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歷史上,集裝箱的應用是有著里程牌的意義的。作為一種標準化尺寸的裝載容器,可以實現貨物門到門的高效物流操作。
集裝箱的大規模應用,使用起源于50多年以前,麥肯錫McKinsey咨詢公司的一份報告。
二戰后全球經濟經過了20年高速的發展,原有的低效率,高成本的海運操作模式已經落后于當時全球貿易發展的需要,一場船運業的變革勢在必行。
麥肯錫在1967年受英國政府部門委托,對于集裝箱船運做了一份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在這份報告中,麥肯錫提到了集裝箱化貨柜(Containerized cargo)的美好前景。這種標準化的貨柜能夠通過規模效應,為貨主提供更低的運輸成本。
此后,集裝箱海運就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其增長速度遠超同期的全球GDP增長水平。
從上圖可以看到,全球化貿易從19世紀開始進入快車道,期間只有在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有過一段衰落期,待二戰結束以后,再度恢復到高速發展的模式。
在1956年,集裝箱貨柜在船運業首度亮相,并在10年以后促成了麥肯錫公司對于集裝箱化的研究報告。
集裝箱運輸主要有以下這些優點:
1.提高貨物的裝卸效率
在提貨倉庫,貨物以紙箱或托盤為單位裝入集裝箱內,到了目的地倉庫后,再把貨物從集裝箱內掏出來。在整個運輸過程中,貨物都無需再次取貨或是放入箱內,節省下了大量操作的人力和時間,提高了裝卸效率。
2.節省包裝費用,簡化理貨手續
集裝箱具有一定的防盜、防水、防潮和防污損等性能。對于普通貨物,無需使用額外的包裝物,就能保證安全抵達目的地。
3.減少營運費用,降低運輸成本
集裝箱的裝卸便捷,不會受惡劣氣候的影響。在集裝箱碼頭裝卸貨柜,已經大量使用自動化設備,工作效率高。
集裝箱的最大的成功在于其產品的標準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運輸體系。
集裝箱已經實現了全球范圍內的船舶、鐵路和公路等多式聯運的物流系統,極大地提高了現代物流的運營效率,這一切都要歸功于標準化集裝箱在1960年代開始的廣泛應用。
實施標準化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我們可以把標準化運用到更多的場景中。
以訂貨管理為例,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如何把不同的供應商的條款、交付、訂單、標簽和包裝等實行標準化,從而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運營的成本。
1.貿易術語(Incoterms)
雖然每個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和品種是不同的,制造商仍可以把貿易術語統一到2-3種以內,如EXW,FCA。這樣便于供應商的統一管理和計算采購成本。
2.交貨時間和頻次
制造商可以和供應商進行協商,根據貨量的多少、距離的遠近和倉庫收貨人員的實際處理能力,來決定交貨的時間窗口和頻次。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平衡倉庫的收貨工作,不會在某一個時間段過度繁忙,也不會在另一個時間段無事可做。供應商交貨時間成為了標準以后,也有助于物料的追蹤和生產計劃的執行。
3.訂單系統
如果制造商有條件的話,可以和供應商采用EDI或者是WEB-EDI的訂單系統。
訂單通過點對點的系統或者是制造商網站下載,從而改變了傳統的傳真、郵件等的下訂單的模式。在提高訂單的準確性的同時,還可以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4.產品標簽
不管制造商是否使用了EDI或WEB-EDI系統,他們都可以和供應商要求使用標準化的標簽格式和內容,并且在一些關鍵字段上使用條碼,比如訂單號、產品名稱和數量等等。
這些信息將有效地提高倉庫收貨人員的工作效率,并能夠減少收貨錯誤的發生。
比如Bosch博世公司就使用了統一的Global Transport Label (GTL)標簽,實現了倉庫收貨自動化。
5.包裝容器
制造商可以規定供應商產品的包裝容器規格。如果是使用可循環的包裝箱,盡量都使用標準化尺寸的容器,這樣便于廠內的物料移動和生產線供料,提高生產效率。
不管是高鐵運營,還是物流運輸和生產制造,提高效率與降低成本都是我們一直在追求的目標。
通過標準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實現這個目標,增強公司的競爭力。
標準化就是高效率!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034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21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97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77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28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64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219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75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17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