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韶寧開始動刀了。
11月16日,百世集團以公告的形式宣布兩個重大調整:
一是換帥,江蘇區總經理王小青接替周少華,擔任快遞事業部總經理;
二是逐步退出“店加”業務運營,以便更加聚焦物流主業。
4天后,在披露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的同時,百世對上述戰略調整又進行了更為詳細的闡述和說明,涉及人、財、事三個方面。
“人”的調整就是百世快遞換帥。王小青上任后,周少華轉崗為周韶寧特別助理。
“財”就是實施成本削減計劃,精簡銷售費用、一般費用、管理費用以及研發費用。
動靜最大的是“事”的調整。百世原有的七大業務,拆分為兩類:一是主營業務 ,二是非主營業務。主營業務包括快遞、快運和供應鏈。剩余的店加、金融、國際、優貨等統歸為非主營業務。
在非主營業務中,店加首先被“剝離”,預計到今年年底前,退出除自營WOWO便利店以外的店加業務。此外,對包括金融、國際、優貨等在內的非主營進行評估,考慮多種戰略選項。
“從現在開始,百世恐怕要換一個活法了。”
老鬼的朋友安德華在談及該事件時直言,百世此次大轉向并不意外,很多動作甚至都已經被圈內人議論許久,問題的核心在于,周韶寧“動刀”的決心有多大,以及留給百世的時間還有多少。
今天,老鬼就跟大大深聊一下要換個活法的百世。
群雄爭霸,現金為王。
當下以及未來的快遞巨頭之爭,增量市場放緩,通達百豐膠著,價格戰持續升溫,為了打贏接下來的“持久價格戰”,或者說確保不出局,絕對離不開資本的護航,說到底比拼的還是誰的“錢袋子”更深更厚。事實也在證明,誰的家底和錢袋子更厚,誰就在市場上更占主動,動作也就更大。
針尖對麥芒,濃濃地火藥味。“持久戰”下,有錢不一定行,但沒錢萬萬不行。現金流成為左右戰局的關鍵要素。
理清了“現金流”的重要性,我們再來掰扯一下身處大變局中的百世。
從今年以來的表現來看,受疫情影響以及快遞、快運市場價格大戰的波及,百世主要業務板塊承壓均很重,最主要的原因有二:
一是戰線過長。百世目前有8大事業部:百世供應鏈、百世快遞、百世快運、百世國際、百世店加、百世優貨、百世金融、百世云。8大事業部共同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生態體系,而眾多業務都要面對各自領域的競爭和對手,自然需要巨大的投入,消耗嚴重。
二是造血不足。八大業務部雖然構成了一個完美的戰略閉環,但因為沒有足夠的造血能力,比如國際、優貨、店加的持續擴張和規模性投入,至今未能實現盈利,上述三大業務三季度總計虧損額超過1.59億元,讓百世集團整體的現金流承壓,一直未能形成良性循環。
面對如此不容樂觀的場景,不管是基于未來的長遠發展,還是當下的競爭需要,百世都必須要盡快減虧、扭虧,進而實現盈利,強化造血能力。
可以說,這次百世在夾縫中的主動大調整,承載了百世集團未來的希望。
那么問題來了:那么多非主營業務,為何第一個“動刀”的對象是店加?
一個最直接的原因是,百世店加拖累了百世集團的業績。在百世集團的投入支持下,快遞、快運、國際和供應鏈都在快速增長,但百世店加的步伐開始放緩。2018年百世店加虧損達4億,2019年全年營收雖有所收窄,但也凈虧損3.7億元。特別是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百世店加業務在營收和訂單上雙雙下滑。從今年第二季度的財報來看,百世店加二季度收入為6.57億元,同比下降16.8%。履約訂單量76.8萬單,同比下降1.6%。
在此形勢下,將目前虧損最大的業務板塊,仍處在戰略投入和培育期的店加業務從上市體系剝離,一方面有助于深耕快遞、快運的發展,集中精力在市場挖潛;另一方面,更聚焦物流主業,加大主業輸血管道,也能夠快速回籠資金和提升利潤,做到真正的扭虧。
由此看來,百世首個“動刀”的對象選擇店加,勢在必行。
不過,老鬼想要提醒的是,“斷臂”店加顯然并不是終點,而是一個開始。從這次百世的調整來看,百世國際、百世優貨、百世金融等非主營業務都有可能被分拆和剝離,僅僅是時間和方式的問題。
高手對決,著力點不是棋,而是局。
有老鐵肯定會問:為何百世選擇在此時動手?
先從行業的整體表現來看,當前“價格戰”仍是市場競爭的主流,但在對待價格戰的態度上,各大快遞,包括百世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打或不打、打到什么程度,都會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直接影響業績表現。
招商銀行研究院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上半年電商快遞競爭持續激烈,全行業單票價格較年初下降 7.8%,電商快遞市場“價格戰”導致通達系巨頭普遍表現為“增量不增收”。從最新的10月份經營業績來看,價格戰之下,三通一達包括順豐,利潤承壓都很重,其中韻達單票收入下降近33%,圓通下降23%,順豐也下降15%。
另據西南證券研報分析,長期看,依仗國內需求、無外部風險的快遞賽道確定性仍屬稀缺;中期看,行業單件盈利下行的趨勢不變。
蓄力謀局的關鍵期,百世集團在三季報發布之際宣布戰略大調整,是形勢所迫也是順勢而為。
早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老鬼就曾寫文指出,百世的生態體系已經很完備,各業務板塊也相對獨立且具備了自我迭代和成長的能力,因此在接下來的“闖關”中,有兩個戰術可選:
一個是仍然堅持現在的生態作戰,抱團前行;
一個是適當進行“分拆”或者剝離,從“生態圈”向“集團軍”轉變。
于現在的百世而言,前者是仍需負重前行,后者還可以輕裝上陣。在負重前行十多年后,百世主動求變,對整體業務布局動“大手術”瘦身減負,既能進入到一個自我健康的狀態,又開始實現自我供血,從此“輕裝”上陣,在應對未來市場變化的戰略選擇和執行中,會更加主動,可進可退。
所謂“進”,聚焦“主營業務”,快遞、快運本身就有造血能力和盈利空間,供應鏈是基礎,是基建項目,可以最大化協同快遞、快運。因此,聚焦以后,在“成本削減計劃”的同步助推下,百世有了造血能力,就有底氣對抗同行,更具主動性,很有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持續盈利。
所謂“退”,正在被剝離的“非主營業務”,分拆出去以后可促進利潤向好,緩解上市公司在財務的壓力,資本市場利好,從而聚集起更多的財力、精力和資源來跟同行競爭。另外尤其重要的是——對百世來講,業務分拆或剝離的想象空間不僅僅體現在報表上,對于店加、國際、金融、優貨等業務來說,剝離之后能夠未來獨立發展未必不是好事。一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性,在應對市場變化時候的更敏銳和靈活;另一方面,獨立之后,如果發展的好,也不排除可以融資,或者與同行進行戰略重組等,借力前行,可進可退。
能否“拆”出一個未來?
理清了當前百世所處的行業環境和時局,我們再來解鎖文章開頭提到的問題:一系列的“斷舍離”之后,留給百世的時間還有多少?
不知從何時起,“活下去”成為很多快遞企業的共同判斷,也必須要共同面對的一個現實是:快遞江湖的市場之爭,已經由“循環賽”進入到“淘汰賽”。
這個趨勢幾乎不可逆。
增量市場主導下的競爭可以視為“循環賽”,玩家們雖然也有拼殺,快遞平均單價即便每年都在下降,但基本上大家都還有飯吃,只是吃得飽不飽、好不好的問題。
進入到“淘汰賽”階段后,增量市場放緩,價格越打越低的情況下,玩家們為了生存必須要持續擴大業務規模,于是對存量市場的爭奪越來越激烈。尤其是頭部的幾家巨頭上市以后,這種趨勢更為明顯。以今年為例,來看幾組數據——
據國家郵政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700億件。僅雙十一當天,快遞業務量比暴增26.16%,高達6.75億件。今年1-10月,快遞業務量大增29.6%至643.8億件,特別是近三月,快遞業務量如坐火箭,跨過500億件、600億件、700億件三大臺階,全年有望突破800億件,人均收到57.1個郵包。
就在快遞行業大步向前的同時,今年中國快遞江湖也迎來了新的“鯰魚”——極兔、眾郵、豐網等一眾新選手,激起了快遞江湖不小的浪花。以極兔為例,作為新玩家,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極兔起網僅幾個月時間,業務量就達千萬,已經創造了行業奇跡。
這個“奇跡”的背后,也再次驗證了中國快遞江湖水大魚大,在其他諸多外部因素的作用和推波助瀾下,未來是一場充滿了不確定性的暗戰,他們當中,沒有一家會輕易被打倒,也沒有一家能夠輕松勝出。
從上述現狀和可能分析,不難看出,百世敢于主動戰略調整,剝離非主營業務,一是有底氣,相較于其他新玩家,百世的底盤足夠穩定和強悍;二是思路清晰,通過聚焦快遞、快運等主營業務,搶奪潛力無限的增量市場。
可以想象,隨著快遞、快運盈利能力的提升,一旦虧損業務加大減虧力度或通過資本運作優化公司業務結構,百世就能挺過這個拐點,迎來爆發。
基于上述“相對利好”的信號,百世現在調整、聚焦還來得及,雖然時間可能不多了,但在這有限的時間里面,一切仍皆有可能。
當然,神仙打架,各有絕招。通達百豐之間的江湖爭斗激戰正酣,斷臂求生后的百世,能否要換個活法?未來要做的事還有很多,要走的路還很長……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461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432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1774 閱讀聊聊2025年物流企業如何做營銷規劃
1667 閱讀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240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088 閱讀極兔速遞2024年第四季度包裹量增長32.5% 全球日均單量超8000萬件
1105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049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準時達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959 閱讀仿生學:蜂巢帶給供應鏈管理的啟示
94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