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故事情節及人物均為作者杜撰,若有雷同,純屬巧合:
小Q:某醫藥互聯網公司后臺產品經理,著手規劃重構公司的電商及供應鏈系統,但經驗欠缺;
老A:小Q前同事,供應鏈老鳥。」
酒過三巡,老A和小Q又扯了一些酒肉財色的韻事后,再次回到供應鏈主題上。
“前面這么解釋一通以后,是不是更清晰一些了?”老A慵懶的往后靠了靠,從口袋里摸出一包芙蓉王和一個一次性打火機,抽出兩根煙,遞給小Q一只,然后兩人各自點上,深吸一口,吐出的煙霧順著頭頂的三色吊燈盤旋上升至屋頂擴散,直到消失。
“這個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到底是怎么個流向?”小Q面部向前傾,右手食指和中指夾著煙對著前面講過的供應鏈模型,問道。
“小伙子聰明,一下子問到點上了,看來不給你整點干貨是不行了。來,我們接著往下講。”老A贊賞到,順手將PPT往下翻了幾頁。
▲從原材料到終端客戶的供應鏈全流程
這一頁,就是詳細闡述了一個產品是如何從原料產地開始,經過原料供應商的進銷存,轉到生產廠家進行加工制造,再將成品發往到經銷商(因為處理方式相同,這里把零售商、批發商行為也合并為經銷商一并看待),最終由經銷商送達到終端客戶的手中的完整過程,這就是物流的全流程。在中間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會涉及物品的進銷存管理。
拆解一下,商品一般先進行采購,由經銷商/生產商/供應商先提報采購計劃,然后上游供應商會跟進采購計劃送貨,貨物到達庫房以后進行入庫,當入庫完成以后,即產生了可銷售庫存,后面銷售部門就可通過各種途徑將商品售出,售出的商品通過訂單的方式流轉到庫房,庫房進行出庫揀貨、打包、發貨,然后由配送公司(或自營配送物流)將商品運輸至客戶手中完成交接 。”
“這里,再給你傳授一個供應鏈里很重要的一個概念,叫:牛鞭效應”,看著小Q邪惡的眼神,老A加大音量正色道,儼然一副滑稽的老者形象。“不許想歪啊,這個牛鞭不是指牛的某個部位,而是指農民耕田時向牛揮舞的鞭子,因為力的傳導,越往鞭尾振動的幅度越大”。
▲牛鞭效應
“ 所謂牛鞭效應,指供應鏈上的信息流從最終客戶向原始供應商端傳遞時候,由于無法有效地實現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漸放大,導致了需求信息出現越來越大的波動。
比如說,市場上客戶需要某商品5個,那經銷商必然會多備幾個(比如7個),如果多幾級經銷商的話,一定會將風險層層轉嫁,最終到報給生產廠商或許就變成10個了,生產廠家再采購原材料的時候也會考慮需求風險,會按12個的量向原材料供應商采購,如此下去,到了原產地可能就會備幾倍甚至幾十倍的貨量。是不是浪費很大?”
看著小Q從邪惡變成愕然,老A笑著接著說:“所以供應鏈管理的過程,歸納一下其實就是怎么能盡可能的降低流通過程中的成本、減少浪費、提升效率”。
“下面,我們再聊聊供應鏈里資金的流向和分配問題,往下看。”
▲供應鏈里的資金流向
“資金流是供應鏈得以持續和企業得以良性運作的關鍵因素。前面提到商品的流向是從原材料到終端用戶的過程,但產品的資金流是反向的:終端用戶→經銷商→生產廠家→原材料供應商→原材料產地,而且由于流通過程中的成本遞增,所以資金流向上是逐級遞減的。
比如用戶購買某商品花費了10元,最終落到原材料產地的農民伯伯手里可能只有1塊錢。請問:另外9塊錢去哪了?”老A見小Q聽的這么認真,故意提問。
“這個難不倒我,自然是被經銷商、生產廠商、原材料供應商各拿了一部分。”小Q比了一個剪刀手的姿勢。
“還有呢?”老A繼續追問。
“我想想啊......再就是運輸的費用、保管的費用、加工過程中的損耗,對不對?”
“聰明,孺子可教!賞你一顆花生米。”,老A將準備喂進嘴里的一粒花生米試探性的遞給了小Q,然后立即反塞進自己嘴里,咀嚼兩下后吞咽下肚。
嚼完一顆花生后,老A繼續說道:
“提到資金,還得再同步幾個財務概念:
(1)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因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等業務,應向購買單位收取的款項,包括應由購買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負擔的稅金、代購買方墊付的各種運雜費等 。體現為企業收入。
(2)應付賬款:是企業采購應支付但尚未支付的采購費用、手續費和傭金等,用以核算企業因購買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供應等經營活動應支付的款項。體現為企業支出。
(3)賬期:指企業應收/應付賬款的周期,指企業從取得應收賬款的權利到收回款項、轉換為現金所需要的時間。
在一個賬期里,企業的應收要大于應付,這樣才能保證良好的現金流,保證企業能夠更好的運作。如果應收小于應付了,如果沒有持續的資金投入,就存在資金鏈斷裂的可能性,那對企業是相當危險的。”
“明白!”小Q對老A投以贊賞的眼光,這些概念對自己來講確實是個很陌生的領域。
“下面,聊聊你最感興趣的,我們看看這么多角色的物品流轉過程中,信息流都會經過哪些系統?”老A繼續往下講。
▲供應鏈信息流向
“看這張圖,一般原材料供應商和經銷商不涉及加工環節,只涉及物品的進銷存,所以系統流轉相對會簡單一些,而生產廠商既要考慮原材料的出入庫保管,也涉及加工制造過程,同時還要對加工的成品進行出入庫流程管理,所以會復雜很多;另外,因為涉及到資金的流向,所以各個企業會在出入庫環節中產生財務結算。
總體來講,供應鏈的信息流都是圍繞著物品從采購(采購系統)→入庫(倉儲系統)→銷售(訂單系統)→出庫(倉儲系統)→運輸(配送系統)的這些業務活動做的系統支撐;再搭配著各個環節中需要涉及財務結算的地方,將數據提取至財務系統中進行核算并產生應收應付。”
“是所有的公司的供應鏈都會用到這些系統嗎?”小Q若有所思的問道,原因是他想到了自己公司的情況,之前就一套ERP系統在進行作業,但如果重構需要劃分這么多系統,這得耗費多少技術人力?
“當然不是,這個得看情況,有些傳統企業就只需要一個具備這些功能的ERP系統即可,在一套ERP中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業務;也有的企業因為業務分工明確,所以會將每一塊功能獨立打造為一個系統,這樣就可以隨著業務的靈活調整不斷完善子系統的功能,而不至于影響其它系統,現在主流的新零售、電商基本都是這種系統設計模式,也就是傳說中的SOA(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務編程)模型。”老A補充道。
“從產品經理的角度來理解SOA,就是在做系統規劃時要考慮如何降低各系統之間的業務耦合性,讓各業務子系統能夠獨立運作、各盡其責,真正遇到問題后不至于因為某一個系統的崩潰而影響到其它業務的運行;再一個就是要有抽象化思維,把一些多個地方都需要使用的核心業務場景(比如拆單)進行提煉,整合為一個完整的功能以應對不同的業務,而不是每個場景開發一套,否則維護成本太高”小Q針對老A提出的SOA進行了進一步的補充。
“沒錯,就是這個理,咱們做后端系統的需求分析,雖然不需要我們直接寫代碼,但這種設計的思想是我們必須要具備的,否則就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后臺產品經理。就像咱們畫原型圖一樣,針對有些相同的功能,一般老手一定會使用母版功能,只有新手會每個頁面復制一份一模一樣的內容,做了好多無用功。到頭來,如果要微調,又要每個頁面都調整一遍,想死的心情都有......來,哥倆好久沒見,再喝一個~”老A向小Q舉起了酒杯......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晚上10點,餐廳里的舞臺上已經換成了另一位帥氣的男歌手駐唱,旁邊桌也已經換了兩撥客人,這座喧嘩的大廈就這樣在白天的艷陽高照和夜晚的燈火輝煌間觥籌交錯,一天天向未來駛去,忙碌的眾生在壓力和宣泄中一天天變老,每一秒的喜怒哀樂都隨著時光奔向過去。
兩個微醺的人從胡桃里晃晃悠悠的走出來,各自打車回家。老朋友見面,自然要多喝幾杯,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怎能對著空氣空談人生和夢想?
“還好沒喝醉,媳婦應該不至于生氣吧!”小Q這樣想著,然后載著滿滿的喜悅和收獲上了滴滴快車,駛向了回家的路。經過老A的一番指點,自己心里也有了一個基本的系統規劃雛形了,等明天上班就可以開始實施,明天,一定比今天更美好吧!
此刻, 車里剛好播放著楊培安的《我相信》:
我相信自由自在 我相信希望,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
有你在我身邊 讓生活更新鮮 每一刻都精彩萬分, I do believe.....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53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90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98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67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004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75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87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84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20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25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