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實時監測數據顯示,截至6月1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400億件,接近2017年全年水平,日均業務量超過2.66億件,日均服務用戶超過5億人次,行業服務民生作用更加凸顯。國家郵政局預計,2021年全年快遞業務量將超過950億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快遞業務量突破400億件用時僅5個月,比2017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首次達到400億件提前了7個月,比2020年提前約2個月,再次刷新紀錄,顯現了我國快遞市場巨大的發展韌性、蓬勃活力和增長潛力,也彰顯了郵政快遞業在促進消費和暢通經濟循環中的重要作用。
不僅業務量再次刷新記錄,而且價格戰也已經有趨緩的跡象,拐點將顯現,價格有望回升,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從已披露的最新快遞企業4月份經營數據看,今年4月,圓通、申通、韻達快遞企業的快遞單票收入下滑幅度已有明顯收窄,價格戰處于趨緩走勢。而且下半年第一波旺季大促“618”即將來臨,各快遞公司極有可能會在6月份上調價格,從而抓住第一波盈利期。
數據來源:各快遞企業4月份經營數據
今年4月,浙江省通過快遞業促進條例(草案),要求快遞企業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價格提供快遞服務。草案的出臺主要是為了避免局部地區掉入過度價格競爭的困境。預計隨著政策的規范以及整改力度的加大,短期行業價格競爭將有所緩和,而且價格戰的核心目的是各快遞企業搶奪市占率、實現利益最大化,如果價格戰持續過久就必定損傷到企業根基,所以價格戰的腳步也就會放緩。
由于價格戰過于激烈,導致“產糧區”單票收件價格已經遠遠低于網點運營成本,根據雙壹實際調研發現,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很多網點處于極度虧損,已經達到“崩盤”臨界狀態,網點“厭戰”呼聲日益高漲。而且根據各快遞品牌2021年一季度以及4月份公布的經營數據分析來看,總部凈利潤基本都處于下滑趨勢,所以各快遞總部也紛紛做出新的戰略調整尋求突破。比如圓通在5月28日新開設一條昆明至新德里的南亞國際貨運航線,迄今為止累計已開通30多條國際航線,并且圓通國際行政總裁孫建在“圓通成立二十一周年暨網絡管委會十五屆二次會議”做匯報時說“海外市場潛力巨大,我們將攜手網絡分公司共同開拓,共贏未來”,足以證明圓通已經把戰略目標放眼國際,爭取更大的國際市場份額。
除了圓通其他各快遞品牌也都紛紛有了新的舉措,順豐、中通和京東快遞等企業升級完善產品體系,提升服務體驗和品質,創新寄遞模式改善農產品等寄遞時效。郵政、和順豐開通運行多條國際貨運航線,航空運力穩步提升,運輸網絡不斷拓展,行業綜合運輸能力持續增強。
各快遞品牌紛紛做出新的戰略調整,也許是意識到“勞民傷財”的價格戰并不是長久之計,唯有尋找新服務、新增量才能突出重圍,獨占鰲頭。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60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205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74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039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89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27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266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277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193 閱讀安能物流2024年經調整利潤預增約62.8%,高質量增長領跑快運行業!
108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