,不能享受綠通政策,要繳納高速通行費4000多元。而司機認為,車廂表層部分胡蘿卜出現發蔫發黑是因為長途運輸被風干所導致,其可以享受綠通免費政策。
雙方僵持了20多個小時,司機無奈卸貨以證“清白”。最后司機是走了“綠通”,但內心也很憋屈。
類似這樣的新聞,我們已經看過太多次。為什么總出現這些爭端?真的不是司機不懂政策,無理取鬧,而是綠通政策本身理解起來就很難,執行過程容易曲解。
按照限行綠通相關政策規定,綠通車輛享受優惠政策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1、裝載的鮮活農產品屬于《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免費品種范圍。
2、符合整車裝載的要求,即裝載的鮮活農產品應占車輛核定載質量或車廂容積的80%以上,且沒有與非鮮活農產品混裝等行為。
3、符合合法裝載運輸的要求。
三個條件里,后兩條都很好理解,但第一條關于綠通品種的界定其實很有難度,很多爭議都源于此項。
綠通政策施行這么多年了,但在卡友地帶社區,我們依舊經常看見卡友發帖詢問xx貨算不算綠通,交通部官網關于綠通的咨詢也有不少。可見貨車司機對綠通政策并沒有那么了解。
貨車司機接觸到的鮮活農產品目錄表一般都是下面這樣的。看似分類清楚,實際上有很多隱藏的概念和細節缺乏說明。
拉過綠通的司機都知道,蔬菜水果品類繁多,各地叫法也是五花八門,想要摸清其中門道真有難度。
綠通品種的界定,很考驗綠通查驗人員對政策的理解。判斷有偏差,爭議就隨之而來。舉例說明:
《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里只寫了一個香蕉,那蘋果蕉、芭蕉算不算香蕉?這些內容貨車司機不好分辨,收費站執法人員也難以抉擇,既然目錄表里沒有寫,干脆一刀切不免了。
歸根究底,還是因為綠通貨物的界定出了問題。
僅憑一張《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無法界定實際過程中的各類鮮活農產品品種。類似魚類、貝類這些只有寬泛的統稱,具體包括哪些?家禽肉是指哪些家禽的肉?
根據政策要求,關于魚類、貝類包含的具體品種,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水產及水產加工品分類與名稱》執行;關于豬肉與豬副產品的區分,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鮮、凍豬肉及豬副產品》執行;關于食用菌的具體品種,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食用菌術語》執行。
這些缺乏宣傳沒有講明的內容,貨車司機可能不知道,但收費站的專業查驗人員是必須要弄清楚的。如果收費站自己都弄不明白哪些屬于綠通,他們又該如何向廣大貨車司機作出解釋?作為收費方,他們錯誤的綠通界定,就會導致司機多交費。
除了貨物的品種界定,“鮮活”的界定也有很大爭議。
官方對鮮活農產品的定義:指新鮮蔬菜、水果,鮮活水產品,活的豬(種豬及仔豬),新鮮的肉、蛋、奶。而冷凍、腐爛、變質、深加工產品均不屬于鮮活農產品范疇。
關于冷凍,腐爛,變質這些概念比較容易理解,可深加工產品是指什么呢?這個“深加工”界定不好,往往就成了爭議之源。
2021年5月20日,江蘇南京一司機爆料稱自己所載去葉萵筍在收費站被認定為深加工產品而被收取102元過路費。事件曝光后,南京公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對此情況作出通報,稱收費員對政策理解有偏差,向司機表達歉意并退還了通行費。
官方文件對深加工界定如下:
對原料或初級產品作進一步、 更加精細的加工,使其成為更高層次的產品。一定程度上改變物理性狀的,較長程度延續了保存期限(保存期限延長超過30天)的判斷為深加工。如袋(盒)裝奶、密封罐、烘干、曬干的農產品等為深加工。
在這樣的標準下,把去葉萵筍定義為深加工就很荒唐。
其實關于冷凍、腐爛、變質等概念,綠通相關文件里都有明確的解釋說明。但實際判斷還是要靠各個收費站執法人員去界定,他們擁有最終的“決定權”。新鮮不新鮮,司機說了不算,他們只能被動接受。
細究以往關于綠通的糾紛案例,很多矛盾完全可以避免。比如:
一車蘋果卻因一個篷布不免過路費,收費站認為車上篷布不是農產品,混裝不能享受“綠色通道”免費政策。
去年6月,河南南陽的收費站,一果農爆料自己運輸櫻桃走高速,下收費站時卻被告知自己拉的櫻桃不能免費。因為工作人員認為:因運輸的櫻桃已經超過2厘米,屬于歐洲品種,要繳納相應的過路費。
多了一塊篷布就算混裝,櫻桃大了就不能免費,類似這樣的事讓貨車司機怎么去理解,去接受?
盡管綠通政策實施已久,但部分收費站依舊執行政策過于死板,有關人員強鉆牛角尖缺乏人性化。這已違背了綠通“入口吃,易腐敗,不耐放”判別總原則和“大眾化、無爭議、利運輸、惠三農、實事求是”基本原則。
農民日報此前發表評論:鮮活農產品綠通政策是好政策,但好政策更要執行好。一再發生的綠通政策執行爭議,也提醒相關部門要對政策進行進一步解釋和宣傳,讓貨車司機明白無誤地了解政策要求,同時改進工作方法和技術手段,確保政策執行不走樣、不違初衷,讓類似“新鮮不新鮮”的問題不再成為綠色通道的堵點。
執行綠通政策當精準、人性化,
莫讓好政策堵在“最后一公里”
京東物流招標 | 2025年3月湖北京東大件物流宅配資源招標
1594 閱讀藏在26條全國兩會提案中的2025物流大機遇:自動駕駛、低空經濟、多式聯運、靈活就業、農產品物流、低碳……
1514 閱讀德邦股份2024年營收達403.79億元,與京東資源整合助推收入進一步增長
1342 閱讀普洛斯與Ares 52億美元交易完成,獨到模式又一次驗證價值
1166 閱讀政府工作報告劃2025物流發展重點
966 閱讀京東將招聘1萬名實習生,部分職位月入過萬
907 閱讀升職絕招?揭露物流職場潛規則
882 閱讀?京東物流2024年營收1828億元,營收、增速、凈利潤均超市場預期
736 閱讀極免2024年凈利潤1.1億美元,中國首次實現盈利
705 閱讀2025年京東物流廣西省合作伙伴招標
69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