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沒有實現數字化,所以各類變數無法在同一時間傳遞給所有環節,導致供應鏈敏感度下降,最終各個環節只能依靠經驗(即所謂“拍腦袋”)來做安全庫存,以應對變數。隨著管理變數的層級增加和時間延長,累積誤差自然隨之加大,到最終形成了“庫存冰山”,反而掩蓋了所有的問題。正如工業動態學定律所說:“一系列受庫存控制的貨倉,產生對產品的需求,而需求的變化隨著供應鏈環節的增加而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各個環節的KPI指標無法在同一個邏輯上兌現和協同,于是容易產生扯皮與部門保護主義,供應鏈一體化也就自然無法實現,如圖3-6所示。
圖3-6 庫存管理冰山圖
在數字化采購環境下,要求所有的流程必須打通,其運作戰略是基于高度認同的一個供應鏈戰略協同下開展的,各個部門和環節的KP指標也是基于供應鏈戰略績效的協同和分解而來的,于是所有的參數和指標都在同一個邏輯下展開,形成數字化的作業單元,再加上有了集中的供應鏈運作部門,將所有環節的計劃-執行-信息-物流等串聯起來,形成端到端的縱向管理體系。同時,由于每個訂單、每個物料(產品)都有自己的資源要求,容易形成資源再分配計劃,所以,供應鏈運作部門還需要將不同運作邏輯的物料和訂單橫向協同起來,最終形成互聯互通的供應鏈體系。
從運作邏輯而言,就是通過信息平臺,承載所有的模塊聯動,以供應鏈交付計劃為驅動力,聯動成品物流計劃,形成主生產計劃,細化為作業計劃,從而拉動供應物流計劃、物流配套計劃以及產線工位配送計劃。在不同的環節和模塊協同過程中,總是會出現各類執行誤差和數據差異,那么智能化系統需要自我反饋,逐漸主動減少運作誤差,從而形成計劃-信息-執行的一致性,如圖3-7所示。
從表現形式上而言,形成了計劃-采購-物流-信息一體化。其任務的本質不再是保證供應,而是有效供應。
圖3-7 計劃工作模式與供應鏈物流邏輯優化
比如,假設某產品有A、B、C、D、E、F六個零部件,其采購到貨期分別為A5天、B10天、C15天、D20天、E25天、F30天,生產計劃本月1日提示,本月30日需要生產某個產品,傳統的采購“保證供應”,直接在1日就下了訂單,供應商也非常配合,能夠在約定的交付周期內到貨,于是效果如圖3-8所示。
圖3-8 傳統采購保證供應帶來的庫存壓力
圖3-8中的陰影區域就是庫存,而這個部分通常就轉向下游的倉庫。此時,采購完全達成了其業務的KPI指標,保證生產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庫存壓力居高不下,管理成本隨之上升,而且沒有人愿意或者可以承擔這個責任,再加上盤點和信息管理的時間-數量差異,形成了累積誤差,于是成了企業的心病。
圖3-9 數字化采購保證有效性
在數字化采購中,采購部門通常采用計劃倒排模式,形成精益化采購,以保證采購-到貨的有效性,如圖3-9所示
圖3-9中所示為主生產計劃在1日發出提示,而在30日正式生產,根據各自不同的交付周期進行倒排,強調實物齊套,以有效保證生產的安定化。圖中陰影部分為相對于傳統采購帶來的收益。此時要求采購不是任性地以自己的采購業務KPI指標為唯一依據,而是需要結合作業計劃、到貨、計劃、實物齊套情況以及可能發生的過程差異進行實時監控和響應,形成計劃-信息-采購-物流-生產的一體化。
“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458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438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335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1960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337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361 閱讀即將年營收超3000億元、迎來8.66萬名新員工,這家物流巨頭面臨最大風險
1366 閱讀國內首條無人機城際物流航線首航,1200公里續航會否沖擊貨運格局?
1332 閱讀京東,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1195 閱讀普洛斯中國2024年表現穩健強勁,卓越運營助力新經濟勢能攀升
114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