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的“機器人經理”在今年年中解雇了900多名未達到生產率指標的倉庫物流中心員工。
這名“機器人經理”是一種自動化系統,它可以追蹤每一名員工的生產效率。一旦系統發現員工過于頻繁地休息或未完成生產目標,無需經過人類高管的意見,該系統將自動發出與質量或生產率相關的警告或崗位終止信息。
隨著AI和機器學習技術的發展,“機器人員工”的數量將在未來大幅增加,人工智能不僅僅能決斷人類員工的去留,它們的職責也將拓寬至各個領域:倉儲智能機器人可以一站式完成配貨、揀選、打包、貼單、搬運等工作;聊天機器人已取代一部分人力資源專員的職責,它們不僅能為員工答疑解惑,還可以即時分析交流過程中的反饋數據,不斷自我學習,提高工作能力。
在這個人類與AI共存的時代,我們還能與“機器人同事”共處嗎?管理者又該如何領導“機器人員工”?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決策科學教授、經濟學和決策科學系系主任、數字經濟和智慧企業研究中心聯合主任方躍在《數字化領導力》一書中表示,機器人員工是來加入團隊,而非拆散團隊。它們的加入雖會不可避免地替代人類員工的傳統工作,但員工也將得以從繁復冗雜的基礎性工作中解放,并在機器人同事的幫助下,完成過去無法企及的工作。
倫敦出租車司機上崗前必須通過一項“傳奇測試”,為此他們需要經歷數年的學習。而現在,借助位智(Waze)或谷歌地圖,在倫敦這樣交通擁擠、道路復雜的城市,幾乎人人都可以成為出租車司機。許多人擔心技術會淘汰人工、取代人工,但在“新一代數字經濟公司”中,技術實則能增加就業崗位,創造新的工作機會。
優步的核心運營管理系統每天“管理”成千上萬的司機,分配訂單、管理訂單,幫助他們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務。
IBM的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追蹤員工正在完成的任務、選擇的教育課程以及獲得的排名。有了“機器人經理”的幫忙,人力資源經理可以更好地發掘員工的閃光點,員工也得以從反饋建議中,有針對性地培養技能。
此外,該公司的“預測人員流失計劃”利用機器學習技術分析員工情緒,預測員工會在什么時候辭職,準確率高達95%。當系統監測到員工的離職傾向,人類高管便可及時采取行動,以留住高素質人才。
然而,使用“機器人經理”管理員工往往會引起員工的抵觸,管理者需把控好“透明”與“隱私”之間的尺度。
評論:
1.倉庫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已經可以全方位檢測員工的作業情況,相信很快會有國內的一批山寨狂魔來效仿。
2.技術的發展,會顛覆倉庫里的組織架構、管理方法和基層員工的命運!
3.不能通過自身激發全部的勞動潛能,就只能通過技術來實現。
“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612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494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419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2072 閱讀即將年營收超3000億元、迎來8.66萬名新員工,這家物流巨頭面臨最大風險
1485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379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375 閱讀國內首條無人機城際物流航線首航,1200公里續航會否沖擊貨運格局?
1360 閱讀京東,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1230 閱讀普洛斯中國2024年表現穩健強勁,卓越運營助力新經濟勢能攀升
1177 閱讀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