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工程機械行業產銷兩旺,多個產品銷量創歷史新高,其中以挖掘機產品最為典型,需求超預期來自于國內和國外兩個維度。帶動需求超預期的主要原因包括:(1)下游基建和地產投資仍然保持較快增長;(2)更新需求持續貢獻,尤其是在環保政策趨嚴的背景下更加明顯;(3)海外市場同步回暖,國內企業加快出口擴張。2018年是需求深化之年,在主機廠的財務特征上,也是利潤開始復蘇之年,財務更加規律,經營更加穩健。經營過程中,市場份額加速向龍頭集中,挖掘機、起重機、混凝土機械等都形成了龍頭企業集聚的特征。
展望2019年,不論是宏觀環境還是中觀環境都有利于行業需求保持穩定增長,寬貨幣穩增長的基調有助于行業需求持續深化,競爭格局繼續分化,主要體現在幾方面:(1)挖掘機需求增速放緩,非挖掘機產品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需求逐步向后周期產品擴散;(2)結構方面,需求繼續向下沉,農村市場的出現,小型挖掘機和短臂架泵車仍然是增速最快的子產品;(3)競爭繼續分化,龍頭企業在經營能力、抗風險能力、服務能力等方面繼續優于小企業,份額持續向龍頭企業傾斜;(4)出口繼續貢獻增量,龍頭企業開始塑造國際化品牌,啟動本土化經營;(5)財務新特征顯現,重點主機廠經營更加穩健,市場份額更加鞏固,資本開至少、有息負債低、經營穩健等新特征顯現,利潤率提升的機制更加順暢。
當前工程機械板塊需求保持穩定,在寬貨幣的基調下,財政政策也更加積極,宏觀環境有助于下游投資需求的復蘇企穩,中觀方面,行業更新需求為工程機械各項產品提供了較強的中期需求基礎,微觀方面,企業凈利潤率持續改善,市場份額加速向龍頭企業聚集。當前板塊估值處在歷史底部區域,我們認為工程機械板塊有希望在2019年在估值方面有一定向上修復空間。我們建議重點關注工程機械領域的龍頭企業,2019年重點關注非挖掘機產品業績彈性較大的品種,重點推薦三一重工,以及行業核心零部件企業恒立液壓,同時建議關注中聯重科(000157.SZ/01157.HK)、徐工機械、柳工和艾迪精密。
宏觀需求波動帶來工程機械需求波動;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增速下滑;行業競爭加劇導致毛利率下滑;應收賬款積壓形成壞賬風險。
1.1 挖掘機等多個產品銷量創歷史新高
回顧2018年,工程機械各類產品產銷兩旺。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械分會行業統計數據,2018年納入統計的25家企業共計銷售挖掘機產品203420臺,同比增長45%,國內市場銷量(統計范疇不含港澳臺)184190臺,同比漲幅41.1%。出口銷量19100臺,同比漲幅97.5%。18年挖機銷量增速較2017年的99.5%的高增速有所放緩,但2017年的超高增速來源于2016年的較低基數。在17年挖機銷量已達140302臺的大基數前提下,2018年仍然實現45%的增長,絕對銷量突破歷史新高。
推土機方面,仍然是從2016年逐步實現銷量復蘇,2017年推土機銷量為5707臺,在此基礎上,2018年實現銷售7600臺,同比增長33.2%。裝載機、壓路機2018年的銷量分別為119104臺和18376臺,增速分別為22%和7%。
總體來看,2018年工程機械板塊基本面保持強勁,工程機械主要產品高速增長的動力主要在于以下幾點:第一,基建投資和房地產項目投資保持增長,工程機械產品滿足了多樣化的工程需求;第二,工程機械龍頭企業國際化程度的持續提高拉動產品出口同比增加,“一帶一路”進程帶動工程機械產品海外市場持續復蘇。第三:產品更新換代需求,一般來說,挖掘機保有年限為8-10年,則2018年的更新需求來源于2008-2010的挖掘機保有量;第四,產業技術升級帶動更高配置的設備需求, 環保趨嚴加速舊機淘汰。
從挖機結構來看,小挖仍然占據主要銷售份額。從需求結構來看,2018年大/中/小挖掘機銷量占比分別為15%/26.3%/58.7%。18年9月開始小挖增速超過大挖和中挖增速,12月份小挖增速達21.8%。產業驅動力從城市向農村演化,反映在產品結構上,就是小挖占比的提升和中大挖占比的下滑。小挖需求活躍主要和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規劃帶動的小型零散項目增多有關。從2016年以來工程機械復蘇周期的一大特征就是農村市場帶來的增量空間。農村市場成為十九大以來政策傾斜的方向,其內涵在于補短板,緩解城鄉發展之間的“剪刀差”。
1.2 國內品牌份額提升,加速向龍頭集中
國產品牌份額維持高位,行業龍頭強者恒強。從單個企業銷量來看,工程機械行業呈現出行業集中度提升,強者恒強,龍頭企業市占率持續提升的趨勢。以挖掘機市場為例,2018年挖機銷量排名第一的企業為國產品牌三一重工,徐工、柳工等品牌份額也位于行業前列。在前幾年的行業調整中,隨著競爭態勢越發激烈,中小型工程機械企業,實力較弱的外資工程機械企業逐漸被淘汰,龍頭企業市占率不斷提高。2018年,三一重工、卡特彼勒、徐工和斗山市占率分別為23%、13%、11.5%和8%。
2008-2018年的10年中國內挖掘機市場集中度指標呈現倒“U”型變化趨勢。2008-2012年,受益于4萬億投資計劃,工程機械需求旺盛,行業出現新進入者,集中度降低,行業競爭異常加劇。2012年起,行業需求收縮,部分中小公司被淘汰出局,市場集中度回升。2012年行業CR4(行業前四名份額)、CR8(行業前八名份額)分別為36.7%和60.1%,到2018年上漲至55.6%和78.3%,分別增長18.9個pct和18.2個pct。2018年挖掘機市占率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是三一重工、卡特彼勒、徐工。未來隨著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可能出現幾家龍頭劃分市場的多寡頭競爭格局。
2018年挖掘機市場中,國產品牌份額提升至53%,日韓、歐美品牌份額分別占比27%和20%,國產品牌已成絕對主導。行業龍頭三一重工挖機市場的市占率呈現持續上升趨勢,2018年三一市占率達到23.07%,十年內提升18.9個pct。
壓路機方面,徐工作為行業的絕對龍頭,市占率保持在18%以上。從2015年開始,徐工市占率持續上升,到2018年,徐工市占率達到27.49%,提高3.46個pct。從行業集中度指標來看,工程機械復蘇的新周期內,隨著2016年開始需求的持續復蘇,行業集中度也開始持續提升,CR4從2016年的47.74%上漲至55.62%,市場份額向行業龍頭集中。
推土機方面,山推占據絕對的龍頭地位,2018年山推推土機銷量占比達到64.5%,占據過半市場份額。推土機市場行業集中度極高,2018年84.74%的銷量由前四家企業壟斷,95.29%的銷量由前八家企業壟斷。
起重機械三足鼎立格局形成,行業集中度高。我國汽車起重機銷量前三名企業分別為徐工、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2018年分別占據45.7%、23.1%和22.4%的市場份額。徐工擁有絕對優勢,三一重工市場份額近年來不斷提升,逐步發展到與中聯重科齊頭并進。行業CR3始終保持在80%上以上,2015年以來起重機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CR3從86.2%提升至2018年的91.2%,提高5個pct,產品加速向龍頭集中。
1.3 全球同步性加大,出口銷量創歷史新高
整體來看,工程機械出口金額屢創新高,增速持續提升。自2016年工程機械復蘇的第三輪周期以來,工程機械出口金額增速提升明顯,2016年工程機械出口金額累計169.6億美元,2017年出口金額累計201億美元,同比增速達18.5%。2018Q1工程機械出口累計金額為51.9億美元,同比增速達到29%。
發達國家產品需求向小型化,多功能化方向發展。根據日本建設機械工業會數據,小型液壓挖掘機國外出貨金額占比30%。當發達國經濟發展中后期,城市基礎設施基本建成,設備則以挖掘機和輪式裝載機為主,小型挖掘機充分受益。從生產的角度,挖掘機是附加值最高的產品,適用范圍更廣、運輸或者在外生產易于實現。
回顧2018年,中國挖掘機出口銷量創歷史新高,增速屢破紀錄。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數據,2018年中國挖掘機出口銷量達19100臺,同比增長97.5%,較2017年出口銷量幾乎翻倍,實現巨幅增長。分月度來看,2018年全年月度出口銷量均實現正向增長。除2018年12月月度同比增速有稍微下滑以外,2018年其余月份挖掘機出口銷量增速實現突破,其中7月實現同比增速171%。
從挖掘機出口結構來看,國產品牌三一重工占據挖掘機出口銷量最大份額,達34%。卡特比勒在中國生產的挖掘機仍然實現大量出口,占比32%的出口份額。此外,徐工、柳工等國產品牌在挖掘機出口市場中仍然占據一定優勢,分別占比6%和8%的較大份額。
2.1 需求:挖掘機增速繼續放緩,非挖繼續保持高增長
工程機械下游行業的需求主要來自于國家基建和房地產投資領域,以重點產品挖掘機為例,其需求場景包括:(1)鐵路、公路、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2)房地產投資帶來的土方挖掘;(3)礦山開采帶來的采掘需求;(4)制造業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土方挖掘需求;(5)農村基建和其他應用。從下游需求貢獻的力度來看,工程機械仍然主要是由基建和地產決定的。
2018年以來,國內基建投資增速逐步放緩,展望2019年,在寬貨幣的信用背景下,信貸投放有望恢復,基建投資增速有望企穩回升。地產投資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7月份以來,國內地產新開工面積持續保持20%以上單月增長趨勢。因此,從當前的需求來看,下游地產和基建端的投資有望保持積極穩健的增速。
(1)挖掘機產品展望:保有量有所提升,新機銷量增速逐步放緩
根據工程機械協會數據,2018年全年挖掘機銷量203420臺,同比增長45.0%,創下歷史最高年度銷量,已經較2011年銷量增長14.1%。隨著保有量迅速積累,預計挖掘機增速將繼續放緩就,我們按照10年期保有年限進行測算,2018年底國內挖掘機保有量約為141萬臺,保有量從2016年觸底后連續兩年小幅回升。
從單月銷量增速看,2017年挖掘機單月銷量增速平均值在104.0%、2018H1挖掘機單月銷量增速平均值61.6%(其中將1-2月累計銷量增速代替1月、2月單月銷量增速)、2018H2挖掘機單月銷量增速平均值已回落至30.0%,2018年11月、12月銷量增速分別為14.9%、14.2%。在高基數的背景下,2019年挖掘機銷量增速中樞有望繼續下移,增速逐步放緩,但是絕對銷量依然會維持在較高水平。
(2)非挖掘機產品增速持續保持高增長
在工程機械產品序列中,除了挖掘機之外,混凝土機械和起重機是兩項重要的產品,目前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和徐工機械分別在這兩個領域有著較高的市場份額。由于混凝土機械產品復蘇的步伐略晚于挖掘機,2019年非挖掘機產品的增速有望繼續保持高增長。
行業自身產能出清,供需矛盾緩解。過去由于激進銷售,積壓了大量存量的泵送產能,導致混凝土泵車新機銷量壓力較大,降幅較大,全社會平均產能利用率降低,我們用混凝土機械保有量指標和商用混凝土產量數據做測算,2019年行業供需矛盾將進一步緩解,產能利用率大幅度提升。存量設備產能利用率提升,有助于提高新機銷量。
非挖掘機業務逐步貢獻毛利和凈利,成為業績重要增量因子。從中聯重科的分項業務毛利率來看,經歷了2017年上半年的集中計提后,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的毛利率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其中,起重機械的毛利率已回升至2010-2011年的水平;而混凝土機械因還有少量二手機銷售,毛利率離2010-2011年的水平仍有較大差距。隨著二手機處理完畢,混凝土機械的盈利能力提升值得期待。
從三一重工的分項業務毛利率來看,起重機在2017年下半年曾經集中處理歷史包袱,而2018年正在回歸合理狀況。樁工機械受歷史包袱影響不明顯,2018年上半年毛利率已回升至38.6%的水平。2019年,我們認為是觀察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毛利率恢復的重要時間窗口。
2.2 結構:需求下沉農村市場,小挖和短臂泵車繼續發力
工程機械產品結構的變化是過去工程機械行業微觀變化的重要體現,由于土方作業的零散性和勞動力替代效應,挖掘機和混凝土泵車等產品,逐漸體現出了對初級建筑勞動力的替代。尤其是在廣闊的農村地區,小型挖掘機、微型挖掘機和短臂架泵車暢銷各個區域,我們根據國家統計局的FAI口徑,對挖掘機下游需求結構進行測算,發現農村需求從2011年以來,占挖機銷量的比例持續提升,2018年占比達到了30%,基建和地產需求占比達到60%。
根據CCMA的數據顯示,2018年的新機銷量結構中,小挖占比也達到了59%,中挖占比26%,大挖為15%,小型挖掘機大部分最終都進入到了農村市場。混凝土泵車的銷量中,短臂架泵車占比可以達到40%,短臂架泵車主要迎合了農村地區的作業環境和性價比,在農村區域被廣泛接受。
目前農村建設中住房、公路、水利等項目工程,多采用人工或半機械化施工方式,存在工期冗長、人工成本高、質量不可靠等問題。V8 混凝土成套設備可實現混凝土的機械化施工,在施工工藝、工期、成本、質量上具有絕對的優勢,且產品輻射范圍超過30公里,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以三一重工C8為例,泵車設計寬度、總重、高度均符合農村道路要求;攪拌車寬度僅2.3m,高度3.36m; 在狹窄崎嶇的鄉村道路上均可輕松行駛。同時,以三一V8成套設備同時具有良好的投資收益性,若年產銷混凝土3萬方,約可獲利164萬元/年。
2.3 競爭:市場份額繼續向龍頭企業傾斜
2018年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體現出了比較明顯的強者恒強的趨勢,市場份額向龍頭集中。龍頭企業在產品、渠道、售后等方面比較完備,當行業需求回升,迅速占領市場份額。隨著市場成熟度提高,傳統機械領域的優秀企業通過產品質量、銷售渠道、售后服務等形成正向循環的份額提升。機械行業特別是主機裝配廠的產能具有較大彈性,因此份額提升趨勢并沒有受到需求波動的影響,形成企業的向上斜率。
以挖掘機市場為例,三一重工的市場份額從2011年的10.6%,提升至2018年的23.1%。如果觀察30噸以上的挖掘機產品,三一重工的市場份額在2011年僅為8.4%,2018年升至20.5%。如果我們觀察整個市場份額,在高附加值、高技術要求的領域,優秀企業提升市場份額的可持續性更強,顯示其競爭壁壘的差異。
展望2019年,市場份額將會繼續向龍頭傾斜,但是行業可能也可能面臨著比較明顯的競爭加劇。隨著本輪需求迅速擴張,各家企業對于產能備貨更加充足,終端代理商之間的價格戰已經有所體現。此時,更加考驗企業的現金流狀況、產品能力和服務能力,龍頭企業優勢比較明顯。挖掘機屬于耐用資本品,理性的購買者會綜合評價初始購置成本、維修和保養成本、人員成本、能源成本、置換成本和殘值率,龍頭企業在這方面相對于小品牌更具有競爭優勢,因此2019年挖掘機市場將會是進一步加速集中的一年。
2.4 出口:持續貢獻增量,龍頭企業塑造國際品牌
從發達國家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歷程來看,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西方發達國家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不斷完善,工程機械產品市場需求增長開始減緩,市場趨于飽和。而海外市場將成為新的盈利支撐點。2003年日本工程機械國外出貨額超過國內出貨額,并成為需求主導力量。
2017年三一重工的海外收入突破110億元,占收入的比重接近30%,毛利率在25%左右。2018H1三一重工海外收入60.9億元;毛利率25.6%,較上年同期提升1.2個百分點。未來海外業務利潤率的提升,與規模擴張、渠道管理、產品結構等具有緊密關系。在中國以外的市場,三一重工建立了歐洲、北美、印度、拉美等四大生產基地。
2.5 財務:更加穩健,利潤率提升機制逐步順暢
隨著工程機械行業進入銷量鈍化階段,利潤率的提升和修復將成為企業利潤釋放的核心驅動。2017年工程機械企業的單季度凈利潤率呈現巨大的波動,并且方向各有差異,顯示需求復蘇初期,企業在清理歷史包袱的巨大影響。而進入2018年,三一重工、徐工機械等企業,單季度凈利潤率穩定性已趨于一致,企業利潤率釋放機制進一步釋放。
我們認為,利潤率提升和修復的路徑,主要包括四點:營業收入的彈性、毛利率修復、資產出清、經營性現金流回升及負債壓力減輕。經歷此前下行周期的“慘痛教訓”后,龍頭企業持續加緊修復資產負債表,為可能的需求下行做盡可能充分的準備。以三一重工為例,其有息負債規模從2016年的高點回落超過100億元,而持續創新高的經營現金流凈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這些新的特征將會是工程機械企業2019年重要的財務表征。
板塊估值討論:當前工程機械板塊PE估值處于歷史較低的水平,我們納入行業重點的4家企業從2005年以來的PE-TTM數據,國內工程機械板塊在過去13年中,長期估值帶位于10-40x之間,20x是估值中樞,當前PE-TTM水平已經逐步接近歷史底部,如果考慮最新2018年的業績預告,目前PE-TTM水平已經達到了歷史最低位的10x左右。PB估值亦是如此,2013年以來,板塊PB一直處于低位,當前資產質量逐步修復,有望帶動板塊PB估值迎來向上的修復空間。
參考海外重點企業的估值體系,小松和卡特長期PE估值水平基本保持在10-20X之間波動。歷史上,小松和卡特的估值(按照半年度來看),大致有4次觸及了10x的PE水平,最近兩次分別是2009年和2012年。剔除一些異常的年份(1976-1987年、1991-1993年、2998-2009年),估值超過20x的時間點不多;縱觀幾輪股價漲幅的高點,大概對應當年的PE是15倍左右,分別出現在2007年、2011年和2018年。
綜上所述,當前工程機械板塊估值處于歷史底部,橫向看海外市場龍頭企業的估值水平也遠高于當前國內重點公司,從估值角度看,工程機械板塊有望整體迎來估值修復的空間。
投資建議:當前工程機械板塊需求保持穩定,在寬貨幣的基調下,財政政策也更加積極,宏觀環境有助于下游投資需求的復蘇企穩,中觀方面,行業更新需求為工程機械各項產品提供了較強的中期需求基礎,微觀方面,企業凈利潤率持續改善,市場份額加速向龍頭企業聚集。我們建議重點關注工程機械領域的龍頭企業,2019年重點關注非挖掘機產品業績彈性較大的品種,重點推薦三一重工,以及行業核心零部件企業恒立液壓,同時建議關注中聯重科(000157.SZ/01157.HK)、徐工機械、柳工和艾迪精密。
風險提示:宏觀需求波動帶來工程機械需求波動;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增速下滑;行業競爭加劇導致毛利率下滑;應收賬款積壓形成壞賬風險。
從倉儲規劃,看DeepSeek的實用性、局限性和突破之道
2580 閱讀中國物流集團或迎第五家上市公司,國家隊進一步釋放行業整合信號?
2290 閱讀一年凈賺超22億、投資海外倉導致凈利潤腰斬、苦苦等待重整……跨境電商巨頭們發展冰火兩重天
2192 閱讀DeepSeek對國內物流自動化及智能倉儲領域主要上市企業的經營數據及效率分析報告(之二)
1345 閱讀中通快運官宣啟動大票零擔業務?
1133 閱讀單月總貨量同比增長734.4%!獨家解讀順嘉國際貨站跨越式增長背后的效率密碼
1099 閱讀順豐同城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
1057 閱讀暢想2.0 · AI重塑物流行業
1068 閱讀安得智聯正式接入DeepSeek-R1 滿血版!
1078 閱讀12,800字極致邏輯推導!Deepseek用窮舉法解決了物流網絡優化問題
107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