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
物流梁言
公眾號物流梁言作者,專業的交通運輸行業觀察、研究與投資分析,共享行業干貨。
公眾號物流梁言作者,專業的交通運輸行業觀察、研究與投資分析,共享行業干貨。
由于快遞統計數據相對科學真實,很多國外獨立研究機構開始質疑三大電商平臺尤其是拼多多第一季度GMV統計數字。因此,本文試圖從快遞數據角度,利用一套邏輯推演回答這個備受關注的問題——電商平臺刷單致GMV嚴重注水?
站在2020年倉儲智能科技行業的重要十字路口,筆者先不去對“高估值”做定性判斷,只希望通過分析研究,從相對客觀的視角為各位讀者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
新基建是當下產業經濟最最關注的熱詞和投資重點,但終究新基建要做什么,哪些會深刻影響和改變物流行業。作者想用一個簡單的邏輯,推演下可能的方向和機會。
近日,在其兩周年活動中宣布提供一億元補貼用戶,并對外發布戰略級新產品“運個貨司機端App”,所以作者想借運個貨的“自我定位進化史”,一方面梳理并審視我們之前的判斷,另一方面也想探討下究竟物流科技平臺的方向在哪里?也許讀者們能看到殊途同歸的那個彼岸。
兩周前,也就是2020年3月20日,利豐集團宣布獲GLP普洛斯和馮氏家族以每股1.25港元進行私有化,交易價格同當日收市價(0.5港元)有1.5倍溢價,涉及總現金72.23億港元。
如方正交運首席分析師許老板所言,快遞概念股具有反脆弱性,在傳染恐慌中,減少戶外暴露、增加線上購物、提升安全心理,這也是2003年中國電商及快遞崛起的助推劑。本文想穿越電商快遞發展的這黃金十年,試圖窺探洞察到一些行業的發展趨勢,希望能給各位從業者一點兒啟發。
2019年,整個物流行業的玩家都開始慢下來了。四年前,不論是創業者還是資本方都以為大物流行業是個擁有萬億規模和無限可能的藍海。自2015年“運滿滿”獲得紅杉資本數億B輪融資開始,大物流領域動作不斷,車貨匹配平臺、快遞快運、航運科技領域全面開花。很多人認為,只要攜資本、科技以及一點商業模式創新就能攻占這條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