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40%左右的AI創業公司都是假AI公司,只要打上AI標簽,它們吸引的資金就能多15%-50%。
無人送餐車也遇上了黑天鵝,一直活躍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網紅無人送餐車Kiwibot,居然被爆出是人工遙控的……
類似事件在人工智能(AI)領域一再上演,我們知道人工智能當然離不開人工干預,但是當人工干預變成了人工代勞,這就點掛羊頭賣狗肉的味道。
為什么AI明星公司屢屢爆雷?這可能跟人工智能熱潮所帶來的社會關注和資本青睞有關。
Kiwibot由2017年成立的創業公司Kiwi Campus運營。
公司CEO Felipe Chavez的創業故事很老套,他發現在美國校園內點一份披薩,人工送餐費幾乎和披薩本身的價格一樣高,于是決定嘗試用機器人送餐,拉上了另外兩個創始人開始創業。值得一提的是,Kiwi Campus還接受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Skydeck 孵化器的投資。
無人送餐車Kiwibot
一開始,Kiwi Campus只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內部提供送餐服務,后來擴展到周邊地區,包括斯坦福大學等。
根據Kiwi Campus的介紹,目前公司擁有150臺無人送餐車Kiwibot,完成了超過30000次配送服務。
一次配送服務要用到三種不同的機器人,Kiwi RestaurantBot、Kiwi Trike和KiwiBot。
KiWi RestaurantBot
KiWi RestaurantBot 在餐廳收集需要配送的外賣,然后由工作人員統一把外賣轉移到Kiwi Trike(半自動三輪車)上,然后工作人員再把外賣從Kiwi Trike上轉移到KiwiBot上,由KiwiBot完成最后幾百米的配送任務。
半自動三輪車 KiWi Trike
KiwiBot是臺大約三四十公分高的四輪無人車,正前方是一塊大屏幕,上面的模擬眼睛會根據外界情況做出不同反應。
憨態可掬的形象加上黑科技加成,讓KiwiBot這兩年成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及附近地區的流量擔當。
2018年12月,一輛Kiwibot因為電池更換故障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內起火,甚至還驚動了伯克利消防局,事后Kiwi Campus公司短暫停止了Kiwibot的配送服務,不過有愛的學生還自發為這輛葬身火海的Kiwibot點蠟悼念。
今年5月,Kiwibot又身陷一起“綁架案”,一位45歲的代課老師向當地警方表示,因為覺得Kiwibot在街上亂晃讓他“不爽”,他把一臺Kiwibot塞進了自己的汽車后備廂。
當地沉浸在人工智能技術給送餐帶來的新體驗,沒想到Kiwi Campus公司卻自己戳破了這個美麗的泡沫。
據《舊金山紀事報》報道,Kiwi Campus公司承認,Kiwibot之前宣稱可以利用人工智能避開行人,自動選擇各個地點之間的最短距離等自動化操作,其實都離不開人工的輔助。
Kiwibot 宣傳的避障控制流程
通過GPS和車載攝像頭,遠在哥倫比亞的操作員可以在地圖上看到Kiwibot,還能看到其周圍的環境,操作員每隔五到十秒就向Kiwibot發送指令,延遲只有150毫秒。
公司產品負責人Sasha Iatsenia說,這么做的好處是節省成本,一個哥倫比亞的操作員最多可以同時操作三臺機器人,每小時工資不到2美元,人工輔助意味著機器人不需要昂貴的設備比如激光雷達傳感器。
Kiwi Campus公司還強調,這是“并行自動”(parallel autonomy)系統,而不是普通意義上的“遙控玩具汽車”。
《舊金山紀事報》的報道
為什么操作員要安置在南美洲的哥倫比亞?除了人力成本低,可能跟Kiwi Campus創始人兼CEO Felipe Chavez有關,Chavez本身就是哥倫比亞人,2015年就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創辦了一項快遞服務,可以看作是Kiwi Campus的前身。
據報道,Kiwi Campus公司目前團隊在60人左右,有60%的員工在哥倫比亞負責車隊營運,40%的員工在美國負責業務發展和支持。
網紅無人送餐車,并不是第一個被爆出人工替代人工智能的高科技產品。
今年5月,《紐約時報》披露,谷歌能打電話訂餐的AI助手Duplex,背后就有呼叫中心的“功勞”。
谷歌甚至大方承認,通過Duplex撥打的電話中,大約有25%是以人為主,而剩下的非人工操作中,也有15%在某些時刻會受到人為干預。
谷歌解釋,Duplex之所以有時依賴人工,部分原因是為了保證餐廳方面的體驗,而《紐約時報》則認為,還是因為谷歌的人工智能學習速度沒有那么快。
谷歌CEO皮查伊在演示Duplex
不過,好歹谷歌不是為了錢造假,更多在“真假AI”邊緣瘋狂試探的公司,基本都是為了獲取社會關注和資本青睞。
2018 年 11 月,公司創始人兼CEO Chavez獲得了 MIT 的杰出企業家獎,有數據表明目前公司已經獲得了240萬美元的融資。
另一家“翻車”的印度科技公司Engineer.ai,同樣是為了錢。
這家公司成立于2016年,號稱能用AI自動定制手機App,原來由數個開發、測試、UI設計師以及產品經理花費幾個月時間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AI就能全部代勞。
Engineer.ai的開發界面
然而,據《華爾街日報》報道,Engineer.ai根本沒有AI技術,他們是用一群印度碼農冒充AI,為客戶編寫手機App的代碼。而且直到最近兩個月,Engineer.ai才剛剛開始研發與自動編寫App有關的技術,公司距離能夠在核心業務中使用AI,至少還需一年多時間。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家公司,已經獲得了多家風投的2950萬美元融資。
甚至,還有一些創業公司“喪心病狂”地使用人工來代替AI,是因為人工來得便宜和簡單。
2017年,企業費用管理程序提供商Expensify公司公開承認,此前使用的“SmartScan”技術(收據處理工作),至少有一部分是人工完成的。這些收據的掃描結果被發給了亞馬遜的勞務眾包平臺MechanicalTurk,這些收據就是由眾包平臺上低薪酬雇來的員工們處理的。
今年3月份,風投公司MMC的一份報告更是揭露了“假AI”公司為什么要不遺余力地“造假”。
報告顯示,在歐洲有40%左右的AI創業公司,都是假AI公司。即使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表明這些公司使用了AI,但只要打上AI標簽,它們吸引的資金就能多15%-50%。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3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62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84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32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1955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3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70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56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92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25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