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倉庫管理進行量化的考評,是有效的管理手段。沒有量化就沒有標準,倉庫管理也一樣,需要量化的指標。
最關鍵的是以下四個大指標:
倉庫吞吐量:即倉儲的吞吐數量。
月均庫存量:每個月的庫存平均量,每一個品種、每一個規格、每一個月平均需要多少庫存量。
收發正確率:倉庫要發貨收貨,正確率要控制好。
貨物完好率:即貨物保管的完好率。
四大指標都有計算公式可以套用。不是每一個企業都一樣,所以選擇其中對企業最有必要的東西即可,并且遠遠不止這些。
倉庫吞吐量也叫庫存量,是很多考評指標里的基礎數據,沒有這個基礎數據,下面的公式算不出來。倉庫吞吐量=入庫量+出庫量+直撥量。
倉庫的吞吐量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入庫量;
出庫量;
直撥量。
很多人忽略掉直撥量,以為倉庫的吞吐量就是入庫量加上出庫量。什么叫直撥量?就是有時候沒有經過倉庫,就直接拉到生產線上,或者直接從配送中心或供應商那邊拉到生產線上去,這些按照常理是要經過倉庫的,所以還是要納入倉庫的吞吐量里面。
月均庫存量=(月初庫存量 + 月末庫存量 )/2
年均庫存量= 月均庫存量之和/12
【案例】
某物品庫存1月1日有10000套,1月31日有8000套,這個月的月均庫存量就是:(10000+8000)/2=9000套。
年均就是每年平均的庫存量,是在每個月平均庫存量的基礎上算出來的,月均庫存量之和除以12,這是每年的平均量。
有了這些數據,就可以算庫存的周轉率。庫存周轉率如果用財務的公式去算,是用貨物的銷售成本除以庫存的平均月,再乘以100%。有些書上講的是庫存,是把庫存周轉率簡化了一些。
存貨周轉率=(貨物銷售成本/存貨平均余額)×100%
【案例】
如果每一年周轉15次,一年是12個月,那么每月就是15/12=1.25次,每一個月是4.3周,每一周周轉次數就是1.25/4.3=0.29,然后再算出物品的周轉率是多少天周轉一次。
點評:用這個指標來衡量,如果物品存放的時間超過這個期限,就說明這個物品容易呆滯。庫存周轉率轉得太慢就是積壓,轉得太快就容易斷貨。這是從倉儲角度去看庫存周轉率。
從財務角度去看庫存周轉率,對資金的安排是有指導意義的,錢是有時間價值的。庫存周轉得太慢,錢被套死在里面。一個企業現金流一旦流不動,這個企業就麻煩了,品牌再響,市場的占有率再大,現金流不動也是不行的。
所以,管倉庫有這個依據以后,就可以及時提醒。每個月都要盤點,就是這個用意,月底盤點結果一出來,計算出庫存周轉率,就起了很重要的提醒作用。倉儲的管理對現金流有一定的貢獻。所以庫存的周轉率如果搞不清楚的話,這個事情就麻煩了。很多企業賺了錢都放到倉庫里,全部給壓死在里面了,所以平時應注意庫存周轉率這個細節。
收貨、發貨的正確率怎么計算?
收發正確率=(吞吐量-收發差錯總量/吞吐量)×100%
其中,收發差錯總量是收貨的差錯量和發貨的差錯量之和。
收發正確率越高,盤點的精確度就越高。盤盈盤虧,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收發有問題,到最后盤點的時候很被動。倉庫的重點在出貨,質量的重點在入庫,兩頭都要把緊,當中一個保管,倉庫管理就是這三個方面。
保管期間貨物的完好率如何計算呢?平均庫存量減掉缺損變質貨物的總量,除以平均庫存量,乘以100%,就是貨物保管的完好率。用公式表示如下:
貨物完好率=(平均庫存量-缺損變質貨物總量/平均庫存量)×100%
這個平均數可以按照每個月的平均數,也可以按照每一年的平均數,如果分母是每個月的平均庫存量,那么分子也是每個月的庫存量,如果分母是每年的,那分子也是每年的,這兩個是要一致的。
倉儲業務的賠償費用率更多的適用于第三方物流公司,因為第三方物流公司倉儲是一個收入。用公式表示如下:
倉儲業務賠償費用率 = (倉儲業務賠罰款總額/倉儲業務總收入)×100%
(一)賬卡物相符率
盤點就是要賬卡物相符,相符率怎么算呢?要么每個月計,統稱月計,要么每個季度盤點。賬卡物總的筆數,減掉每個月或者每個季度的賬卡物的差錯的筆數,再除以每個月或者每個季的賬卡物總的筆數,乘以100%。用公式表示如下:
賬卡物相符率= [月(季)賬卡物總筆數-月(季)賬卡物差錯筆數]/月(季)賬卡物總筆數×100%
賬卡物相符率是對盤點的一個很重要的考評。
(二)貨場苫蓋率
貨場苫蓋率=(平均苫蓋貨物量/平均應苫蓋貨物量)×100%
貨物苫蓋率的計算是總的應苫蓋貨物作為分母,平均苫蓋貨物量作為分子,相除以后再乘以100%。
(三)缺貨率
缺貨率一般指生產線短缺的原物料或者零部件,備品、備料、包材等的短缺,包括銷售缺成品、缺說明書、缺防偽標志等。
【案例】
有些人說少一本說明書有什么大驚小怪的,但如果缺了一個說明書,就意味著另外一個箱子里可能有兩本,一般發貨的時候有總量控制,客戶買了產品沒有說明書怎么辦呢?又不可能叫客戶過來拿,就要重新再郵寄一份給他,快遞費20元。
有些企業做得很嚴格,郵遞一份20元,從責任人工資里扣。
缺貨率=(缺貨次數/用戶需求次數)×100%
缺貨率講的是缺貨次數占總需求次數的比例。如果這一個月總共發貨100次,其中有一次缺貨,缺貨率就是1%。
(四)平均驗收的時間
平均驗收時間就是驗貨的速度,同等數量的貨,有些人半天就驗完了,有的人半個小時就驗完了。
【案例】
同樣是10000套物品,甲來驗用2個小時,乙來驗用半個小時,那么乙是A類員工,年終可以把照片掛在食堂墻上。有些人手腳特慢,一樣東西倒過來倒過去,也可能是因為不用心。
所以,把員工分為A、B、C三類,同一個工作有些人很快就搞定,有些人就慢悠悠,然后老加班,要加班費?,F在很多企業已經規定,除非公司要求加班,同樣8個小時,人家能做完,自己為什么做不完,說明自己的工作效率太低。
平均驗收時間 = 各批驗收天數之和/ 驗收批次
加快入庫的速度,強化出庫的質量是工作目標。
(五)量化的配送指標
倉儲跟配送這兩個概念是無法完全分開的。發貨又分整車發貨和零擔發貨,兩種發貨方法是不一樣的,計算公式也是不一樣的。發貨的總車數作為分母,零擔也是一樣,總批量作為分母,然后各車發運的天數之和作為分子。
整車平均發運天數=各車發運天數之和/發運車總數;
零擔平均發運天數=各批零擔發運天數之和/零擔發運總批數;
作業量系數=裝卸作業總量/進出庫貨物數量;
(系數為1最理想,表明倉庫裝卸作業最合理)
單位進出庫成本=(年進出庫費用/年進出庫貨物量);
單位倉儲成本=(年貨物儲存費用/月均庫存量之和);
倉庫面積利用率=(庫房貨棚貨場占地面積之和/倉庫總占地面積)×100%;
倉庫容積利用率=(倉庫平均庫存量/最大庫容量)×100%;
倉庫設備利用率=(設備總臺數/設備實際作業臺數)×100%;
全員勞動生產率=總收入/年全部職工平均人數(元/人);
銷售勞動生產率=銷售收入/年銷售人員平均數(元/人);
人均利稅率=利稅總額/年全部職工平均人數(元/人);
總費用率=(費用總額/總收入)×100%;
銷售費用率=(銷售費用總額/銷售收入)×100%;
儲運費用率=(儲運費用總額/儲運業務收入)×100%
總之,做倉庫管理的人要特別關注幾個指標,即庫存周轉率、收發正確率、貨物完好率,這三個率是倉庫日常運作過程中離不開的。
賬卡物相符率、缺貨率、平均驗收時間都是要直接跟日常工作發生關系的。面積利用率、容積利用率、設備利用率也是重點。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041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42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11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84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170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28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64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8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21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