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風險,實質是不確定性。
確定性的事情是沒有風險可言的,比如筆者近期和好友聊的一項金融業務,好友情緒激動的分析了這項業務很多的風險,各種鄙視嫌棄,但筆者卻表情淡然……
好友奇怪的問:“你怎么看?”
筆者淡淡的說:“這項業務是不存在風險的。”
好友大驚:“連我都能看出來風險,你居然覺得沒風險?”
筆者抬頭微笑著說:“因為這是一項確定會損失掉的業務,既然是確定會損失,哪有什么風險可言?”
好友頓悟。
如果金融業務確定是會損失的,還要“執著”的發展業務,筆者稱這種行為為“裸奔”。就像永遠都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有些物流金融之所以會裸奔,大多是基于以下兩個邏輯:
一、高估了壞賬的潛伏期。
先定義壞賬的潛伏期是指一筆信貸從放款到成為壞賬所經歷的時間。如果在貸前審核環節剔除惡意欺詐的客戶,一筆信貸從放款到成為壞賬是會有一個天然的潛伏期。所以在金融業務開展的前期,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里,壞賬率應該都是極低,甚至是沒有壞賬的。在這個階段去解讀一項金融業務的壞賬率或者一家金融機構的風控能力很容易給人美好的幻覺。
二、業務增量覆蓋壞賬增量。如果僅僅只有第一個邏輯,那么真實的壞賬率是不會隱藏太久的。但如果在第一個邏輯的基礎上,用業務增量來覆蓋壞賬的增量,通過不斷的向信貸池中注水來做大分母,以達到沖淡分子(壞賬)的目的,那么壞賬率就可以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里被稀釋,甚至是越做越好看。
第一個邏輯高估了物流行業中壞賬潛伏期的穩定性,殊不知:
1、物流行業的這個潛伏期要比很多物流金融想象的要脆弱,這個脆弱來源于小微物流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在筆者的實際經驗中,專線或者小三方因為1-2車貨出問題就無力償還跑路的情況并不鮮見。
2、物流金融的違約具有一定的區域聯動性,在一個特定的區域里,比如一個城市,物流圈的交集較多,物流企業經營者之間聯系緊密,物流金融業務卻廣泛的存在其間。如果一家物流企業違約,沒有得到妥善的應對處理,很快整個物流圈就都會知道,無形中增加了群體違約的概率,而更令人頭疼的是,很多物流金融面對違約時,通常都沒有很好的應對策略。
第二個邏輯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增速不能停。這個問題基本無解,因為任何一家金融機構在物流領域的投放都不可能是無止境的,且任何一家金融機構的資金募集能力也不可能是無止境的,所以,業務增量總會有放緩的時候,一旦放緩,真實的壞賬率就會如冰山一般逐漸浮出水面。
幾乎所有采用“裸奔”的物流金融,最終的目標都是一路小跑,跑進資本市場。期盼在強大資本的助力下,轉型做正當生意。這幾乎成了“裸奔”的唯一出路。
馬云老師說過:“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會很美好,但絕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現實中,基于這兩個邏輯的“裸奔”絕大多數都沒有等到后天。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510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366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300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319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122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532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445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399 閱讀壹米滴答創始人楊興運出山,成立興滿物流
1416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31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