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荊玉
近期產業界最大的新聞,莫過于京東物流耗資近百億吃下“零擔之王”德邦。這筆中國物流領域近年來規模最大的收購,將深刻改變著中國物流行業的格局。
收購背后,逐步登上中國物流行業“塔尖”的京東物流,正逐步被外界所全面了解。
3月14日,京東物流正式發布了上市后首份年度業績報告,為我們揭開了這家物流公司的新面貌。
財報顯示,2021年,京東物流營收增長達到1055.9億元,同比增長43.77%;外部客戶收入占比56.5%。
據悉,在2017年開放之際,京東物流曾制定了五年戰略目標——“五年實現營收過千億,外部客戶收入占比過半”。這一目標顯然已提前完成。當下的京東物流已然脫離了母公司的襁褓,正在加速成長當中。
早年間創始人劉強東力排眾議自建物流,其耗資巨大的重投入模式一度在互聯網圈內引發不小爭議。但如今,重投入模式正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釋放出新的價值。就連老對手天貓也開始試水“貓享自營”,尋求對全流程購物體驗的某種改善。
京東物流方面,在早期幫助京東打造出高質量服務、建立了電商護城河之后,離開母公司自力更生,長期持續地在物流基礎設施和技術上投入,以及一體化供應鏈模式也開始走向成熟。
財報披露的數據顯示,2021年,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數量同比增長了41.7%,外部一體化客單價由2020年的31.3萬元增長至了2021年的34.1萬元,同比增長了9.2%。面對一體化供應鏈的新風口,京東物流正利用自身實力和行業領先優勢加速布局,將雪球越滾越大。
一體化供應鏈戰略
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已經具備較強的可復制性和適應性。
雖然有不少人仍然將京東物流看做一家快遞公司。但京東物流的戰略定位、履約模式、基本設施布局等方面,都與傳統意義上的快遞企業有明顯不同。
具體來說,快遞企業普遍的操作模式是被動接受客戶下達的指令,追求點到點的高周轉率;而京東物流是服務集團電商業務起家,利用大數據和算法預判消費者需求,根據需求優化倉庫布局,更高效地進行倉儲和配送。京東為消費者所認可的“當日達、次日達”等高效物流服務,也是得益于此。
同時,也不同于只負責單一物流環節的服務商,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鏈模式,是按需為客戶提供一整套的供應鏈及物流解決方案。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發布的《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發展白皮書》(簡稱白皮書)認為,這是一種更高級的定制的供應鏈及物流解決方案。
京東物流的一體化服務可以實現對需求預測、干線運輸、倉儲優化、終端配送等等多個供應鏈環節的主動管理,有更加全局性的視角。因此可以從整條物流產業鏈的角度上,為客戶提高效率、節省成本,實現全局最優。
以近期京東物流與沃爾沃汽車的合作案例為例,京東物流并不單一地為沃爾沃汽車提供零配件倉儲和配送服務,而是對其整條售后供應鏈網絡進行了重新定義。
除了將沃爾沃汽車原來的全國4倉變成全國8倉外,京東物流通過構建大數據智能運算補貨模型,幫助沃爾沃實現了汽車配件庫存成本的結構性優化。2021年上半年數據顯示,沃爾沃汽車西安試點倉的智能補貨模型完成測試驗收,倉庫訂單滿足率提升至95%以上的同時,庫存周轉也有大幅提升。目前京東物流的服務已經在沃爾沃汽車全國8大倉庫全面復制推廣。
2021年,京東物流進一步加速推進一體化供應鏈業務,其已累計服務安踏、波司登、斯凱奇、沃爾沃汽車、無印良品、小米有品、芝華仕等超30萬家企業客戶。
財報顯示,2021年在客戶數量和單客戶平均收入(ARPC)持續增長的情況下,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鏈營收同比增長27.8%。與此同時,其外部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數量也從2020年末的52666家快速增長至74602家,同比增長了41.7%。
去年京東物流服務的客戶領域也在不斷拓寬。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間,快消品、家電家居及3C產品是京東物流服務的前三大垂直領域,三個領域占到其外部客戶收入的70%以上。
到了2021年8月,京東物流在與沃爾沃汽車達成了汽配方面的合作后,其在汽車后市場領域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還陸續與長城、五菱等越來越多的汽車行業客戶達成合作。
與此同時,針對腰部的客戶,京東物流還通過解耦的方式,將服務頭部企業客戶的定制化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進行靈活組合,形成服務于中腰部客戶的標準化的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產品。這意味著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已經具備較強的可復制性和適應性。
重投入苦盡甘來
這意味著巨大的物流基礎設施投入。
一體化供應鏈模式下,企業客戶由原本需要協調多家物流服務商,變成了一家服務商內部的模塊間協同——業務協調成本更低、反應速度更快,效率得以提升。
而硬幣的另一面是,一體化供應鏈給物流服務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物流服務商只需要負責單一物流環節,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商卻需要提供“全包式”、“一站式”的服務,可能涵蓋倉儲、整車運輸、冷鏈運輸、跨境運輸、快遞、配送、上門安裝等等。
這自然就意味著巨大的物流基礎設施投入。從2007年京東集團自建物流開始,京東物流集團正式成立,再到2021年上市,再到今天為止,京東物流積極的基礎設施投入從未停止。
另外,京東物流還以并購策略獲得更多產業資源;2020年收購跨越速運,獲得其620條貨運航線;到今年3月收購同樣自營為主的德邦物流,完善了公路干線運輸和快運、快遞網點布局,京東物流的基礎設施能力一直在持續不斷地完善當中。
重投入的另一個體現就是員工數量。由于一直采用直營(為主)的模式,且為員工提供五險一金等行業內幾乎做不到的福利保障,京東物流的人力成本相對于加盟(為主)模式的對手們高很多。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東物流已有超30萬一線員工。2021年其員工的薪酬福利開支由2020年的178億元上升至358億元,同比增加了101.12%。以此計算,相當于每位一線員工(包括快遞員、倉庫管理員等)月工資一萬元,這意味著不小的成本和負擔。
這種模式被普遍認為投入過“重”、成本過高。但如前文所言,自營的重投入模式也有自己的協調成本更低、反應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服務更優等諸多優勢。權衡之下,京東物流將該模式堅持了下來,并最終蹚出了一條新的道路,進入了正向循環。
過去幾年,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數量的不斷增加、客單價的不斷增長,以及提前完成的千億元目標,都證明了這一模式越來越受到企業客戶的認可。
《晚點 LatePost》的消息稱,今年2月天貓開始試水貓享自營業務,將改善用戶的物流體驗,保證 “送貨上門”、“次日達” 等要求,并計劃接入順豐或丹鳥。這證明天貓方面也認可了重投入自營物流模式在新環境下的新價值。
供應鏈專家馬丁·克里斯多弗曾說過,“真正的競爭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我們看到,為了在復雜多變的中國市場中保持競爭力,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供應鏈在競爭中的意義。企業對于配送時效、周轉效率、合理的倉儲布局的需求都在增加。這是一體化供應鏈模式發育成熟的深厚土壤。
三大基石持續構筑護城河
短期戰術性虧損是京東物流的長期戰略遠謀。
盡管在過去幾年耗資不菲、持續投入,拖累了盈利水平,但京東物流的業務布局得以不斷完善,業績表現也一直在持續向好當中,盈利能力也在不斷改善。
不斷建設、收購,補足基礎設施能力的同時,京東物流的業績虧損也在收窄。新的財報數據顯示,京東物流2021年年度虧損157億元,其中82.01%來自于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在非國際會計準則下,京東物流2021年僅虧損12.26億元,同比收窄92.17%。而且伴隨業務量的提升、技術迭代升級和精細化管理能力不斷提升,規模經濟效應得到釋放,盈利水平得到持續改善,2021年下半年實現盈利。
短期戰術性虧損是京東物流的長期戰略遠謀,其目的是為了將自身與對手的差距盡可能拉大,在一體化供應鏈賽道上積累盡可能多的優勢。
京東物流目前已經構筑了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的三大能力基石,同時也是其關鍵的護城河:一是以倉儲為核心的高效協同物流網絡;二是以數據與算法驅動的運營自動化、管理數字化和決策智能化能力;三是基于需求理解的行業洞察與形成解決方案的能力。
以倉儲為核心的物流網絡,是京東物流最重要的基礎設施。經過幾年連續收購物流環節上關鍵節點的公司,京東物流已經將倉儲網絡、綜合運輸網絡、配送網絡、大件網絡、冷鏈網絡及跨境網絡在內的六大網絡布局完畢。尤其是近期收購德邦,補足了其在干線運輸和網點布局上的短板。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東物流倉庫總管理面積已經超過了2400萬平方米。
數字化和智能化能力方面,得益于電商背景,京東物流帶有天然的商流和信息流的基因,正如亞馬遜的一體化供應鏈能力也是在服務電商的過程中鍛煉而成的。京東物流可以合理規劃倉網,分布庫存,把商品提前放在離消費者最近的倉庫,縮減搬運距離和搬運次數,從而實現高效履約。
此外,在物流各個環節,京東物流持續通過運用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及物聯網等底層技術來提高自身在自動化、數智化及智能決策方面的能力。尤其在全國各地的亞洲一號倉庫中,京東物流進行了大量的創新嘗試,包括新設備、新技術等,以尋求最優解。
財報數據展示出,最近3年京東物流的研發投入保持連續上升,2021年研發費用達到28.13億元,同比增長了36.95%。另外其近3年的研發投入比均高于同業企業順豐控股。
第三則是基于需求理解的行業洞察與解決方案能力,屬于深入的行業know-how范疇。京東物流通過服務行業內頭部企業客戶,逐漸形成了對于不同行業的通用型解決方案,得以進入一個又一個新的細分市場。
高效協同的物流網絡、數字化和智能化能力、深入行業的解決方案,在這三大能力基石上,京東物流已經通過先發優勢和稟賦優勢形成了很深的護城河,使得對手難以超越——深入行業的know-how和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慢慢培養;一二線城市周邊核心地段的倉儲資源非常緊俏;超級電商背景帶來的稟賦優勢更是難以復制。
寫在最后
衡量一個戰略的正確與否,可能需要十年時間甚至更久。曾經,京東物流耗資巨大的重投入模式曾在業內引發不小的爭議,不少業內人士當年都贊成馬云關于電商不該碰物流的說法。
但如今,京東物流已然成為國內最大的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商,以及可與順豐一較高下的物流龍頭。其客戶數量的不斷增加、客單價的不斷增長,都在證明一體化供應鏈模式巨大的潛力和價值,“戰略性虧損”、“投資型虧損”只是暫時的,在龐大的剛需型市場里盈利不是問題。
白皮書指出,一體化的供應鏈物流服務,將成為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相關市場也將迎來高速發展的風口期。而在風口正式到來之前,“高筑墻,廣積糧”是明智之舉。
據此推測,當下京東物流的主要任務仍不是追求規模化盈利,而是繼續構建自身能力、完善自身短板,將根扎得更深。優勢內核更堅固,雪球滾得更大。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342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296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223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137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045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69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336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354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221 閱讀傳化智聯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場景應用
1170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