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改善”,不是僅僅提高工作效率的想法或創造利潤的合理化對策,而是為了改變公司整體方向或改變公司性質的“想法或思想”行為。改善要是全公司上下的集體行動,不僅僅是生產現場的員工,領導、經營管理者,公司全體員工的集體行動比什么都重要,一具體形式固化員工的智慧和想法,將其運用于生產改革或者經營革新,這才是“改善行動”。
改善需要時間,很多時候成效不能立竿見影。但是,改善在這101技巧基礎上實施,改善途中不會迷失方向。
一、制造“基本的基本”
1、工廠中所進行的所有活動都為了滿足顧客的需求;
2、要徹底明白基本中的基本;
3、縮短距離;
4、同時使用雙手;
5、減少動作數量;
6、輕松工作;
7、一次拿到就不再放手;
8、用手,不能動腳;
9、不要吻合,要貼合;
10、重復性工作方能彰顯智慧水平;
11、比起學習,要習慣工作;
12、浪費有七種,最應注意過量生產所帶來的浪費。
二、現場改善
1、對有損于安全以及給客戶帶來不利的改善,絕對不能做;
2、只有必需品的工作場所稱之為干凈的工作場所;
3、理想的整理整頓狀態是一下子能夠取出所需物品的狀態;
4、自信地迎接客人的水平稱為清掃到位的清潔狀態;
5、不要將物品堆積到高于視線的位置;
6、不要數,要擺成形狀看;
7、不要批量購買,只買需要的東西;
8、要視螺絲為天敵;
9、腰桿挺直了嗎?
10、先后順序是安全第一、質量第二、生產周期和成本第三;
11、在現場現物面前大聲交流;
12、改變公司的不是那些了不起的改善,而是誰都能執行的簡單、可以模仿的改善;
13、比起100個道理或想法,在現場付諸實踐一次會產生100倍的價值;
14、改善所必需的是主動性的量、速度及持續性;
三、結構改善
1、及時形式上也要嘗試,將不可見的東西可視化;
2、將工廠內的所有位置賦予住址;
3、給活動一個原創性的名字;
4、每個操作現場配備垃圾箱;
5、區分好真正的親眼所見與非親眼所見;
6、監察室要用不同的方法重復一次;
7、問題只有一個看不到,但聚集在一起就會顯現出來;
8、地面、墻壁都要使用;
9、對有時間間隔的工作,要制作“回憶錄”;
10、工作指示書中的信息一定要以最終樣式顯示傳達;
11、比起倡導“后工序是顧客”一百次,不如實際觀看后工序一次;
12、不要拿著去,要去取;
13、將問題透明化,問題將解決80%;
14、多品種少量生產的關鍵在于制造操作的可視化;
四、操作改善
1、不要說人手不足,要區分考慮人不足和手不足;
2、教授全體員工能夠獨當一面地工作;
3、不要教授操作,教授如何工作;
4、包括教授方法在內,將工作系統化;
5、小工作用電腦,大工作用圖紙;
6、偽專家是否在橫行霸道?
7、不要思考改善工作,要思考這個工作是否能夠給公司帶來利益;
8、所有人都能夠無數次反復實踐的成為標準化;
9、少數精銳從少數開始,從優秀的人開始選拔,實現精銳化;
10、專門的管理人員的存在是現場運轉不良的表現;
11、靠人還戰術無法解決索賠;
12、沒有訂單就沒有生產;
五、設備改善
1、生產線縮短了、產品質量會提高、成本會下降;
2、在機器或設備上標示能夠確認工序的序號和流程布局的序號;
3、實現生產信息傳達數據化;
4、制造只能以全部工序當中最慢的工序速度進行;
5、如果工序間的流通未創造出來,引進系統反而必須進行管理,自會增加庫存;
6、沒有銷售流水生產設備的;
7、材料在上,產品在下;
8、不要用人力,要使用動力搬運;
9、電燈,與其關掉不如讓它自然熄滅;
10、工廠里的門有必要考慮有防盜、防噪聲、安全、衛生、節能、保溫、符合法律要求等,從外觀上看,其實沒有必要;
11、會調整設備才嫩獨當一面,是設備制化,實現獨一無二;
六、強大的制造
1、對照制造六個階段的水平,掌握公司實力;
2、設計改善優于現場改善一百倍;
3、商品制造不是按產品類別,而是按客戶類別;
4、理想的庫存量是零;
5、比起提高生產速度,更需要提高工序的轉換速度;
6、工序轉換中發現螺絲時,一定要引起重視,有改善余地;
7、在發貨期限內,以最慢的速度來生產;
8、存在不會馬上用到的物品的話,要考慮購買方法是夠有問題,存在不會馬上被移動的中間品的話,要考慮生產方式是否有問題;
9、在物件管理中發揮人眼和電腦相輔相成的作用;
10、要保有庫存的話,最好接近原材料;
11、制造在附加價值產生瞬間之外,是搬運或停滯;
12、提高生產率與削減庫存同時進行的話,成本必會降低;
13、質疑物品的流動方式;
14、信息雖各種各樣,但如果追根溯源,其實只有“訂購信息”一種;
15、不要提前備齊必要物品,在必要的時候備齊;
16、多品種變量生產時,人和設備都要實現多能工化;
17、監督者監督工作流程,工廠長監督制造流程,管理者監督轉錢流程;
18、通過改善現場為開展新事業創造必要空間;
19、東西扔掉,智慧萌生,創造空間,想法萌生。
七、將來的制造經營
1、將雜貨生產交付新興國家和大企業;
2、要從制造產品向制造魅力轉換;
3、不要企圖接收正銷售著的產品的訂單,要舉全公司之力制造暢銷的產品;
4、要跨越QCD,滿足顧客需求;
5、將制造體制從棒球模式轉換為排球模式;
6、生產銷售鮮花時,只靠廉價大量生產不是辦法;
7、設計師品質的體現;
8、更換為與眾不同的工作裝;
9、中小生產商要將工廠建設在城市;
10、不要將分工用于大量生產,要將其用于專家水準的量產上;
11、制造新產品至少要達到十倍或十分之一的一位數差別;
12、不是培養人,是培養企業;
13、將工廠建造成能夠讓人看到制造的“展示廳”;
14、機器制造產品,人的雙手創造價值;
15、將工廠做小,發掘新的賺錢商機;
16、投資員工優于投資設備;
17、以幸福、舒適為中心進行評價;
18、今后日本制造業所必需的心5S是“整理,整頓,清掃,機制,幸福”;
19、改善永無止境。
改善是從微笑之處著手,依靠每位企業成員的力量。微小之處微到不放過地板上的一個小螺絲,注意物品的歸置方式、員工清點數量的方式及員工的工作裝顏色等。任何一點都有可能關系到產品的品質、生產率及企業的盈利。所以,改善無處不在。
在企業制造改善中,要想做大制造,那必先培養人才。員工的精神狀態調動著員工工作積極性,只有提高了員工的幸福感,員工才能忠誠于企業、認同于企業,為企業創造價值,所以管理也逐漸從以利益為中心發展到以人為本。
在倉庫管理中為改善倉庫目前的混亂現狀,提升倉儲管理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使倉儲管理規范化;達到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為公司各部門生產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規范公司倉庫部門作業標準化,降低庫存成本,提升庫存周轉率。
一、目前倉庫分類
倉庫分類:1、原材料倉庫 2、成品倉庫 3、工廢倉庫 4、成品倉庫
二、、查找現存主要問題
1、倉庫部門職能、職責不清,部門崗位職能、職責不清,分工不明確,責任不能落實到人;
2、倉庫布局規劃不太合理,區域劃分不明確,造成空間利用困難和浪費;
3、PDA條碼及Baan系統形同虛設,系統利用不全,未能盡其功能,不能提供可靠的數據決策依據,物料信息不能共享,庫存信息不流通。4、物料擺放不合理,出現混、亂、雜,同種物料放置于幾個地方,找貨難;沒有實施“先進先出”管理,物料入庫良品、不良品混雜。
4、物料編碼管理不存在,造成物料識別混亂現象。
5、庫存積壓嚴重,呆滯物料處理不當,增加倉庫管理成本及庫存壓力;
6、產品資料缺失(沒有BOM表,沒有完整產品物料清單),生產用料發放缺乏重要依據,工作盲目性嚴重,作業效率低;
7、各倉管員沒有做到帳卡物實際記錄,進出庫臺帳明細不健全,電子帳,物料卡的及時記錄。倉庫無實際做到帳卡物相符。
8、先進先出、三帳一致、收發料準確率、單據規范率、呆滯品管理等沒有實際在運作實行。不良品,廢品無建立固定倉庫或者區域存放,也未建立賬目。
三、分析主要缺失原因
基于公司目前物料管理現狀,經過分析,認為根源在于:
1、對倉庫部門職能定位不準確,管理層重視度不夠。
2、長時期的無序管理。倉庫處于開放式管理狀態。
3、物料進出庫沒有嚴格的流程和工作紀律管控,未明訂各項具體作業流程,在作業上無從遵循,造成執行上的困難;
4、倉庫管理人員倉庫管理知識不足,業務能力欠缺;
5、公司營運體系的不完善,受業務、采購、生產、品質等部門的不確定因素影響嚴重,特別是受生產計劃及采購量無實際標準和計劃的影響很大,造成收料、發料難及料帳整理困難。
6、無定員、定責、人員變動率大,無實際人員管理及監督稽核力度不夠。
四、提出改善計劃
明確倉庫的職能、職責及倉庫管理人員的主要工作職責及分工:
1、倉庫職能改善:
(1)依據采購計劃收物料,并按倉庫管理制度標準檢查數量。
(2)將品質驗收好的物料按指定位置予以存放.
(3)存放場所的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符合5S要求,防止物資發生變異;
(4)依據領料相關單據配備和發放物料;
(5)出入庫記錄與定期盤存;做好收發管,先進先出標準。
(6)不良物料及呆廢料的定期申報及處理。
2、倉庫人員工作職責改善:
(1)負責建立倉庫內所有物料的臺帳、電子帳、實物帳(物料記錄卡)。
(2)按照管理要求擺放整齊、做好標識,做到帳、卡、物一致。
(3)做好倉庫庫存控制工作,按庫存標準建立安全庫存,及時提醒相關部門物料庫存數量狀態,避免導致物料待料,影響生產進度。
(4)負責做好倉庫內物料保管及防護工作,按規定手續做好物料出入庫的收發工作。
(5)與生產協調好辦理成品、半成品的入庫工作,并做好外協加工物料出入庫辦理手續。
(6)與業務部門協調合作,及時辦理好產品的出庫單并及時錄入電腦、上報財務及生產部門。并及時把庫存反饋采購及物控部門做到資源共享。
(7)及時做好不良品及退庫產品的記錄并及時向上級主管匯報,以便能及時處置。
(8)負責倉庫管理數據的維護與更新。
(9)月底盤點庫存,做好日報、月報表;并講盤點資料傳閱到財務進行備案。做好倉庫現場管理工作。每月及時編制好庫存報表工作,按財務要求及時配合做好倉庫物料的成本核算工作。做好倉庫現場管理工作。每月及時編制好庫存報表工作,按財務要求及時配合做好倉庫物料的成本核算工作。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419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338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265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165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101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518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371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389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270 閱讀傳化智聯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場景應用
124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