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公司UMAS 近日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遠洋貨物的運費需要提高450美元/TEU,才能抵消使用低碳燃料所產生的額外費用。
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越來越多的航運公司開始尋找傳統石油燃料的替代品。UMAS的研究發現,到2030年,在中國沿海航線上運營零排放船舶的額外成本約為30~70美元/TEU,跨太平洋航線上的額外成本約90~450美元/TEU。
12月6日,普氏集裝箱指數在關鍵航線上的即期運價加權平均值為913.73/FEU。
UMAS顧問Camilo Perico表示,燃料成本可能是航運轉型的主要障礙,解決這一問題需要進行坦誠的對話。我們需要‘擺在桌面上的數字’,并了解利益相關者如何消化這些額外成本。
根據UMAS的分析,在上海至洛杉磯的跨太平洋航線上部署一艘使用零排放燃料的船舶每年需要增加成本2000萬~3000萬美元,其中包括1800萬~2700萬美元的燃料成本;沿海航線上,每年需要增加成本450萬~650萬美元,其中包括360萬~520萬美元的燃料成本。
倫敦大學學院能源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該研究的合著者Nishatabas Rehmatulla指出,燃料成本是總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在初始階段獲得正確的需求信號和企業行動后,零排放燃料的生產和供應可以大規模展開并降低成本。
基于現成的技術和現有的供應基礎設施,甲醇已成為集裝箱班輪公司的熱門選擇。船舶經紀公司Braemar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6日,已有166艘集裝箱船訂單可使用甲醇燃料。
但UMAS表示,氨燃料有潛力成為一種更便宜的選擇。預計到2030年,在跨太平洋航線上,電制氨驅動的船舶可能會較傳統船舶增加成本150~350美元/TEU,使用電制甲醇可能會增加成本210~450美元/TEU。
國際海事組織等監管機構正在推出新舉措,以縮小化石燃料和綠色燃料之間的價格差距。UMAS預計到2050年,成本差距將不斷縮小。到2030年,以電制氨和電制甲醇為動力的船舶運營成本將比傳統船舶高出2~4倍;到2050年,價差將縮小到1.5~2倍。
“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395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347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209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1757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326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288 閱讀國內首條無人機城際物流航線首航,1200公里續航會否沖擊貨運格局?
1290 閱讀京東,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1153 閱讀即將年營收超3000億元、迎來8.66萬名新員工,這家物流巨頭面臨最大風險
1198 閱讀普洛斯中國2024年表現穩健強勁,卓越運營助力新經濟勢能攀升
113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