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時代總是大浪淘沙,當低派費與快遞費在折磨大多數網點時,有很多行業信息在告訴快遞網點公司,你的經營思路是否是站在變革的十字路口,還是向前走,事實上阿里的五級地址與快遞行業的四段碼已經在告訴網點公司,快遞行業已經開始進入時代分化行業行進中,上一代快遞以派送為主,下一代快遞以配送為主。
很多現在看似行業有很多的不合理,到將來回頭看都會覺得是一場行業前進的必須品。
時代,正在以無情的方式找到一起前行者,淘汰一匹落伍者。
很多網點公司總事覺得“共配,驛站,投柜,商超化”都是“遠水救不了近渴”,不僅僅只是投入成本高,見效慢,而且在管理上還非常繁瑣,所以,有很多網點在任何培訓公司培訓后,仍然是“晚上想想千條路,白天仍然走原路”,什么原因不用去追究了,因為既使把原因搞明白了,給出方法,大部分網點也不會去用,為什么,原因很簡單,行業利潤走勢向低,不愿投資,本身管理能力與人才跟不上,不愿短期試錯虧錢。
那么,有沒有什么更直接的方式代替復雜的管理變現過程,下面作三個分享。
引導文:網點公司在沒有資金和管理人員的情況下,去做共配,驛站,投柜,商超化,確實是“遠水救不了近渴”,最關鍵的一點是很多小網點都是老板親自上陣,并沒有什么組織架構。有一些具備組織架構的,管理員往往都是文化層次不高的親朋好友初創人員,往往是擅長于體力勞動,不擅長于腦力勞動,以至于整個公司得了“電腦系統”恐懼癥。
但是,傳統網點老板和管理員正好適合傻瓜化的四段碼分類操作。
快遞行業的四段碼理解,一段分撥,二段網點,三段分部/業務員,四段包裹堆。
實際上網點公司可以把現有的門店周邊的包裹直接轉化為門店自取件,按照三段碼直接形成分部,該部分包裹由管理員去配送,形成第一筆派費收入。
剩下的四段碼包裹堆,本質上是淘寶退件與投柜件,這部分件也可以讓管理員去配送,這樣,等同于公司只要消耗短撥油耗既可,也是網點公司一筆不小的收入。
最后,隨著包裹越來越多,很多包裹會形成同一個地址,網點公司也可以把單件包裹派費與重疊多包裹的派費分開計算,單包裹1元,雙包裹0.8元每單,網點公司回收0.2元,標準按實際情況定,只要操作處理好四段碼,這也是一筆小收入。
評語:很多網點公司對四段碼節約派費的做法不以為然,或者是說不可行,原因有兩點,首先是業務員怎么辦,然后是操作分類包裹辦不到,事實上業務員可以用劃地盤的方式解決,剩下操作業務員的配派件需要財務去拉取用戶目的地數據,雖然說很可能總公司的系統不開放,但是,網點公司仍然可以把單個客戶設置成業務員,或者是采用第三方共配系統抓取一客多單信息。
引導文:快遞行業網點在價格戰中苦苦掙扎時,新的盈利模式正在悄悄興起,只不過快遞網點公司大多數抱著包裹流量和社區私域流量仍然在餓肚子,為什么,原因很簡單,網點公司缺乏更直觀有效的變現工具,更沒有那一個工具能直接產生利潤的入口,這種情況就好比中國得到了美國入侵國內因故障墜落的“黑鳥”脈沖引擎無人機,盡管航空科學家逆向工程拆解了每個零件,精準測澮做成了設計圖紙,但是仍然造不出來,為什么,因為國內缺乏數控機床的精加工和相匹配的材料學金屬材料。
所以,流量變現的工具和商業化入口成了末端商超化的關鍵,目前,第三方流量變現工具中以阿里的淘小鋪與騰訊的興盛優選為代表
淘小鋪是一種三級分銷系統,最大的優勢在于系統分銷賺取分銷20%戶傭金為主,然后是供應鏈直連天貓,再以商業化鎖定末端用戶為主,可以說同時具備二種盈利模式。
騰訊的興盛優選系統分銷幾乎與阿里的淘小鋪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興盛優選既有推廣分銷盈利模式,也有網點公司所需的開店上貨盈利模式,主控性很強。
評語:很多網點公司沒有注意到,網點公司本身就是天然的三級管理,老板,管理員,員工,完全可以匹配三級分銷系統,如果再由門店進行再次分銷,網點公司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分銷機構。
很多網點公司會問,系統分銷了之后,系統內末端貨品銷售怎么辦,實際上無論淘小鋪與興盛優選,都建立在品牌本身的社會影響力基礎之上,成熟的口碑與供應鏈,分銷系統要快遞網點做的是搶占用戶入口而已,用戶本身會發生消費。
引導文:網點公司短時間內很難弄明白什么是二線營銷業務,一線業務是指電子商務業務,二線營銷業務是指網點相互幫扶業務,簡單的講,網點與網點之間相互幫助在對方的當地推銷一城一品。
例如:在東北三省某通快遞某網點在本地出產東北大米,但是,總公司沒有10公斤以上政策,導致該網點很多物流市場業務沒有辦法做,于是,該網點與浙江某網點聯合進行東北大米直銷,把10公斤裝改成2.5公斤裝,由浙江某網點業務員負責推銷,因為該東北大米系真空小包裝,價格上又越過了中間批發商,雖然說剛開始沒有任何利潤,只是完成了指標,到了后期,兩個網點之間的“多發一收”模式逐漸擴張到東北的木耳,香菇干,等等,
這種二線營銷的關鍵點在于“多發一收”的支持點在于派費歸口上,派件屬于配送形式,雙方在1.2元的派費進行折返抵消中轉費,發件網點從指標返點上又抵消派費一部分,這樣很多的補上了指標缺口,在整體業務指標完成上獲得了收益。
評語:很多網點公司的市場容量有限,既使總公司下達業務指標完成了,也是降價完了總公司返點所有空間之后完成的,而且,同行為了保護自身指標,同樣會跟著放價,后果是,業務又被挖了回去,指標仍然完不成。
二線營銷的“多發一收”拓展面很廣范,適應性也很強,主要還是輕量化,小體積的日常規律性物品為主。
網點公司不去嘗試又怎么會知道行不行,如果網點公司不去嘗試,按當下的價格戰打平市場時一定會進入經營病態,時間一長,就會形成循環性價格戰毒瘤,網點公司只有形成自身的小閉環,動一些切割價格戰多方面的小手術,網點公司才能走過價格戰陷阱。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356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310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251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137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073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76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357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361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228 閱讀傳化智聯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場景應用
122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