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講“存揀分離”的文章中,沒有對“補貨”進行詳細的講述,筆者是這樣描述的補貨:
補貨策略:
補貨也是由存揀分離衍生出來的一種業務,一旦貨存放于存/揀兩個功能區了,那么就一定會有補貨的動作發生;上文中我們簡單描述了一下補貨,其實在真實的倉儲業務中,補貨是一項充滿智慧的業務,例如揀貨區的商品庫存到多少數量的時候才補貨呢?
缺貨的商品是一件一件的補呢還是一次性取多種商品進行補貨呢?補貨的路徑應該怎樣走才能實現高效的補貨呢?這都是倉儲管理人員在業務中高頻思考的問題,也正是有了這些思考,才使得現在WMS系統對各種業務場景的支持越來越完善。
“缺貨的商品是一件一件的補呢還是一次性取多種商品進行補貨呢?補貨的路徑應該怎樣走才能實現高效的補貨呢?這都是倉儲管理人員在業務中高頻思考的問題,也正是有了這些思考,才使得現在WMS系統對各種業務場景的支持越來越完善。”
上次給大家留下了坑,今天筆者詳細講一下“補貨策略”,把作業給大家補上。
簡單來說,“存揀分離”模式的應用,提升了空間的使用效率和揀貨作業的效率,這種模式下,就需要倉儲作業人員把揀貨區缺貨的商品通過“補貨”這個動作,將庫存從存儲區移動到揀貨區,這就是“補貨”動作誕生的場景。
通過上面對補貨誕生場景的描述,補貨就是將“揀貨區缺貨的商品”“從存儲區移動到揀貨區”,這是字面意義上的描述,大家可以想象到,如果消費者在超市買東西,你發現他要買的東西在貨架上已經沒有了才去補貨,那是不是有可能就會因為消費者等待的時間太久,而錯過了一次銷售呢?
同樣的道理,在倉儲的揀貨作業中,如果是到了揀貨的時候發現這件商品缺貨了才去通知補貨,是不是也會影響揀貨的效率呢?
這時候,如果我們通過一個任務,把即將缺貨的商品統一生成補貨的任務進行補貨,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解決揀貨區缺貨而導致揀貨效率降低的問題了呢?
是的,這種方法確實能夠提升補貨的效率,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在WMS中,補貨策略是如何應用的。
既然要通過信息化的產品來實現任務形式的補貨,那么需要具備哪些前提條件呢?
在商品一貨一位的前提下,我們在生成補貨任務的時候,需要思考以下問題以及對應的解決方案:
通常的解決方案是通過人工對庫位設置庫存預警值,即這個庫位的商品庫存低于指定的預警值時,生成這個商品的補貨任務,即補貨任務生成 = 庫位商品庫存 < 庫位庫存預警值。
補充一點,預警值的設置,可以使用采購業務中使用的庫存預警值的方案,通過以“天”為單位,設置一個系數,通過系統計算庫存在固定的時間范圍內平均每天的動銷,由系統動態地設置庫位庫存預警值。
這個方案雖然聽上去很高大上,但是筆者在實際業務的討論中,相當一部分從業者認為這是個過度設計的功能,當然,我們不能否認這個功能,因為也存在我們還沒有遇到和這個功能十分匹配的業務場景。
通過“庫位庫存預警值”我們可以知道哪個庫位的商品即將缺貨,但是庫位的容量是有限的;例如在超市貨架上的一包芒果干缺貨了,補貨員卻從倉庫里面拖來了一整托盤,在芒果干的原有位置肯定是放不下了,恐怕這個補貨員要再把剩余的商品再拖回去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我們就需要通過在庫位上設置這個商品的最高容量,來決定這個商品在單次補貨時候的上限。
因為存在不同的商品在倉庫中的存放形態不一樣,例如體積較小的產品可能通過封箱后,以固定箱規整箱的形式進行移動,在系統中會以箱的形態存放在庫位上,體積較大或者不適合再進行封箱的產品就直接存放于庫位上了。
這幾種情況下,有的產品不適合拆箱補貨,有的產品適合整托移動,有的產品又適合零散移動,所以在設置庫位容量的時候要綜合考慮這些情況,例如一件產品適合整箱補貨,它的箱規是100件,預警值是20件,如果庫位能夠容納,哪怕很勉強,也要把庫位容量設置為120件以上,這樣就避免了因為整箱補貨會超過庫位容量的情況出現了。
如此得知,我們需要補多少數量的庫存計算公式為:補貨數量 = 庫位庫存容量 – 庫位商品庫存。
了解WMS的朋友們應該知道,在揀貨之前,配貨單中的商品會鎖定庫位,鎖定庫位后,我們才知道這個配貨單應該去哪個庫位去揀貨,并且會占用或者說鎖定商品的庫存,為什么要占用/鎖定商品的庫存呢?
因為揀貨庫位上的庫存是有限給配貨單使用的,根據系統的不同,一般WMS庫存管理功能中會記錄賬面上的庫存、鎖定/占用庫存(占用或者鎖定的庫存就是配貨單中的商品所需要的庫存數,當占用數等于賬面庫存的時候,新的配貨單就不會再鎖定了,顯示缺貨;在很多專做電商的WMS中,有的還會根據配貨單中這個商品是否已經從庫位上被揀貨員揀走了而增加“移動中的庫存”)、以及可用庫存,其中的公式是:可用庫存 = 賬面庫存 – 占用庫存。
試想,如果配貨單中的商品只鎖定庫存卻不占用庫存的話,那就會存在配貨單中的商品需求量大于庫位庫存的情況,如果去揀貨,會發現庫位上并沒有商品了,這種情況在筆者講存揀分離的時候大家有沒有想到過呢?其實在很多不支持存揀分離的系統中,靠人工做存揀分離就會發生這種情況,系統中顯示庫存充足,但是到了揀貨位卻沒有庫存了。
那么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就來了,上面講到了:補貨任務生成 = 庫位商品庫存 < 庫位庫存預警值,補貨數量 = 庫位庫存容量 – 庫位商品庫存,在WMS中,因為“占用/鎖定庫存”和“可用庫存”的存在,不能只是單純的理解為“庫位商品庫存”了。
所以我們要確定到底是把“可用庫存”當做“庫位商品庫存”低于預警值時觸發補貨任務呢,還是把“賬面庫存”當做“庫位商品庫存”低于預警值時觸發補貨任務,同樣在計算補貨數量的時候也需要搞清楚這一點,我們默認在計算觸發和補貨數量的時候“庫位商品庫存”概念一致。
這兩者的區別是:
如果是把“可用庫存”當做“庫位商品庫存”低于預警值時觸發補貨任務,那么庫位上的庫存就會存在尚未被揀貨員揀走的情況,此時補貨,就會導致庫位容量不夠,造成補貨工作的混亂;并且,如果配貨單足夠多,可能會造成每次補貨后還未揀貨,不斷有新的配貨單占用庫存導致可用庫存再次低于預警值而觸發補貨任務,這就非常不合理了;
如下圖:
我們再來通過圖片的方式,看一下如果是把“賬面庫存”當做“庫位商品庫存”低于預警值時觸發補貨任務是什么樣的結果呢?
如下圖:
通過圖例來演示這兩種方式,還是把“賬面庫存”當做“庫位商品庫存”低于預警值時當做觸發補貨任務的條件比較靠譜。
補貨的任務中,取貨和放貨單獨拎出來都很好理解,但是從一個集合任務中,就要考慮取貨的任務路徑和放貨的任務路徑了;如果你要設計一個集合式的補貨任務,那么你還要考慮補貨商品的容器問題,因為根據取貨路徑取出來的商品先后順序,并不一定在放貨的時候還保持一樣的順序。
如何能夠高效地把這個任務完成就需要靈活的配置取貨和放貨流程了,例如,領取取貨任務后綁定中轉容器,中轉容器中有一定數量的“庫位”,取貨動作執行的時候需要把取出的商品和中轉容器上的庫位進行綁定,取貨的任務完成后,通過系統計算放貨的路徑,根據路徑去放貨就好了。
又到了這個寫作環節了,上面的流程中,僅僅是從“策略”的方向來聊一下“補貨”,實際業務中有很多的不確定性,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標準產品的設計,減少邏輯上的漏洞,把靈活性交給實際使用者。
例如,不通過任務補貨就不可以了嗎?我不能主動去補貨嗎?如果我主動補了貨,那補貨任務是不是仍然存在呢?我要補的商品體積比較大,不適合取貨/放貨的流程怎么辦呢?在做產品和實施的過程中,經常慘遭類似的這些來自一線的問題毒打,那么就一無所獲了嗎?
不是的,我們都在講數據分析的重要性,其實在實際的倉儲管理中心,數據分析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通過分析一個庫位在以“天”為單位的周期中的補貨頻次,就可以得知這個庫位的實際大小是不是設置的合理。
或者說這個商品放在這個庫位合不合理,如果一個庫位的商品非常頻繁的補貨,那么該建議倉儲管理人員擴展這個庫位或者把這個庫位上存放的商品移動到其他容量更大的庫位上了。
筆者想把經驗總結下來,和之前的文章湊成系列文章,這樣能夠更系統的描述一件事情;二是思考過后,我們多聊些業務吧,這樣還能給已經存在的那篇以產品設計為主的文章做一下互補。
系列文章:
倉儲管理與WMS:存揀分離
倉儲管理與WMS:揀貨策略
前海粵十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
2475 閱讀樂歌股份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下降約50%,大力發展海外倉
2493 閱讀連續5年的“春節主力軍”,德邦為何如此穩?
1814 閱讀AI改變物流業的游戲規則:從炒作到實踐的深度思考
1360 閱讀CES 2025:NVIDIA OMNIVERSE驅動的智能倉儲數字孿生革命
1287 閱讀制造業企業,不要逼物流公司降價了!
1166 閱讀拼多多引領電商西進:帝王蟹進村,非遺剪紙出山
1192 閱讀2024年12月份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分析報告
1160 閱讀電商件單票 36元,中國快遞企業扎堆到中東搞錢
1143 閱讀全球海運市場動態(一月中旬至一月下旬)
107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