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自動化倉儲系統市場:需求增長,資本助力,技術創新(作者北京伍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尹軍琪)
移動機器人 (AGV/AMR) 行業:繁榮發展,融合創新(作者為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移動機器人BG總裁張雷)
工業車輛行業:銷量再創歷史新高(作者為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業車輛分會秘書長張潔)
貨架行業:市場規模繼續擴大,直面原材料價格波動(作者為上海精星倉儲設備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崔雄)
托盤行業:延續增長趨勢,加速創新升級(作者為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托盤專業委員會孫熙軍、王芮)
載貨車市場:受政策影響較大,產品結構變化(作者為中汽信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丁倩、李新波)
物流咨詢行業:業務需求爆發,直面轉折時刻(作者為法布勞格物流咨詢公司中國區首席專家張蕓)
受政策及行業需求影響,我國貨車產品結構正發生深刻變化
一、2021年我國貨車產業發展環境
2021年是我國“十四五”開局之年,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情況下,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在主要經濟體中表現亮眼,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為了對沖疫情的不利影響,固定資產投資起到了穩經濟的重要作用,2021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明顯回暖,全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544547億元,同比增長4.9%,比2020年加近2個百分點,房地產、制造業和基建投資都呈現出前高后低的復蘇態勢。在整體經濟環境影響下,2021年我國公路貨物周轉量總體平穩(如圖1),公路運價指數有明顯上漲,尤其是2021年10月份以后,運價指數持續走高,保持在景氣區間(如圖2)。
二、2021年我國載貨車市場整體情況
2021年我國載貨車共銷售427.47萬輛,在2020年高基數影響下同比下降8.76%,如表1。在細分領域中,微型貨車降幅最大,全年銷量60.46萬輛,同比下降14.65%。中型貨車是唯一實現銷量正增長的細分車型,銷量達到17.84萬輛,同比增加12.14%,主要原因是2021年國家加大了對輕型貨車的超載超限治理力度,在擠出效應下,用戶不得不購買運力更大的中型貨車,預計這種趨勢將在2022年繼續存在。
受政策及行業需求影響,我國貨車產品結構正發生深刻變化。對于重型貨車來講,2021年牽引車的市場份額明顯下降,由2020年的48.33%下降到2021年的45.66%。受公路物流市場需求回暖驅動,普通載貨車市場份額提高到18.47%。我國重型貨車產品結構變化情況,如圖3。
2021年我國新能源載貨車銷量為83118輛,同比大增141.9%。其中,純電動、插電式和燃料電池貨車銷量均大幅增長,在整體貨車市場大幅下行的情況下,新能源貨車市場表現優異。燃料電池貨車在國家以獎代補政策推動下,呈現明顯增長。
2021年我國載貨車共實現出口34.25萬輛,比2020年大幅增長75.9%。其中,貨車整車出口276359輛,貨車非完整車輛出口30119輛,半掛牽引車出口36057輛。
在載貨車出口量前十企業中,北汽福田、中國重汽和陜汽集團分別居細分領域第一。北汽福田共完成貨車出口48076輛,穩居第一。
三、各車型企業市場發展情況
1.重型載貨車企業
一汽、東風和中國重汽位居重型貨車企業銷量前三,但同比2020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前十企業中,中國重汽全年共實現銷量為286367輛,降幅達2.5%,而江淮汽車降幅最大,高達36.85%,如表4。
2.中型貨車企業
在中型貨車企業中,北汽福田銷量穩居第一,2021年銷量為75875輛,增幅57.19%,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如表5。
3.輕型貨車企業
多年來,北汽福田穩居輕型貨車銷量第一,2021年銷量達到414045輛,同比下降4.18%。增幅最高的企業是上汽大通,同比增幅高達13.57%,銷量接近10萬輛,如表6。
4.微型貨車企業
微型載貨車行業較穩定,上汽通用五菱多年來居行業第一,但2021年銷量降幅較大。前五名企業中,山東凱馬實現51.74%的同比增加,表現較好,如表7。
三、2022年載貨車市場展望
1.載貨車市場需求環境尚可
2022年,我國經濟面臨供給沖擊、需求收縮、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我國GDP設定目標為5.5%。然而,在內需不足和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的環境下,5.5%左右的GDP增速也需要“夠一夠”才能完成目標。因此,2022年政策基調意在穩增長而非強刺激,在外貿難以維持高增長的前提下,加大投資和促內需是主要的政策發力點。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財政支出規模比去年擴大2萬億元以上,對應2022年預算財政支出26.6萬億元以上,同比增速超過8%。政府專項債保持了較高水平,高于2021年,從2022年前2個月數據看,固定資產投資有明顯提速,所以在政策層面載貨車的需求環境尚可。
2.貨車合規管理加強,深刻影響貨車產品結構
2022年1月,工信部、公安部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生產和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意在從生產源頭和登記管理環節提升輕型貨車和小微型載客汽車的安全技術性能,治理輕型貨車“大噸小標”、小微型載客汽車違法載貨引發的道路交通事故。
長期以來,由于藍牌輕卡進城的便利性,部分大噸位輕卡甚至中卡通過將總質量“標小”的方式,成功轉變為“藍牌輕卡”身份,從而可享受藍牌輕卡進城便利性等一系列政策紅利。這使得4.5噸藍牌輕卡一直是輕卡市場的主銷車型,從2021年數據可看出,市場上近50%的為4~4.5噸車型。這部分藍牌輕卡擾亂了運輸市場,且給交通安全造成極大隱患,成為空車稱重新規重點檢查對象。
隨著相關政策的嚴格執行,對于輕型貨車和中型貨車的產品結構將產生深刻影響。只有少部分需求會轉向黃牌中型貨車,這是因為黃牌貨車對駕駛員和通行證要求較高。4.5噸以下藍牌輕卡駕駛員具備C1駕駛證即可,而駕駛4.5噸以上卡車則需具備B2駕照;B2駕照相比C1駕照取得難度提升,取得成本較高,并且如果在計分周期內扣分還需進行駕駛證年審,從駕駛資格方面來看,黃牌貨車相比藍牌貨車而言存在一定難度。因此,合規藍牌輕卡的需求將增加。藍牌輕卡雖然嚴格執行新技術要求,但其優勢在多個領域大于黃牌卡車,且由于對超載超限的嚴格治理,致使藍牌輕卡運載能力下降,相應的車輛需求也將增多。另外,在擠出效應下,微型卡車需求也會增加,尤其是運輸能力強的寬體微卡。
3.以獎代補示范城市群落地,燃料電池貨車迎來較大發展機遇
2021年8月以來,財政部等五部委共發布兩批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大規模的氫燃料電池汽車以獎代補推廣正式展開。在“雙碳”目標下,我國正加緊制訂氫能利用的頂層方案設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進入密集的政策紅利驅動發展階段。
限定場景的商用車由于行駛區域固定,具有固定場站可以方便設立加氫站,經過TCO分析,隨著各項成本的降低,重型卡車和大型客車將最先獲得經濟性優勢,這些車輛會取得優先發展。根據《關于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的通知》以及具體的積分計算規則,50kw車的標準車積分為1.3分,如果系統功率為110kw,折算系數為2.8,若總重超31噸再乘系數1.5,這樣單車積分為1.3×2.8×1.5=5.46,是標準車的4.2倍,在獎補政策上,同樣更加傾向于支持重型燃料電池商用車優先發展。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873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34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44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48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77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0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45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77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77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03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