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2018年,一定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就是中美貿易摩擦。剛剛過去的2018年風急浪高,中美博弈屢起波瀾,直到此刻,仍是驚濤拍岸,觀者驚心。但是,對于中美兩國這兩個世界級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爭端,每個人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大部分人認為是一次“黑天鵝”事件,僅僅是因為商人出身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實施的經濟保護政策,其實,我個人更傾向于是一次“灰犀牛”事件,這將是一次曠日持久的貿易戰爭,這場戰爭以經濟制裁為先鋒,以全面遏制中國的發展為目的,今后無論誰當選美國的總統,這場戰爭都會持續下去,而這場戰爭的終結只有兩個結果,一種結局是美國如愿以償徹底消除了中國對美國的威脅,另一種結局就是中國經過長期的努力,涅重生成為了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從而結束戰爭。叉車行業本來就是一個體量并不大的小眾行業,卻非常“榮幸”地被列入了第一批加稅25%的清單,其中,來自浙江的中力叉車更是成為了首批加稅產品中受影響最大的一家中國出口企業。
中國政府在過去的2018年繼續揮舞著環保的大棒,大力清理、整治重點污染單位,其中,與叉車配套零部件相關的鑄造件、油缸活塞桿等多家企業受到停工停產的困擾,嚴重影響了整機的交期,損失不小,這段經歷,讓很多的叉車主機廠至今仍是記憶猶新。從國家層面來看,政府重視環保肯定是功德無量,絕對正確,但是,一定要盡量避免采取用一刀切的簡單粗暴的執法方式,而是應該用服務的態度實實在在地為企業提供支持和幫助。同樣,作為我們的廣大叉車配套企業,一方面一定要重視環保,做合格企業;另一方面要大膽創新,用新設計、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來提升我國的叉車配套零部件的整體水平,我始終認為,高質量的零部件是最終決定整機質量水平的關鍵因素,中國叉車質量水平的提高有賴于主機廠和零部件生產商的共同努力。
新能源在過去的2018年可謂是風起云涌,讓人眼花繚亂,猶如霧里摘花,不知道是采到了牡丹還是摸到了帶刺的玫瑰。隨著中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補貼逐年退坡政策這只鞋子的落地,大批中小型鋰電池生產企業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難過,急需尋找新的業務來突破,工業車輛無疑成為這些廠家眼中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工業車輛的體量與龐大的汽車行業相比實在是小之又小,更何況是僧多粥少,談何容易!雖然,2018年中國的鋰電池叉車與2017年比較增幅巨大,超過了200%,但畢竟數量還是很有限,其中,除了比亞迪叉車借助自己的核心優勢在鋰電池叉車一枝獨秀之外,其它產品確實存在著良莠不齊的實際情況,這個現象一定要引起我們中國叉車行業同仁的高度重視,我也在此再次呼吁,在選擇鋰電池供應商的時候,一定要慎之又慎,選擇價格合理、質量保證的知名品牌,千萬不能以價取貨,害人害己。另外,在過去的2018年,又有更多的企業宣布進入了新能源產業,例如濰柴動力宣布與全球氫燃料電池領軍企業加拿大巴拉德動力系統有限公司合作,研發制造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產品,應用于叉車、客車和商用卡車的下一代燃料電池模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油改電”已是大勢所趨,那么,究竟是如何改?朝哪個方向改?我相信,在2019年,中國未來新能源的發展方向將會越來越清晰。
在中國的叉車行業,智能化的口號已經喊了好多年,在我早期走訪叉車制造企業的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叉車主機廠,不論大小,都有自己的AGV樣機擺在展廳,但是,只要我一問到實際應用的情況,大多數都是顧左右而言他,原因很簡單,就是這些廠家有發展智能化產品的愿望,也非常看好智能化產品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但是,無論是在技術上、人才方面,還是提供項目解決方案和實施能力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距離,因此,很多的企業只是為了順應大勢找合作方貼牌一臺AGV產品的樣機,而根本就沒有實際應用之實。然而,在過去的2018年,令人高興的是很多的國內叉車企業在實際應用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業績,例如作為中國叉車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的杭叉,就實際落地了不少的應用項目,先后成功實施了沈陽寶馬、風神、中策、晶科、賽拉弗光伏、必康、菜鳥、穎鋒等行業知名企業的智能物流整體解決方案項目。去年5月,杭叉集團無人駕駛車輛AGV又增添了新的成員,“抱夾堆垛式AGV”在原先AGV的基礎上,增加了靈活的手臂,能適應更多的工況,現已在輪胎行業成功應用。
作為一個行業,需要進行必要的上下游資源整合,對于一家企業,為了實現自己的商業利益,同樣也需要進行必要的合并同類項。回顧在過去的2018年里,在中國的叉車行業發生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多起各種資源整合與收購案例。從去年初的杭叉分別參與新柴股份和入股鄭州嘉晨電器、凱傲集團入股浙江中力、合力叉車與采埃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成立采埃孚合力傳動技術(合肥)有限公司、海斯特收購浙江美科斯、……等等,還有廣州佛朗斯股份把11家遍及全國的叉車租賃公司變成了自己的合伙人,E叉租賃也在2018年發展了自己的核心層的8個內部合伙人和合作層的多個外部合伙人,廣州恒力則以恒工品牌的叉車為媒介,迅速發展了自己的經銷商群體。面對如此紛繁復雜的整合與收購行為,我們大家都需要冷靜下來認真地思考,資源整合的目的是什么?收購后的戰略又是什么?我們的凝聚力在哪里?在這個方面,我們中國叉車行業的教訓很多,經驗有限。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對于我們中國人,除了商業利益,還應該考慮文化、宗教、人性等多種因素。這個問題不宜深談,點到即止,總之需要大家多反省,多深思。
紛紛擾擾的2018年已經離我們而去,我們早已經投入了2019年的懷抱,那么,在新的一年,我們又有什么樣的期盼呢?我們唯有祝愿世界和平,祝福中國,希望中國的叉車行業欣欣向榮,永遠把質量放在第一位,把中國制造改變成中國質造,讓中國的叉車產品昂首挺立于世界的叉車之林!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852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13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37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20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758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493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24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49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56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99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