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與技術的進步,2017年開始的無人經濟當道,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與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創新運用從無人機送貨、無人車、無人銀行、無人酒店、無人倉儲,以至于無人工廠、無人零售等。無人自動化的作業與管理才能節省成本。其中,無人零售最貼近一般消費者的消費生活,且具有顛覆電商平臺及傳統零售百貨業的實體經營模式,更受到商業市場的重視。無人零售即消費者直接拿走貨架上的商品,走出店門后手機里的錢包顯示出總價并自動結帳,無人零售的經營型態起源于美國,是指通過一定得技術方式,通過智能化服務終端實現消費者自助消費得服務過程。無人零售是全球目前最火熱的無人經濟議題,并帶動零售業的大革命。
然而,無人零售非目前才開始火熱的議題,早期的無人零售或無人販售稱之為自動販賣機或自動售貨機,自動販賣機最早起源于美國,以最小空間在消費者可能產生需求的任何地方設置,并可二十四小時無需銷售人員看管下進行商品銷售,自動販賣機的銷售行為從本質上講也是一種無零售或無店鋪零售。消費者利用自動販賣機的主要動機,通常是因臨時的需求,因而產生購買的行為,因此設置的地點一般選擇人潮多的場所。
自動販賣機是一高度自動化的社會時代潮流所趨,臺灣在自動販賣機(如圖1)發展在1970年代,1974年從日本及美國引入自動販賣機,加上此一機器可養成國民良好習慣,食物、飲料既衛生又可靠,可使消費者不致在路邊攤飲食,因此廣受政府及消費者支持,進而在臺灣迅速發展開來。
臺灣自動販賣機快速成長的原因,大至可分為下例幾個因素:(1)薪資費用的上漲,被迫以機器代替人力。 (2)消費者購物行為的改變。 (3)設置場所廣泛。 (4)商品內容可靠性。 (5)二十四小時全天候營業。 (6)可快速購置的方便性。
臺灣自動販賣機之所以能夠遍及的原因在于它對消費者的便利性,尤其在人口往來密集、設置店鋪不易的地點,自動販賣機就成為一種便利的消費管道,臺灣民眾對于自動販賣機滿意程度,有8.1%的民眾非常滿意、44.2%的民眾覺得滿意、41.9%的民眾覺得 尚可、4.5%的民眾覺得不滿意、1.3%的民眾覺得非常不滿意。統整以上得出大部分的民眾對目前的販賣機接受度還算滿意。
對經營者而言,也擴增了商品的銷售通路,使得許多飲料商品紛紛借此通路進行販賣,除飲料之外,尚有報紙、食品、面紙、礦泉水等產品亦加入自動販賣機的販售行列。臺灣將自動販賣機劃分為五大類:(1)飲料類:罐裝、鋁裝及杯式;(2)食品類:泡面及零食為主;(3)香煙類:以盒式香煙為主;(4)票券類:以車票為主;(5)日常用品類:販賣報紙、口香糖、面紙等一般日常用品。 臺灣自動販賣機自1991年時全臺已5達萬多臺,2018年布署已近10萬臺,在臺灣各大車站、辦公大樓、學校、體育場、公園、游樂園、醫院、人潮多的商圈…等均可見到,自動販賣機整體數量以飲料類最多,占比較82%,日用區類占10%,其中以飲料類的數量最多這原因,是由于進口機臺的廠商絕大部份是從事飲料生產的事業,其增加量有很穩定的成長。臺灣自動販賣機以統一(1216)集團旗下專營自動販賣機的統一速邁自販公司的規模最大,目前在全臺有約1.4萬臺的自動販賣機,2017年營收達18.35億元,稅后凈利5913萬元,EPS為3.94元。
然而,近30年來,臺灣自動販賣機的服務內容上目前絕大部份還是采低價位商品為主,且仍采用投幣方式支付,一直沒有新的創新,主要由于臺灣的販賣機市場,有80%被統一、黑松、光泉、可口可樂等少數幾家飲料業者長期占據,因此少了要求自動販賣機求新求變的動力。于是業者們開始轉向其他產品別,例如:紀念品,彩妝、食品、車票等,來嘗試新機制的可能性。
近10年,臺灣也投入新的自動販賣機研發,例如:2013年研發的鹵味自動販賣機,將食品置于冷凍庫內,消費者選取后再微波加溫。2014年研發的鮮米自動販賣機,與各地區農會合作,消費者可以于自動販賣機上購買新鮮米。2016年投入研發智慧型自動販賣機,導入物聯網技術、整合行動支付、互動式電子看板等功能,并整合云端金流服務及智慧巡補貨應用合,利用云端管理科技提高補貨的效率。2017年開創「O2O無人便利商店」,用沒有綁定身分的悠游卡就可以開門,放置數部可調整溫層的智慧型自動販賣機,里面販售飲料、零食、泡面與生鮮蔬菜包,可以直接投幣或用悠游卡支付。該智慧型自動販賣機販賣5度到60度的商品,系統會即時傳出庫存訊息給管理者,讓管理者知道哪些商品賣得好,也知道哪些商品該補貨,一家店只需一位補貨店員就能營運,每月平均可省下約人民幣1.2萬元薪資成本;自動販賣機還搭載大型LED螢幕,除了推播即時促銷活動,也會顯示網路商城,讓消費者用手機掃QR Code后上網訂購,再直接送貨到家,結合線上線下的服務。 2017首度有廠商在臺灣高鐵站裝設客制化智能自販機,專屬銷售高鐵文創紀念品,并增加非現金支付功能。并有某廠商將未來3年內將投資逾來人民幣1500萬元新增450臺具行動支付、聯網功能的智慧型自動販賣機臺,并預計在2020年持續汰舊換新,每年新增約150臺智慧型自動販賣機臺。
2018年7-11在自家總部開設全臺第一家無人便利商店概念店X-STORE,藉由人臉辨識、自助結帳、感測器技術應用,前者與智慧型綠能設備、咖啡館復合式空間結合,打造充滿現代感的全新超商門市;后者導入臉部辨識結帳系統、感應式冰箱,朝門市「省力化」目標前進。7月開始臺灣甜點業者推出YTM無人零售,設置于臺北捷運站, 可現場購買,也能官網線上訂購2小時取貨,布局O2O商機,預估將能創造生乳卷銷售約30%成長動能。YTM服務配合臺北捷運營運時間,從每天早上6時至晚上12時,采無現金支付方式,提供使用信用卡、悠游卡、隨享卡及行動支付共計4種付款方式。
無人化商店已成為未來消費者消費的趨勢之一,臺灣在這波浪潮下如何運用自身在電子、物聯網...等領域的創新能力,打造出屬于臺灣的無人化商店,其應具備物聯網、收集消費者數據,與消費者互動機器人、多元智能的支付方式、生鮮冷鏈等技術,期待臺灣在無人化商店領域推出創新的設備。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356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310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237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137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073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76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357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361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228 閱讀傳化智聯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場景應用
120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