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奧運冠軍贈送房子十天后,快遞巨頭中通又在房地產業務上“搞事情”。
8月12日,據天眼查App顯示,中通快遞全資持股的上海通寓置業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達2億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王吉雷。新公司所屬行業為房地產業,經營范圍包含了房地產開發經營、非居住房地產租賃、物業管理等范疇。
在房地產行業頗受政策打壓之時,中通快遞卻打起了房地產的主意,這不免引發人們的關注。消息發出沒多久后,中通布局房地產的消息,很快登上了微博熱搜。網友們議論紛紛的是,到底是快遞行業不香了?還是房地產的利潤蛋糕太誘人了?
對于在房地產業務的業務布局和具體規劃,以及未來是否會涉足物流項目盤活現有資源?中通快遞官方回應稱“不予置評”。
不過,從中通的一季報來看,其快遞業務帶來的收入,增幅甚至不小于多數上市房企。中通2021年一季報顯示,當季公司錄得收入64.725億元,同比增長65.3%。凈利5.335億元,同比增長43.8%;包裹量增長88.5%,市占率擴大1.5個百分點至20.4%。
但若放眼整個快遞行業來看,形勢也并非樂觀。隨著快遞業務的競爭日趨激烈,快遞業務開始呈現微利狀態。不少快遞公司受價格戰影響,導致快遞價格下降,部分快遞企業業績受到影響,經營承壓。
轉型升級,是快遞企業共同面前的問題,而這對企業的倉儲等“硬件”提出更高要求。對于快遞公司而言,想要在短時間內將貨物運抵國內任何地區,能支撐巨量網絡零售額,離不開倉儲物流中心的建設。
而從中通的對外投資上來看,截至目前,中通快遞對外投資已共計74條,基本屬于物流倉儲領域。這也為外界猜測的中通借房地產業務切入物流地產領域的觀點相吻合。
事實上,快遞公司布局房地產,早已不是新鮮事。
早在2015年前,各大快遞巨頭便開始布局房地產這盤大棋。2015年,圓通便有了布局房地產的動作,新設子公司經營房地產業務。到了2017年,京東也高調宣布進入房地產,隨即在全國多個城市,拿下了價值不菲的土地。兩年后的2019年,蘇寧和順豐也坐不住了。2019年5月蘇寧物流與深創投不動產聯合發起物流地產基金,目標總規模為300億元。2019年8月,順豐通過下屬子公司斥資1.51億元獲取杭州拱墅區土地資源。
圓通、京東、蘇寧、順豐等物流公司紛紛入局,房地產業務成了快遞公司的一項“標配”。而多位快遞巨頭涉足房地產行業的背后,有一個并不復雜的目的,快速獲取核心城市的稀缺物流場地。
近年來,隨著房地產公司的進駐,物流地產行業也發生一系列變革。在電商和物流行業的迅速崛起下,物流地產成為一片新藍海,引得地產商、電商等各方資本紛紛搶入。有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物流地產的投資額同比上升了77%。
這其中,隨著順豐、三通一達等快遞企業成功上市,在轉型升級倉配業務以及加強航空運力效率的需求下,快遞企業也開始紛紛劍指物流地產,成為了快遞企業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
來自仲量聯行的報告指出,至2020年,中國電商市場的規模將達1萬億美元。市場日益向B2C模式(企業對消費者)發展,將產生對物流配送中心的巨大需求。
物流地產,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其中。風口之際,中通快遞跨界房地產,也就并不讓人意外了。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對于中通而言,本身有著作為物流用地大戶先天優勢,通過設立子公司,增強土地、倉儲等資源盤活和資本關聯性,也將進一步豐富融資手段。
不過,與地產商的多元化布局不同,對于快遞公司來說,涉足物流地產,也面臨諸多威脅。畢竟,物流地產的本質還是地產,發展基礎在于土地的獲取。相比對土地獲取天生就嗅覺靈敏的開發商而言,快遞公司在拓展土地上并非得心應手。
對于搭上房地產列車的中通而言,是否將借物流地產迎來新的發展良機,也還是一個未知數。
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470 閱讀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389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1211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08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67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49 閱讀傳化智聯:緊跟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優化,助力現代物流體系建設
918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89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876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80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