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賬通供應鏈金融部副總經理 莊海龑
9月4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正式上線試運行;10月15日,聯易融宣布獲得包括GIC、騰訊、中信資本在內的,超過2.2 億美元的C輪融資。
10月16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秘書長黃潤中透露,中銀協正在聯合各方構建以區塊鏈技術為依托的貿易金融跨行交易信息交互系統。
日前,平安集團旗下金融壹賬通也于深圳發布了“壹企鏈”智能供應鏈金融平臺,主攻5大技術應用場景,成為繼今年4月推出“壹企銀中小企業智能金融服務平臺”之后的又一次整合升級。
據發布會介紹,該平臺運用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及人工智能等科技,鏈接核心企業與多級上下游、物流倉儲、銀行等金融機構,實現了區塊鏈多級信用穿透、重新定義核心企業、下游融資全流程智能風控、對接境內外貿易平臺和構建跨地區服務聯盟。
針對供應鏈金融里存在的多級長尾企業、下游企業、跨地區企業、非鏈條企業、進出口企業這5大主體融資難的痛點,壹企鏈智能平臺主要包含5大技術應用場景。
供應鏈金融的本質在于企業授信方式的創新。傳統模式下,由于存在信用傳遞隔斷,長尾中小企業往往難以借助核心企業的信用獲得融資。
針對此,壹企鏈運用區塊鏈+電子憑證技術,通過供應鏈各參與方真實數據上鏈,構筑真實交易背景鏈條,將核心企業強信用傳導至供應鏈末端,將7成多原先無法覆蓋的客戶納入供應鏈信用體系。
據了解,由于不同行業的業務屬性和復雜度不同,目前壹企鏈平臺主要聚焦化工、建筑、鐵建、航空、電子、醫療、輕工、汽車等十大行業。其中,與福田汽車聯合發布的區塊鏈+汽車供應鏈金融“福金All-Link系統”已在今年8月份上線。
不同于上游企業可以依托應收賬款實現信用傳遞,在解決下游企業融資方面,往往需要更多風控維度。
據了解,壹企鏈平臺通過“控機構、控交易、控資金、控貨物、控單據”五維度來搭建風控體系。壹賬通供應鏈金融研發團隊副總經理連理對雷鋒網具體解釋道:
控機構:包括機構身份的線上核實,如工商稅務信息、機構法人身份核實(包含人臉識別)以及法人與機構之間的關系核實;
控交易和控資金主要從銀行交易角度來講,指從發起融資申請、融資審批、銀行放款到企業還款,每一步的關鍵節點都會在區塊鏈上記錄;
控貨物:在質押融資品類服務里,需要關注貨物進出倉庫的關鍵節點,結合智能倉庫物聯網技術,確保線下倉庫貨物的移動與線上真實融資動作匹配一致;
控單據:在驗證貿易真實性當中,會驗證合同真實性、發票真實性、運單倉單等,確保貿易融資每一筆交易都是依據真實的單據做到的。
雷鋒網了解到,以往只有銷售額500億、1000億以上特大型企業才會被定義為供應鏈里的核心企業,一些地方性的50億、40億的大企業的上下游企業往往得不到供應鏈資本支持。
而區塊鏈零知識認證和可授權加密技術等,可以在保護客戶隱私性的同時,將原本難以驗證的大量線下交易線上化,并引入物流、倉儲、工商、稅務等眾多數據源實現交叉認證,進而解決銀行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貿易真實性難核驗等瓶頸。
不可否認,與個人互聯網金融類似,多重風控技術正在重新定義核心企業,推動供應鏈核心企業從特大型企業到大型企業的下沉。
據介紹,壹企鏈平臺依托區塊鏈底層搭建起跨銀行的貿易融資網絡,通過跨地區貿易真實性驗證、避免跨銀行多頭借貸風險。同時,平臺正探索構建多銀行、多核心、多上下游集群的矩陣式業務模式,以提升跨供應鏈的信息透明度、解決跨地區融資難題。
壹賬通區塊鏈研發部負責人陸一帆表示,以交叉驗證技術為例,假設某企業有一個1000萬的訂單,他先拿500萬去上海的銀行A做質押,再拿700萬到深圳的銀行B做抵押,但它總共只有一千萬,所以這實際上是一種重復融資。而銀行間出于數據安全考慮很難做到數據共享,沒有數據共享,怎么防范重復融資?
此時就要用到交叉驗證,在加密環境下,對加密數據進行驗證。當這個企業拿700萬到深圳銀行B做質押,通過交叉驗證,深圳銀行雖然不知道這1000萬的訂單中有多少質押到了哪個銀行,但他可以知道如果拿700萬做質押一定存在重復融資。
據壹賬通董事長兼CEO葉望春介紹,進出口企業過去融資就靠信用證,銀行開出的信用證成本很高,因為需要抵押要擔保。同時信用證的額度也在下降,為中小企業進出口融資帶來很多問題。
而通過區塊鏈底層技術可以連接海外和國內貿易平臺,鏈接海外大型核心企業及國際銀行、國內海量出口中小企業及相關中小銀行,打通境內外、物流倉儲、海關港口等平臺數據,將企業、銀行、監管間的數據匯集起來,多維交叉驗證數據,確保跨境多方交易關系及數據真實可信。
業內認為,從整體發展情況來看,供應鏈金融已從各個方面進入到了新階段。具體來講:
模式上,從1個核心企業加上N個上下游企業的線下“1+N”,發展到線上“1+N”,再到如今通過搭建平臺整合供應鏈環節所有參與方的線上“N+N”模式;
業務上,借助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實現了供應鏈和營銷鏈全程信息的集成與共享,推動業務向去中心、實時、定制、小額、數據質押發展;
技術上,從線下傳統模式、互聯網化、平臺化,目前已發展到數字化、智能化的4.0階段,同時,風控維度上,也從單一核心企業信用擴展到包括訂單、運單、收單、融資、倉儲物流等在內的多維、實時、動態數據。
在此背景下,核心企業、電商平臺、物流公司、ERP軟件服務商、金融機構等各類玩家紛紛基于各自沉淀的數據類型,從不同角度切入。
如海爾集團、迪信通、蘇寧等核心企業通過對上下游企業交易數據的掌握,都成立了自己的供應鏈金融公司。阿里京東等電商平臺也利用平臺上交易流水與記錄,進行風險評測,確認信用額度進而對上下游供應商發放貸款。
順豐等物流公司通過對物流信息的掌握,覆蓋保理融資、訂單融資、融資租賃、存貨融資等服務。ERP軟件商通過公司的運營數據,建立公司征信數據,對公司的信用情況進行評級,生成相關風控報告。
同時,雷鋒網注意到,玩家們并非各自為戰。以中鐵建為例,其本身也在做供應鏈金融(中企云鏈),據其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與壹賬通簽約合作共建平臺,重點在于技術與資金。
據了解,該合作平臺將于11月底、12月初上線,以中鐵建3000億應付帳款作為風險抓手,以中鐵建1萬億銀行授信規模做支撐,通過平臺,將傳統厭惡風險的商業銀行與實力較弱的中小微企業進行對接,為中鐵建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提供500萬以下額度半年到一年的非抵押的信用貸款。
可以看到的是,供應鏈金融正在進入下半場,一個包含技術支撐、體系搭建、行業挖掘、深耕生態圈同時又保持開放的綜合實力比拼階段。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335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296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223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123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038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69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322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340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221 閱讀傳化智聯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場景應用
116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