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德邦的前身“崔氏貨運公司”成立,從當初只有八平米四個人,到今天擁有3萬+網點,2000+干線路線,6.4萬+快遞員,1.5萬+自有車輛……的龐大物流集團,德邦用過去的26年讓世界記住他的名字。
2022年3月11日,德邦股份發布公告,正式為此前沸沸揚揚的傳言畫上句號,創始人崔維星和15萬德邦員工,等待京東物流交易落地后的安排。從默默無聞到問鼎快運之王再到今天,德邦快遞可能退市,發展過程令人感嘆時代變遷。
德邦的投資和被投資史,似乎是尚未被談及的話題。本文通過復盤德邦的投資和被投資史,從中尋覓德邦在資本世界留下的蛛絲馬跡。
盡管德邦旗下通過直接持有或間接持的子公司超過100多個,但實際上這些都是德邦的業務公司,并不能算作德邦投資的企業。翻閱近十年的新聞報道發現,德邦根據總體經營戰略的需求,曾經布局投資過四家物流行業的相關知名企業。
1、福佑卡車(FOR-U)
福佑卡車成立于2013年,其定位是聚焦于整車運輸領域的科技驅動的公路貨運平臺。創始人單丹丹曾介紹,福佑卡車就是想通過撬動中介、經紀人、信息部這些物流行業的“中間紐帶”來重塑物流運輸行業。
福佑卡車的融資歷程顯示,2016年4月12日,鐘鼎資本、德邦快遞、普洛斯參與其B輪共1億元投資。緊隨其后一周之內,2016年4月19日,德邦與福佑卡車展開了首次合作。通過這次合作,福佑卡車為德邦提供高效運力支持,德邦則為福佑卡車提供穩定貨源支持。
2017年,德邦拋售了ForU Worldwide Inc部分股權,形成了約0.34億元的投資收益,這也是德邦當年最大的一筆投資收益來源。
2021年5月,福佑卡車在美提交招股書,尋求在納斯達克上市。作為福佑卡車曾經的原始股東之一,盡管拋售了福佑的股權,德邦與福佑的合作仍舊密切。招股書顯示,其前三大客戶之首就是德邦快遞,其次是京東物流和順豐速運。
2、東航物流
2017年6月,東航物流混改,德邦快遞以5%股份入股了東航物流。
這在外界看來是強強聯手。德邦發達的公路地面運輸網絡是其成為東航物流股東的重要因素,東航物流可憑借德邦延伸其物流末端能力。與此同時,處于上市前夜的德邦同樣也需要借助東航龐大的航空網絡資源,打造優勢產品,切入跨境電商物流高時效市場。
投資東航物流給德邦帶來了豐厚的收益。據德邦2021年財報顯示,德邦目前持有東航物流19.25億市值股份,而德邦的投資成本僅為2億元,增值了17億。
德邦股份承諾東航物流股票上市之日起12個月內不轉讓所持有的東航物流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前已發行的股份。限售期滿后,則可根據業務發展需要靈活安排相關股份的處置。
可惜的是,東航物流2021年6月9日正式登陸上交所,距離德邦“套現”還有不到三個月時間。
3、木蟻機器人
木蟻機器人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物流機器人系統方案供應商。依靠對物流行業的深刻理解,木蟻機器人推出了物流分撥中心解決方案,倉儲供應鏈解決方案等一系列場景解決方案,目前正處于B輪融資階段。
2019年,木蟻機器人入駐德邦全球最大物流分撥中心,助力德邦實現倉儲供應鏈戰略,數據顯示,德邦快遞廣東樞紐使用木蟻提供的“人機混場”智能叉車后,節約了近一半的人力,成本下降了近40%。
2020年6月,德邦快遞以股權融資的方式投資了木蟻機器人。2021年3月,德邦快遞再次投資了木蟻機器人。
4、能運物流
2018年9月,德邦快遞宣布與鐘鼎創投攜手投資能運物流,拓展汽車物流市場。
德邦認為,汽車物流作為供應鏈重要領域之一,德邦快遞非常看重,這次投資更是一個進入汽車物流市場的良好契機。“領投能運物流,更會讓德邦快遞在汽車零部件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能運物流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專注于汽車物流領域的一家物流服務提供商,為汽車、汽配廠商提供包括集運倉配和循環器具集散的一攬子解決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能運物流自2018年9月獲得鐘鼎資本與德邦快遞的億元以上戰略融資后,再無其他融資消息。
說了德邦投資過誰,接下來看看誰投資過德邦。
1、鐘鼎資本
鐘鼎資本是德邦的第一位伯樂。成立于2009年的鐘鼎資本在確定布局物流賽道后第一家企業就選擇了德邦物流。
2010年,在眾多基金猶豫不決的情況,鐘鼎資本滿格投資了5000萬,隨后投資團隊又追加了1000萬,總共6000萬,成為德邦的第一個機構投資者。
為何投資德邦?這其中有一段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
2008年開始,德邦向普洛斯租賃的倉庫面積不斷增加,德邦董事長崔維星因此與普洛斯的創立者和掌門人梅志明結緣。梅志明作為鐘鼎資本的創始人之一,便向鐘鼎資本鼎力推薦:老崔是物流行業最好的企業家之一,鐘鼎如果要在物流領域投資,首選德邦。隨后鐘鼎資本在盡調時也發現,德邦組織力突出,公司上下朝氣蓬勃,正處于從區域向全國擴網的拐點。在2009年德邦在零擔行業按規模排不到前三的情況下,鐘鼎資本仍舊選擇了德邦物流。
投資的核心是投人。用鐘鼎資本創始人尹軍平更簡潔的話來說,投資德邦就是因為崔維星。
與其他物流行業的老板不同,崔維星1992年畢業于廈門大學,本可以在國企內穩穩當當地干一輩子,他卻敢于冒險,用東拼西湊的10萬元創立了德邦。
在德邦的A到D輪,一直都有鐘鼎資本的參與。2010年,德邦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引入鐘鼎投資等外部投資,完成兩次融資,解決了全國拓網的資金瓶頸,同年德邦營收突破 26 億元,同比增長 90%,超越天地華宇,成為零擔物流領域的龍頭企業。
順便說一句,普洛斯作為國內物流地產界的大鱷,多年來也一直進行物流行業投資,德邦亦受到過其投資。
2、紅杉中國
2014年6月,紅杉中國領銜投資了德邦物流。崔維星將其手中持有的8600,000股股份以1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紅杉中國,紅杉獲得德邦股份1%股份。
2018年1月公司上市后,紅杉所持股票市值最高達到了2.66億元。截止當前,紅杉并未減持德邦快遞,但其所持股票的最新市值僅1.3億元——這還是連漲三日后的價格。
3、韻達(福杉投資)
2021年5月,韻達股份宣布將以自有資金和自籌資金認購德邦股份6.14億元非公開發行的股票,交易完成后,韻達股份將持有德邦股份的股權比例約為6.5%,將成為德邦股份的第二大股東,。
雙方將從內部策略到分揀、運輸和末端服務上逐步調整,戰略合作期為3年。
德邦與韻達的合作看似優勢互補但又隱憂重重。德邦股份主要從事大件運輸業務,在快遞業務層面相對弱勢,多年來其快遞業務市場占有率處于較低水平;而韻達股份大件運輸網絡、經驗、管理同樣處于弱勢,兩方強強聯合可能不失為一段佳話,但現實與理想間可能存在著巨大的鴻溝。
站在今天的角度來看,這或許是德邦最后一次積極做發展道路選擇與聯盟。但從結果上看,道路轉變尚需要時間,而資本戰爭已經撲面而來了。
在概述德邦投資邏輯和被投資邏輯前,為了能更好地理解德邦各個階段的戰略重點,我們也對其發展史做一簡單回顧。
德邦于2018年1月上市,是中國首家通過IPO登陸A股的快遞服務企業,相比之下,國內其他快遞企業都是通過借殼上市的方式登陸資本市場。德邦曾是最早提交上市申請的快遞企業之一,但時局的變化讓它陰錯陽差成為最后一個上市的快遞企業。
跟隨物流行業的起起落落,德邦自身的發展也經歷了業務模式和發展策略的幾度調整,業內可謂戰略規劃能力突出的團隊。
1996-2001年是德邦的創業期,從創建“崔氏貨運公司”到2000年,廣州德邦物流正式成立,這時候的業務主要以空運貨代為主,2001年,崔維星開始踏足公路汽運業務。
2001-2013年,德邦進入高速成長期。憑借“空運速度、汽運價格”的優勢,德邦迅速占領零擔物流的中高端市場,實現了業務營收的快速增長同時也奠定了德邦在國內公路零擔領域的強者地位。
從2013 年至今,德邦開始了艱難的轉型期。2013年前后,國內快遞市場高速發展而德邦當時所處的傳統零擔業務增速卻并不可觀。在這樣的背景下,德邦做出了重要的戰略轉型選擇:從零擔快運轉為重點突出大件快遞,同時引入合伙人模式作為直營的補充。2018年,德邦物流直接改名為“德邦快遞”。
德邦從快運向快遞的轉型,在業內評價較為分裂:有人稱為“自廢武功”,有人說“戰略前瞻”。
德邦曾投資了四間企業,分別是東航物流、福佑卡車、木蟻機器人以及能運物流。不得不說,德邦具有很高的投資眼光,其曾投資的東航物流現已上市,福佑卡車等待上市,而木蟻機器人則處于市場擴張期。對這些企業的投資,不僅能夠與德邦的業務高效融合,同時還收到了不錯的投資回報。德邦可能是不錯的投資人,但從投資德邦的投資人角度來說,德邦作為投資標的的資本增值空間并未完全展開。
回首德邦20多年的路,一句話很難概括出德邦曾經的拼搏進取、人才濟濟、現在又選擇賣身京東物流。
可謂,時移世易,英雄再見!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81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240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74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067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89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41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287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312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200 閱讀安能物流2024年經調整利潤預增約62.8%,高質量增長領跑快運行業!
1082 閱讀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