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年快遞業務量將超過500億件
11月,快遞市場進入旺季,預計該月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將達58.4億件①,接近60億件,超過了2012年全年快遞業務量②。業務量同比增長24%,每個增長百分點對應的含金量提升,當月凈增量為11.3億件,高于上年同期的9.5億件。
預計2018年快遞業務量將超過500億件,達到503億件,占全球市場份額超過一半,連續5年穩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快遞包裹市場發展的動力源和穩定器。預計2018年快遞業務量增速為25.6%,是同期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速③的3倍多,增速居服務業前列,是新經濟的代表行業。2012-2018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年復合增長率為43.8%,略高于同期11月份增速,11月在全年占比下降,今年11月占比為11.6%,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
(二)最高日處理量超過4.2億件
11月,日均快件處理量將接近2億件,快遞日均服務3.9億人次,人們使用快遞更加頻繁。最高日處理量將出現在11月12日,預計最高日處理量為4.2億件,同比增長27.3%。受11月業務量激增的驅動,2018年日均快件處理量為1.4億件,同比新增超過3000萬件,創歷史新高。年人均快遞使用量36件,比上年人均增加7件,快遞成為繼衣食住行后又一基本需要,“衣食住行送”成為日常生產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預計2018年“雙十一”期間(11日-16日),全行業將攬收郵件快件19億件,同比增長27%。“雙十一”期間攬收量相當于今年2月快遞業務量④,占全年快遞業務量的比重為3.8%。
(三)快遞網購走勢高度吻合
2016年1月以來,快遞與實物網上零售走勢基本吻合,兩者相關系數為0.94,具有高度的線性正相關關系。2017年實物網上零售增速與快遞業務量增速實現同步,2018年實物網上零售額增速略高于快遞增速。11月是網絡購物集中促銷期,預計今年11月實物網上零售額將超過8000億元,達到全年峰值。其中,“雙十一”期間網上實物零售額將在3000億元左右。受網絡購物集中促銷影響,11月快遞業務量將達全年峰值。全年快遞支撐網絡零售額將接近7萬億元⑥,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約為18%。其中,年支撐農村網絡零售額將達1萬億元⑦,占實物網絡零售額的14%。
(四)快遞市場結構憂中見優
區域結構來看,快遞業務量將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重點區域,兩區發貨量將占全國快遞業務量的比重超過六成。具體來看,主要集中在廣東省、浙江省和江蘇省,三省發貨量將占全國的一半以上。發貨量較大的城市方面,業務量排名靠前的城市為廣州、上海、金華(義烏)、杭州、蘇州,五市發貨量將占全國的三分之一以上。“雙十一”期間(11日-16日),發貨量排名靠前的城市為廣州、金華(義烏)、上海、杭州、蘇州、深圳、泉州、嘉興、溫州、揭陽,均來自東部地區,北京將首次跌出前十之列。投遞量靠前的城市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杭州、重慶、成都、武漢、蘇州、南京。快遞業務量在“雙十一”期間波動劇烈,11日-13日是快遞發貨的高峰期,主要壓力集中在東部地區的廣東和浙江。14日-16日是投遞高峰期,主要壓力集中在北上廣深和中西部地區。受電商企業全國布局倉配一體化和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11月同城快遞業務量增速將高于異地快遞增速,特別“雙十一”期間將更加明顯。
主體結構來看,業務量劇烈波動威脅企業整個網絡的正常運營,需要企業提前按照峰值配置產能,成本壓力較大,所以多個企業在“雙十一”前紛紛進行調價,希望通過價格手段將業務分流到其他企業,效果有限。“雙十一”期間“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馬太效應將更明顯,快遞市場份額將向重點快遞企業集聚,市場集中度將繼續攀升,1-11月快遞與包裹服務品牌集中度CR8將達81.7%左右,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行業規模經濟效應更加顯著。
(五)快遞服務質量穩中微升
國內主要快遞企業齊聚資本市場,外部資本正在加速進入快遞物流領域,行業整體資金流較為充沛。主要快遞企業加強運輸能力(航材購置和車輛購置)、智能化處理能力(智能化分揀和分撥)及科技信息化投入,紛紛向重資產轉變。通常來看,重資產化企業服務質量和標準化程度相對較高,用戶體驗相對較好,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因此,可以預期11月雖然是快遞業務旺季,但是快遞服務質量將保持相對穩定。從今年快遞服務質量指數變動情況來看,快遞服務質量指數提升速度已經連續四個月高于快遞發展規模增速,成為中國快遞發展指數提升的重要動力,且呈現穩步改善的趨勢,標志著行業逐步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測算,11月快遞服務滿意度將達78分,同比提高0.8分。11月快遞有效申訴率將低于百萬分之二,同比改善了近一半。重點城市時限準時率受制于末端派送能力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快遞服務質量整體改善幅度略低于平時。
(一)快遞末端投遞壓力較大
近年來,快遞企業上市后主要投資集中在運輸和分揀能力建設,末端投遞能力建設投入速度嚴重滯后于企業總體投資速度,遠遠滯后于業務量增長速度。分環節來看,快遞攬收、運輸、分揀和投遞四個環節中攬收、運輸和分揀等環節儲備能力足以應對“雙十一”期間的業務高峰,但投遞環節是需要快遞員逐件投遞的,是行業的短板,也是發展的痛點。
國家郵政局將改善末端投遞服務和推進快遞員關愛工程列入2018年更貼近民生的七件實事,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末端投遞領域,引導快遞企業優化末端投遞方式,形成上門投遞、智能箱投遞、平臺投遞等多元末端服務體系。上門投遞是快遞投遞的主要方式,技術對勞動力的替代相對最小,旺季期間通常采用延長作業時間和租用社會閑置資源(眾包),長期高負荷運轉和高成本運作不可持續。智能箱投遞和平臺投遞將面臨瓶頸,現有一線城市智能箱數量業務已基本飽和,平臺很多以自取為主,“雙十一”期間智能箱面對超平時3倍的業務量也將面臨無箱可用的境地。且多個城市出臺車輛限行政策,將加劇末端派送壓力,特別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
(二)跨境通關和運輸壓力較大
2017年,全國海關驗放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商品清單是6.6億票,平均每天是180萬票,“雙十一”當天辦理的報關清單是1619.5萬票⑧,是平時的9倍,給海關系統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很多現場的海關工作人員在這期間都要加班、加點,早來晚走,而且沒有午休時間,跨境包裹流入國如俄羅斯、拉脫維亞、荷蘭和馬來西亞等很多國家的海關也按照中國的時差進行加班。近年來,跨境電商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長,但是航空運力并沒有同步增長,國際航空貨運“天花板”的問題逐步顯現。國際航空運力是相對固定的,受客運淡旺季因素影響較大,國際包機則由于空返導致分攤成本較高,短期來看,國際航空運力供給缺口較大。
電商企業去年開始在全球布局海外倉和保稅倉,租用國際航空貨運飛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海關的通關和運力制約,但能力提升與業務激增不匹配的矛盾短期內依然存在。2017年6月以來,跨境快遞業務量連續15個月領跑全行業,成為快遞業增長的新亮點。11月跨境快遞業務量將繼續領跑,預計11月增速將在40%左右,而當月業務主要集中“雙十一”期間,業務量集中釋放將給海關正常運行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也給國際航空貨運帶來很大的挑戰。
(三)四五線城市處理能力面臨挑戰
隨著快遞下鄉工程推進,農村快遞服務網絡普及,網絡購物向廣大農村延伸,拼多多、微信小程序、京東和淘寶推出社交電商應用“拼購”和“淘寶特價版”等都反映出社交正在成為電商業務拓展的重要方式,新型社交電商的興起刺激了鄉村地區的網絡消費,農村網絡購物興起。截至2018年6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5.69億⑨,相較上年末增長6.7%,增量主要來自廣大農村地區。農村地區網絡零售規模不斷擴大,2018年上半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6322.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4%。
農村網絡購物的興起帶動了農村快遞的發展,今年“雙十一”期間農村地區快遞業務量增長將成為新亮點,一方面農村地區消費潛力釋放,廣大農村地區可以享受城市同等的網絡購物服務,預計今年需求增量主要來自農村地區,“雙十一”期間農村快遞派送量將激增,將給四五線城市處理中心帶來較大處理壓力,特別是三四線城市很多快遞分撥中心都是人工分揀,在應對3倍日常業務量時較為艱難。另一方面,快遞服務網絡延伸為農特產品觸網奠定了基礎,帶動了訂單農業等新模式發展,預計“雙十一”期間農村快遞業務攬收量也將創新高,農村地區網絡零售額比城市網絡零售額增速快5個百分點以上,農村地區攬收快遞量增速將比城市快10個百分點以上。農村網絡購物規模遠大于農村網絡零售額,電商“逆差”嚴重,導致農村快遞攬收派送比例嚴重失衡,農村地區攬收量和派送量的疊加將給四五線城市處理中心帶來很大壓力。
(一)推廣共同配送和眾包模式
快遞共同配送可以通過規模化作業活動來提高末端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作業成本,從江蘇和河南部分區域試行快件共同配送的情況來看,快遞車輛需求下降,快遞員活動半徑縮小,投遞速度提升,現在快遞員之間采用互相代派模式也較為常見。因此,在業務量激增的情況下,部分區域共同配送將成為短期內最有效的手段。快遞投遞由眾包平臺來投遞在業內已經屢見不鮮。
(二)引導快遞企業加快設備更新換代
自動分揀系統、分揀機器人、無人倉逐漸規模應用,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大多采用皮帶機人工分揀,處理能力以及能力提升相對有限。建議引導重點快遞企業加快設備更新換代,提升中西部地區分揀設備自動化水平。引導專業第三方企業建設分揀中心,為快遞企業提供安檢、分揀等服務。
注釋:
①采用SARIMA模型進行預測。
②2012年全年快遞業務量為56.9億件。
③預計2018年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速為7.5%。
④2018年2月快遞業務量為19.9億件。
⑤2011-2017年數據來自國家郵政局官網旺季服務保障專欄,2012-2016年為快件數,2017年以后為郵件快件數。
⑥2017年支撐網絡零售額為5.5萬億元。
⑦2017年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12448.8億元,其中快遞支撐農村實物網絡零售額為7826.6億元。
⑧數據來自海關總署。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992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93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83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6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14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2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98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54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1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