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9日舉行的2019年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京東物流集團CEO王振輝表示,“基于對物流、技術和產業互聯網發展的判斷和共識,京東物流將攜手合作伙伴共建供應鏈產業平臺(OPDS)?!?br>
京東物流集團CEO王振輝
這也可以看作是京東物流12年發展歷程中,圍繞“體驗為本、效率制勝”這個核心戰略的又一次轉變,也是京東物流從服務成品配銷B2C到服務端到端B2B的一次轉變。
京東在2007年正式宣布開始自建物流,隨后位于北京東三環的潘家園站的第一個站點正式營業,開啟物流起航之路。2012年8月注冊成立“京邦達”公司,此后,京東物流也把8月18日這天定義成京東物流的生日。
成立之初,京東物流更多的是基于提升消費體驗去打造的物流平臺,更多的場景在于消費者在網上下單到快遞員送貨上門。
京東物流的核心是通過自建物流體系在全國不同的幾大城市建立區域倉運營。然后根據購買數據、規模的大小,完成庫存及時補貨,再從倉儲送到消費者家里,實現點和點之間的配送。
京東物流倉配一體化的模式,通過建設越來越多的倉庫,使貨物離消費者越來越近,導致貨物移動的距離越來越短,所以速度越來越快,成本也越來越低。因此當時京東物流的模式是希望通過這種正向循環來提升消費者體驗。
這也被認為是京東的“殺手锏”,不僅讓自身物流費用降低,還會提升消費者體驗以及讓全行業受益。
京東通過自建物流的模式,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倉儲、配送設施以及全自營的隊伍,支撐了京東零售過千億的業務規模。從2010年到2015年,京東物流開始追求專業化和規模化的經濟效應,通過建設亞洲一號,將京東物流的客戶時效和服務標準打造成為全球標桿之一。到2016年,京東物流全面轉向開放化和智能化的時代,著手為產品籌備社會化開放。
2016年11月23日,在公布2016年Q3財報一周后,京東物流品牌化出爐。將“京東物流”作為品牌,向社會開放三大服務體系:倉配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快遞和物流云。這是京東物流業務首次正式全面開放,此前,僅服務京東自營和POP平臺第三方賣家。
這一次品牌開放,當時也令很多龍頭物流企業感覺焦慮。畢竟有著近10年自營物流成熟體系的京東物流,完全可以成為一家比同行更好的社會化物流企業。
2017年4月25日,京東物流正式宣布獨立物流業務,以子集團形式運營。當時,京東物流還確立了一個目標:在五年后(2022年)成為年收入規模超過1000億的物流科技服務商。
以往京東物流的組織架構是圍繞運營為核心來設計的,在京東物流獨立運營后進行了兩次比較大的組織架構調整。2017年(獨立的第一年),京東物流正式成立開放業務部,這一次調整可以讓業務端擁有更加市場化的經營權和決策權。
2018年8月,京東物流進行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組織升級,形成了“1844”的體系。確立了從運營、財務和組織去全方位打造效率至上的競爭體系。
2018年京東物流組織架構
整個體系分為前臺、中臺、后臺三個單元,這一次的組織架構調整也被看作是開始把更多的經營目標下放到產品條線去,通過強化產品的能力或者產品體驗去強化經營,為京東物流創造更大的規模和營收,也把訂單規模密度和管理精細化作為升級的核心。
近期,王振輝也在公開場合提到,圍繞“體驗為本,效率制勝”核心戰略,未來幾年京東物流比較重要的兩項工作:
1)深入推進B網、大件、冷鏈網建設,做好網絡協同,不斷打磨、升級標準產品,實現內外部客戶比例各50%,同時優化履約費用率。這是堅定的開放戰略,也是衡量京東物流轉型成功與否的關鍵數字;
2)加快產地供應鏈平臺的建立,實現從采購、生產到流通、消費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發揮供應鏈價值最大化。
自京東對外提出基于消費變革和技術更新帶來的“第四次零售革命”后,就明確要從零售走向“零售+零售基礎設施服務”。在這場深層次的變革和戰略轉型中,京東物流是零售基礎設施服務和核心組成部分,也在從自有走向公共服務。
縱觀物流發展歷史,可以發現每一次變革都是兩股力量共同推動的結果:一是消費和產業的升級;二是技術的突破。這兩股力量交互作用,牽引供應鏈的“權力中心”不斷轉移,物流在整個商業系統中承擔的作用和角色也在不斷升級,進而推動物流不斷演化。
2017年12月8日,京東物流提出以“3S”——短鏈(Short-chain)、智慧(Smartness)、共生(Symbiosis)為特征的無界物流發展方向,為全面開放作出準備。
從最早的倉配一體化業務開放,到近一兩年六大產品(快運/冷鏈等)的推出、個人快遞等新業務的上線,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2019年8月13日,京東集團發布的2019年Q2財報顯示,整個集團凈收入為1503億元,其中凈服務收入達到168億元人民幣(物流以及其他服務收入占比34%,粗略估計Q2京東物流非自營收入是57億),以開放物流業務為代表的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同比增長98%,繼續保持在90%以上,高于總收入增速。同時,財報也透露,經過多年布局,京東物流目前已實現盈虧平衡。
另一個開放是下沉和國際。
渠道下沉是京東2019年很重要的一個戰略,下沉對物流來說就是要以更快的速度把貨物送到消費者手里面,所以京東物流推出“千縣萬鎮24小時達”時效提升計劃,內部稱之為“4624”,即四到六線城市,24小時內送達。
在過去的9年,京東物流通過“211限時達”(2010年推出),打通了一二線城市最高端消費者在網上購物的物流通道。
京東物流希望通過“4624”以更快的速度把貨物送到四到六線城市消費者手里面。王振輝表示,“下沉不光是京東物流的戰略,也是集團戰略,更延伸來說,它也是我們開放戰略。”
以往,京東物流憑借自營的優勢已打造高水平的產品服務能力,但下沉的供應鏈建設思路將要打破原有的模式,通過開放共生的體系,利用產地的資源,把當地的車、當地的倉、當地的農戶能力結合起來。
而國際業務也被京東物流定為主戰場之一。在王振輝看來,“首先跨境業務,中國到全球的雙通路線的生意就非常大,無論是跨境小包還是其他形式,都有很大的機會。同時,京東物流在泰國、印尼等一些國家通過技術出海提升當地物流效率,已經驗證成功。另外,京東物流的技術,也是可以通過共生的手段,在國外持續發揮很大的潛力。”
10月29日,京東物流正式對外提出“供應鏈產業平臺(OPDS)”,基于不同屬性的產業提供一體化供應鏈服務,推動供應鏈對產業的數字化改造與技術賦能。
這可以看作是京東物流的一次華麗“轉身”。
隨著消費升級和技術進步,供給端的商業主流業態趨勢會由原來B2C到C2B轉變,供應鏈也會由推動式轉變到拉動式,未來會呈現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的新模式和新業態。
B2C的成品配銷改變的是消費者的體驗,而端到端B2B的產業供應鏈的根本性是優化成本結構。所以,在產業互聯的趨勢下,打造一個智能、共生的產業供應鏈平臺將是未來物流行業的新趨勢。
根據王振輝的描述,供應鏈產業平臺的構成分為全供應鏈服務(產地供應鏈和銷地供應鏈)以及供應鏈技術平臺。
全供應鏈服務:通過將產地和銷地網絡的打通,聚焦“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實現從采購、生產、到流通、消費,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真正打通產銷全鏈路。
供應鏈技術平臺:基于機器人、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技術應用,構建供應鏈業務與數據中臺,推動產業供應鏈技術標準的建立及效率提升。
總而言之,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機器人等技術的成熟發展,將會深入影響物流的每一個環節,不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時,還將反向指導上游生產制造,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
這一次,京東物流構建供應鏈產業平臺后真正要做的是,從采購開始,到生產、制造,整個前端的環節,通過技術的力量,變成標準化的平臺,而這個平臺可以綜合計劃、運輸、倉儲等形成一體化的服務,達到各方共同協同。
依托智能科技,通過打通供應渠道、物流平臺、服務場景、消費需求等多維度的界限,深度融合,共建價值網絡,嵌入到生產、流通、消費的每一個環節當中,為B端、C端、G端等多用戶創造隨時隨處隨需、觸手可得的價值體驗升級。
回看物流歷史上每一次獲得突破性發展的背后,其實都離不開消費與產業、技術變化的影子。如今,提高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促使整個物流業從人力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已成為目前物流行業最強烈且迫切的需求。
今天,京東物流已經走過12年,從一個物流部門變成一個企業物流,再從一個企業物流演變成物流企業,再到現在的產業供應鏈平臺。我們可以看到京東物流正在不斷的變化,從以“減少商品搬運次數”為核心進行設計的自營物流,到通過技術創新、智慧化的物流體系以及網絡化協同去構建共生物流生態。
隨著京東物流進一步推進產業供應鏈平臺,在單量增長、規模效應下成本下降的同時結合倉配一體服務能力 ,六張(中小件、大件、冷鏈、B2B、跨境和眾包 )物流網絡,高品質服務的產品體系以及數字供應鏈(智能平臺)能力這些核心優勢,未來成長值得期待。
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807 閱讀連續5年的“春節主力軍”,德邦為何如此穩?
1450 閱讀CES 2025:NVIDIA OMNIVERSE驅動的智能倉儲數字孿生革命
1154 閱讀前?;浭瓿尚乱惠啈鹇匀谫Y
1068 閱讀拼多多引領電商西進:帝王蟹進村,非遺剪紙出山
1066 閱讀制造業企業,不要逼物流公司降價了!
1005 閱讀AI改變物流業的游戲規則:從炒作到實踐的深度思考
1024 閱讀樂歌股份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下降約50%,大力發展海外倉
995 閱讀2024年12月份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分析報告
992 閱讀菜鳥拆分為假消息,繼續大力發展全球物流業務
93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