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國之大者”,連接“美好生活”。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主動服務新發展格局成效明顯
■ 文/記者:王宏坤
■ 關鍵詞:郵政,快遞
近年來,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郵政集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聚焦主責主業,主動服務新發展格局,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普遍服務是郵政集團的“根和魂”,亦是郵政各板塊協同發展的根基。
郵政集團堅持郵政普遍服務投入、保障和發展“三個優先”,不斷延伸服務觸角,豐富服務內涵,厚植服務根基,提升供給能力和供給質量,繪就了一幅郵政普遍服務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2022年,在國家郵政局的指導下,全國各級郵政企業不斷加快農村郵路汽車化,新增農村投遞汽車近2萬輛,累計達3.8萬輛,基本實現每個鄉鎮至少1輛投遞汽車;持續鞏固建制村通郵成果,基本實現了所有建制村都具有投遞頻次穩定、接收地點固定的直接通郵服務;印發《抵邊自然村郵政普遍覆蓋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9個邊境省份政企協同制訂實施方案和年度計劃,因地制宜推進抵邊自然村郵政服務,94.8%已實現通郵。
在全國各級郵政企業的努力下,郵政普遍服務跨越山海、通達邊疆。“兒子給我寄包裹了,謝謝你們幫我送到家門口。”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憑祥市上石鎮油隘村的黃女士接過從廣東寄來的包裹,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油隘村是抵邊村,下轄12個自然屯。油隘村通郵后,全村900多戶人再也不用跑到十幾公里外取郵件。不只是廣西,在吉林、云南、西藏、新疆……一條條鄉村郵路被激活,成為傳播黨的方針政策的“宣傳路”、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民生路”、助力鄉村振興的“致富路”、服務穩邊固邊的“安心路”,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促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增進民族團結、促進社會安定和維護國家安全工作中貢獻了郵政力量。
在全國各級郵政企業的努力下,郵政普遍服務疊加賦能、轉型升級。在四川省成都市暑襪街郵政支局,行政審批部門攜手郵政企業將企業開辦、醫療衛生、文化娛樂、投資建設和城市管理等47項企業服務事項和社保醫保、就業培訓、養老助殘、社會救助和退役優撫等65項個人服務事項納入郵政網點的服務范圍,延伸政務服務觸角,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在廣東省東莞市,長安鎮怡景郵政所已定向打造為“商超類”“站點類”網點,麻涌鎮古梅村郵站郵政所定向打造為“鄉村振興服務類”網點,均全面開辦“金融賦能、自提服務、政務服務和電商分銷”等業務,疊加普遍服務網點業務功能,打造成綜合便民服務平臺……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劉愛力多次強調,寄遞業的本質就是“時限更快、價格更優、丟損更少、穩定可控”。時限是“生命線”,是開拓市場贏得客戶的“敲門磚”,是寄遞業務永恒的首要任務。
如何把握好這條“生命線”,使其更具韌性?如何用好這塊“敲門磚”,使其更有力度?從2018年全面完成長三角郵速資源整合,使長三角區域互寄快遞包裹次日遞率提高43個百分點,平均時長壓縮近8個小時;到2021年“6·28”大提速,實現“1000+”城市間寄遞業務提速,全國主要城市可享郵件次日達甚至次晨達,六成以上特快專遞實現次晨達;再到2022年6月8日,宣布調動時限、服務、成本等優勢資源,聚焦重點客戶、重點區域和重點線路,對1591條寄遞業務線路開展精準提速,郵政集團對“加速度”的追逐從未停止、愈加穩健。
相較于2021年“6·28”的全面提速,2022年“6·8”大提速則是精準提速,其特點體現在分類施策、夠量直達、滾動優化、融合聯動4個方面,主要是將時限慢于競品,但有一定規模,并對業務發展有重要影響的“夠量市場”線路作為提速線路。自此,郵政集團寄遞業務開啟精準提速常態化、長效化模式。
數據顯示,“6·8”精準提速后,郵政普遍服務和競爭性業務時限均創歷史最佳。與自身比,特快、快包整體時限達成率,較2022年年初分別提升11.7和25.8個百分點。與競品比,時限差距分別縮小7小時和10.5小時。2022年“雙11”期間,郵政寄遞全網時限明顯提升,特快專遞全程時限提升15.2%,快遞包裹全程時限提升9.3%。
全網精準提速背后是郵政集團的數智化、流程再造及規模提升。郵政集團通過在90個省際中心推廣智能場院管理系統,提升場院管理數字化水平,逐步實現了生產全過程數字化交接、智能組織場院生產、精細化運輸管理,為精準提速提供了技術支撐。各郵政企業聚焦重點市場、重點客戶,把運輸車輛開到田間地頭、倉儲中心和客戶現場,匯集直發,加快時限速度,提升客戶體驗。至此,“加速度”與“客戶群”形成雙向奔赴,時限水平的提升成為寄遞業務進一步擴大的“吸引力”。比如在江蘇,大閘蟹寄遞市場體量超6億元,江蘇省郵政分公司通過創新經營模式及運營模式,實現收入6861萬元,增幅達51%,市場占有率為16%,同比提升5個百分點。
全網精準提速的最終受益者是廣大客戶和一線員工。各地郵政企業創新提速方式,以三級物流體系網絡優化為抓手,全面提升郵件分揀速度和投遞效率。山西省清徐縣郵政分公司新增了自動分揀機,并新設縣內盤撥專段為各鄉鎮運送上下行郵件,使鄉鎮投遞員可提前1~2小時開始分揀處理郵件。為提升運能,將鄉郵段電動三輪車全部更換為汽車,增加載貨量的同時提升了投遞速度,以往清徐縣投遞員人均每天投遞郵件80件,改革后人均150余件。
三級物流體系是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基礎,是實現農村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基礎保障。對于郵政企業而言,抓好這項工作不僅是責任擔當的體現,也是資源效益最大化的體現,更是鞏固農村市場的有效手段。
郵政集團不斷加大鄉村物流配套投資力度,全面推進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全國各級郵政企業遵循“因地制宜、統籌規劃、效率最高、費用最低、保障服務、滿足市場”原則,實現現有資源和社會資源相結合,累計建成1000余個縣級中心、6000余個鄉鎮中心、35萬個村級站點,為農村物流配送效率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礎。
以四川為例,四川省郵政分公司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將提升農村網絡、綜合服務等基礎能力與郵快合作、交郵合作等深度結合,進一步降低物流運輸成本,打造城鄉高效配送體系,讓工業品下行和農產品上行雙向流通渠道更加便捷順暢。目前,分別建成縣、鄉、村三級節點78、2200、21127個,快遞進村村級覆蓋率為100%;新增農村投遞汽車323輛,超30%鄉鎮實現建制村周五投遞頻次;入駐(復用)交通縣、鄉、村三級場站27、274、7210個,開通630條交郵融合線路。
在建好“三級網”過程中,按照國家郵政局部署,郵政集團指導各地郵政企業深入推進郵快合作、交郵合作,健全末端共配體系。同時,打造郵政主導的縣鄉共配平臺,提升郵快合作覆蓋面和代投量,積極開展交郵合作。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郵快合作快遞進村覆蓋30.6萬個建制村,覆蓋率62.3%。
持續完善的三級物流體系為郵快合作快遞進村提供了網絡基礎和保證,確保“建得起、立得住、用得好”。安徽省郵政分公司發揮“四流合一”資源稟賦,以融合共享理念,深化農村物流體系建設,構建起“開放惠民、集約共享、安全高效、雙向暢通”的農村現代物流體系。目前,該分公司累計投入2億余元,建成62個縣級處理中心、639個鎮級運營中心、2.5萬個村級綜合便民服務站,實現鄉鎮和行政村快遞服務全覆蓋。開通縣鄉郵路324條,配備農村投遞汽車1868輛。加快縣域共配中心建設,先后獲得金寨、望江等縣(市)共配體系運營權。打造“一網多用、一站多能、多點合一、深度融合”的客貨郵發展模式,已建設147處鄉鎮運輸服務站,開通交郵合作線路142條。同時以“快遞進村”工程為切入點,以縣域共配中心為載體,因地制宜,整合資源,深化郵快合作。目前,郵快合作建制村覆蓋率超90%,年快遞進村業務量超2億件。
構建新發展格局,把戰略基點放在擴大內需上,農村有巨大空間,可以大有作為。
郵政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始終是服務“三農”、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郵政集團作為行業“國家隊”,作為服務鄉村振興的“主力軍”,充分發揮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資源稟賦,充分發揮貼近農村、貼近產業、貼近經營主體的優勢,建強寄遞物流網絡,延展農村服務渠道,協同服務產業鏈條,為49萬個建制村、225萬家農民合作社、390萬個家庭農場、9萬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村商戶提供了集農產品銷售、倉儲物流、金融服務等于一體的綜合服務解決方案,在全力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中交上了優異的“郵政答卷”。
截至2022年年底,郵政集團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取得明顯成效,累計建成信用村超38萬個,累計評定信用戶超千萬戶;完成農民合作社全面走訪,郵政服務觸達50余萬戶,培育打造了中郵惠農示范社近1100個、示范企業100個,發展農村會員1780余萬人。破解農村“三難”問題的關鍵業務取得快速發展,建成全國級農產品基地150個,農產品交易額超100億元;農產品寄遞業務收入實現70多億元;涉農貸款余額2022年凈增超2000億元,普惠型涉農貸款2022年凈增超1000億元。農村郵政公共服務質效有效提升,郵快合作建制村覆蓋率達70%,鄉鎮局所覆蓋率保持100%,鄉鎮轉型網點覆蓋率已達100%,優質郵樂購站點超19萬個,郵政批銷交易額超110億元。嚴格落實中央“四個不摘”要求,推動陜西商洛商州區、洛南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上臺階、鄉村振興見實效。
其間,郵政集團服務鄉村振興的保障能力有效提升。網絡渠道持續健全完善,線下以5.4萬個郵政網點、45萬個郵樂購站點為基礎,線上以郵樂網為平臺,初步建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特色農村電商平臺。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全面推進,累計建成1000余個縣級中心、6000余個鄉鎮中心、35萬個村級站點。數字化能力不斷增強,依托集團CRM和大數據平臺,建成支撐農村郵政協同服務的惠農服務平臺;郵儲銀行大力推進“三農”金融數字化轉型,建成“三農”金融數據中臺,有效提升了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的支撐能力。
在服務鄉村振興過程中,各地郵儲銀行的優秀實踐不斷涌現。各省(區、市)郵政分公司、郵儲銀行一級分行聚焦當地“三農”發展需要,推動郵政集團服務鄉村振興落地見效,形成了一批聯農助農惠農的典型模式,為服務鄉村振興注入了鮮活的實踐經驗。安徽郵儲銀行共建“鄉村振興金融工作室”,有效增強了農村郵政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江蘇沭陽深耕花木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形成寄遞業務量質并舉、板塊業務協同增效的產業協同發展模式。吉林郵政打造“產、加、運、銷”產業鏈協同服務模式,建立了以郵政為核心,串聯農產品收購、加工、包裝、品牌和渠道的運營生態。湖南益陽郵政聚焦“進銷存、大單品、業務疊加”三大核心要素,打造了農村市場渠道協同服務模式。四川郵政推進“交商郵”融合,打造全國首創的“金通工程·天府交郵通”品牌,政企聯動構建高效商業物流網絡……
心懷“國之大者”、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始終是郵政集團的使命擔當。不久前,《中央財辦等部門關于推動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印發,給郵政集團全力服務鄉村振興提出了最新要求。郵政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強頂層設計規劃,整體推進流通體系建設;強化村級站點建設,打造商品流通服務載體;加強三級物流體系建設,提升農村流通服務水平;發揮線上線下渠道優勢,推動農村電商多業態發展,全力以赴建設高效順暢現代流通體系、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為促進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作出更大貢獻。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852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13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30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20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751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493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24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49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56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99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