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分單權?為什么打價格戰?藍海市場在哪?……中國快遞業的靈魂拷問,一次給你說清楚。
作為中國快遞的“當紅炸子雞”,極兔一面大打價格戰,一面又借著拼多多等平臺的訂單,短短10個月迅速將日處理單量做到2000萬。
不過最近,拼多多發了一條聲明,就其對極兔快遞有“政策傾斜”的傳聞辟謠,公開撇清與極兔的關系。這與拼多多上一次“揮淚斬極兔”過去才一個月。
拼多多為何急于撇清與極兔的關系,我們暫且不表,但透過極兔事件,我們看到了困擾中國快遞物流行業的終極三問。
01快遞分單權在誰手上?
據《晚點LatePost》報道,極兔超過80%的快遞單量來自拼多多,這就引發了快遞分單權的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搞清楚,平臺、商家、快遞公司,以及電子面單之間的關系。
先說電子面單的誕生背景。
2014年之前,中國快遞業一直使用五聯紙質面單。在包裹運轉過程中,五聯紙質面單會陸續被撕下,分別交給客戶、財務、攬件方、派件方和收件人,效率低,還容易出錯。遇到雙11這樣的電商大促,快遞來不及分撥和派送,網點就會爆倉,快遞變“慢遞”。
菜鳥成立的第二年,計劃用電子面單,替代傳統的紙質面單,但是推廣并不是特別順利。快遞公司擔心,如果面單的主導權被別人掌握,自己就會受制于人。
為了打消快遞公司的疑慮,菜鳥特別說明,只提供一個產品工具,單號還是歸快遞公司所有,由快遞公司生成,由快遞公司來發,電子面單這才在行業內快速普及。
我們以淘寶商家的發貨流程為例,來看一看,商家、電子面單、快遞公司三者之間,究竟是如何交互的,我們理下脈絡:
1、商家提前與快遞公司/網點訂購建立合作關系:商家所在的區域一般有多家快遞公司的網點,選擇哪一家,主要取決于誰給出的價格更低,就像拍賣一樣,不過在這里是出價最低的快遞可以搶到商家的訂單。一般單量越大,商家的快遞議價能力,選擇快遞網點的能力就更強,這也是快遞價格戰競爭的源頭;
2、審核通過,商家開始享受快遞公司提供的物流服務;
3、產生消費者訂單時,快遞網點向快遞公司總部購買一定數量的電子面單,快遞公司到系統中提取出一組自己公司號段的電子面單,下發給網點;
4、商家發貨時,網點快遞員攜帶面單來取貨,給商品包裹貼上面單。也有很多商家安裝了面單打印機,可以直接打出從快遞網點購買的面單。商家購買一張面單,就向快遞網點支付一單的運費;
5、快遞公司開始履約,并在每一個包裹流轉的節點通過電子面單記錄包裹運行情況并反饋。一方面,這些信息會反饋給發貨商家,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商品物流情況,另一方面信息會上傳到淘寶的物流詳情頁面,每一個購買的消費者可以看到包裹到了哪里。這樣及時的信息,打破了信息繭房,讓交易各方達到信息互通,保障電商交易的安全高效。
沿著這個邏輯可以總結得出:選什么快遞公司來發單,完全由商家自主決策,面單只是一個工具。
對此有快遞公司方面也表示,通常商家都曾使用過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快遞公司。影響商家選擇的因素,價格排在第一位,其次則是物流服務不能被罰,幾乎不受平臺影響。
目前,菜鳥、順豐、京東、拼多多都有自己的電子面單,模式大同小異。
不過,這次的《拼多多2021年春節不打烊》方案不太一樣。根據該協議,在2021年1月28日-2021年2月22日間使用韻達和極兔兩家公司發貨的訂單,所有因“虛假軌跡”和“攬收后時效”觸發的消費者賠付將都由快遞公司承擔,相應的流量處罰也會被免除。
類似的平臺政策,是否會影響商家在選擇快遞公司上的決策呢?拼多多此前發布聲明稱平臺對所有商家一視同仁,不管選擇什么快遞都不會有特殊待遇。但很多商家還是認為拼多多在為極兔快遞導流,這才有了拼多多的第二次聲明。
02中國快遞為什么偏愛價格戰?
談論價格戰,快遞公司都不能幸免,從極兔到順豐,再到通達系,大家都討厭價格戰,都又深陷其中。
過去10年,體量翻10倍的行業,快遞算一個。但行業快遞票單價卻是逐年下降。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833.6億件,業務收入累計達到8795.4億元,而2011年的這一數據分別為36.7億件和758億元。但行業快遞票單價從2011年的20.65元,降到了2020年的10.55元,近乎腰斬。這里都能看到價格戰的影子。
我們再看一下幾個主要快遞公司最新的業績表現。
近幾年,通達系的老大中通,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毛利率從2015年的34.3%下滑到2020年的23.15%。但是,中通的市占率卻從2015年的14.3%持續提升到了2020年的20.4%。
同樣,通達系和順豐在去年毛利率普降,日子都不怎么好過,但順豐、韻達、圓通的市占率分別提升了2.2%、1.2%、0.8%。
頭部企業通過價格戰,以犧牲短期利潤為代價,換取更大的市場占有率,出清行業,完成集中度的提升,一直就是快遞物流行業的國際慣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快遞行業就是通過兩輪歷時12年的價格戰,逐漸形成了如今的市場格局。
1982年8月,UPS進入隔夜快遞市場,價格定在行業老大聯邦快遞的一半,逼得聯邦快遞被迫迎戰,拉低單價,Emery、Purolator、GelcoCourier等企業紛紛跟進。到1985年,UPS已經成為僅次于聯邦快遞的行業老二,而Purolator、Emery等后排企業先后出局。
1992年,UPS再次通過價格戰,將市占率大幅提升到26%,基本形成UPS、FedEX、USPS三強把持九成以上份額的行業格局。
中國快遞市場主要以電商件為主,對這些B端客戶來說,價格是優先考慮的因素。
在現實中,不論是淘寶商家,還是拼多多商家,幾乎都表達了快遞價格越低越好的態度。如果這些企業提供的都是同質化的產品,那競爭的手段就只剩下價格戰。
每一輪價格戰就是一次大浪淘沙。規模化效應使得快遞公司總有擴大市場份額的欲望,而同質化的服務屬性則預示著行業只能靠價格戰來決出勝負。
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快遞單票價格雖然從2015年的13.4元,逐年下降至2019年的11.8元,但每年的降幅卻一直在收縮。單票價格的降幅從2015年的8.5%,到2019年的0.9%,幾乎已經趨于穩定,可見快遞市場正在逐漸回歸理性。但是2020年,快遞單票價格跌幅高達10.6%,創下跌幅紀錄,這背后就是極兔這種新入場者加劇了價格戰。
03新藍海在哪里?
既然快遞物流行業的內卷由來已久,當大部分玩家都在這片“紅海“中激烈廝殺時,有沒有新藍海可以開拓?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京東物流上市招股書中披露,京東物流2020年的收入增長了47.2%,其中占比75.8%的營收來自“一體化供應鏈”;順豐2021年一季度供應鏈業務收入22.86億元,同比增長74.24%,TO B端業務發展迅猛;
阿里集團上周公布的2021財年業績中,提到了菜鳥2021財年外部收入同比增長68%,四季度增速達到101%。菜鳥在對外傳達的信息中表示,菜鳥的高速增長并不來自快遞,而是在其他物流服務,其中也提到了供應鏈服務。
仔細分析三者供應鏈的差別,京東物流和順豐側重于傳統倉配,以服務商家端為主,而菜鳥的供應鏈則從消費者端進一步上溯到了生產端,在廣東、浙江等產業帶直接布局原產地倉,從源頭開始服務實體經濟,做的是增量市場。這是物流對制造業降成本的直接貢獻。
我們進一步分析發現,菜鳥主要的營收來自于跨境物流以及供應鏈服務等增量領域,這錯開了快遞存量市場,打了一個差異化的市場空間。
比如跨境業務,菜鳥對外公布了一組數據:日處理包裹量達到500萬單,創了新高。這在國內物流公司里是跑得最快的,跟國際物流三巨頭UPS、DHL、聯邦快遞同處一個水平。用八年時間,做到了對方一百年的量。
再看社區物流,布局在廣大社區、學校、鄉村的驛站打通了經濟和居民生活的末梢,截止2021年3月,這些物流新場景的日均包裹處理量增長了近兩倍,逐步升級了驛站包裹上門服務。
有觀察人士也發現,菜鳥深耕的這些藍海市場,和國家郵政局提倡的“進村進廠出海”吻合,契合了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關鍵突破點。
如今的快遞物流江湖,競爭剛到中場。未來只有創新的物流公司,才更能深入鄉村,更能廣布全球,更能深度勾連服務實體經濟,也更有未來。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636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593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1991 閱讀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499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235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238 閱讀16連冠背后,日日順助力智家工廠物流降本增效
1022 閱讀中遠海運回應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軍事企業”清單
959 閱讀1745億件,快遞業務量增速超預期
952 閱讀扎根供應鏈創新25年,一家“耐力長跑型”企業的破局啟示
91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