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的2020年8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0%,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從13個分項指數來看,同上月相比,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積壓訂單指數、購進價格指數、從業人員指數、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上升,指數升幅在0.1至1.0個百分點之間;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與上月持平;生產指數、產成品庫存指數、采購量指數、進口指數和原材料庫存指數下降,指數降幅在0.1至0.7個百分點之間。
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認為: 8月份PMI指數小幅下降,表明經濟恢復進程減緩。從生產方面看,生產指數、采購量和原材料庫存指數等,都有不同幅度下降,表明企業進一步擴大生產的活動趨于謹慎;從需求方面看,新訂單、出口訂單、積壓訂單等指數,都有小幅提高,表明擴大內需政策效果繼續顯現;特別是出口有逆勢回升跡象。綜合研判,當前正處于生產與市場需求動態協調時期,需求恢復慢于生產恢復;對經濟回升的遲滯作用開始顯現。企業調查中,仍有超過半數的企業將市場需求不足列為主要困難。應著力加強擴大內需政策的實際效果,盡快提高市場需求的回升速度。
生產指數為53.5%,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和中型企業的生產指數高于50%,分別為55.3%和54.1%;小型企業的生產指數低于50%,為48.1%。
新訂單指數為52.0%,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和中型企業的新訂單指數高于50%,分別為53.4%和53.5%;小型企業的新訂單指數低于50%,為46.2%。
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9.1%,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企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高于50%, 為50.3%;中型和小型企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低于50%,分別為48.0%和44.1%。
積壓訂單指數為46.0%,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積壓訂單指數都低于50%,分別為46.7%、46.8%和43.2%。
產成品庫存指數為47.1%,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產成品庫存指數都低于50%,分別為47.4%、46.6%和47.1%。
采購量指數為51.7%,比上月下降0.7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和中型企業的采購量指數高于50%,分別為52.1%和52.5%;小型企業的采購量指數低于50%,為49.6%。
進口指數為49.0%,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和中型企業的進口指數低于50%,分別為48.9%和47.9%;小型企業的進口指數高于50%,為53.4%。
購進價格指數為58.3%,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購進價格指數都高于50%,分別為59.3%、57.6%和56.8%。
出廠價格指數為53.2%,比上月上升1.0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出廠價格指數都高于50%,分別為54.5%、52.6%和50.5%。
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7.3%,比上月下降0.6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原材料庫存指數都低于50%,分別為47.5%、47.4%和46.6%。
從業人員指數為49.4%,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企業的從業人員指數高于50%,為50.1%;中型和小型企業的從業人員指數都低于50%,分別為49.1%和48.0%。
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50.4%,與上月持平。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和中型企業的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都高于50%,分別為50.7%和50.3%;小型企業的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低于50%,為49.8%。
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8.6%,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都高于50%,分別為60.6%、58.3%和53.8%。
制造業采購經理調查說明
1.主要指標解釋
采購經理指數(PMI),是通過對企業采購經理的月度調查結果統計匯總、編制而成的指數,它涵蓋了企業采購、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是國際上通用的監測宏觀經濟走勢的先行性指數之一,具有較強的預測、預警作用。PMI通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PMI高于50%時,反映制造業經濟擴張;低于50%,則反映制造業經濟收縮。
2.調查范圍
涉及《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GB/T4754-2017)中制造業的31個行業大類,3000家調查樣本。
3.調查方法
制造業采購經理調查采用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樣方法,以制造業行業大類為層,行業樣本量按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業增加值的比重分配,層內樣本使用與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
本調查由國家統計局直屬調查隊具體組織實施,利用國家統計聯網直報系統對企業采購經理進行月度問卷調查。
4.計算方法
(1)分類指數的計算方法。制造業采購經理調查指標體系包括生產、新訂單、新出口訂單、在手訂單、產成品庫存、采購量、進口、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出廠價格、原材料庫存、從業人員、供應商配送時間、生產經營活動預期等13個分類指數。分類指數采用擴散指數計算方法,即正向回答的企業個數百分比加上回答不變的百分比的一半。由于非制造業沒有合成指數,國際上通常用商務活動指數反映非制造業經濟發展的總體變化情況。
(2)制造業PMI指數的計算方法。制造業PMI是由5個擴散指數(分類指數)加權計算而成。5個分類指數及其權數是依據其對經濟的先行影響程度確定的。具體包括:新訂單指數,權數為30%;生產指數,權數為25%;從業人員指數,權數為20%;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權數為15%;原材料庫存指數,權數為10%。其中,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逆指數,在合成制造業PMI指數時進行反向運算。
5.季節調整
采購經理調查是一項月度調查,受季節因素影響,數據波動較大。現發布的指數均為季節調整后的數據。
“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269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298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069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1505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291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239 閱讀國內首條無人機城際物流航線首航,1200公里續航會否沖擊貨運格局?
1178 閱讀京東,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1111 閱讀普洛斯中國2024年表現穩健強勁,卓越運營助力新經濟勢能攀升
1107 閱讀物流行業唯一!京東物流入選《可持續發展年鑒2025》
1082 閱讀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