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提到了一個案例,講的是一家企業想要節省運輸費用,結果事與愿違,最后付出了更多的費用。
這篇文章想要表達的是,在處理復雜問題時,我們不能使用直線條的、單一的線性模式,而是要用循環模式進行思考。
為了更形象地描繪這種模式,可以使用因果回路圖,也叫做系統思維圖(Causal Loop Diagram)。
1.強化回路
因果回路圖是用目視化的方法,顯示出系統中不同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這段話有些抽象,讓我通過一個例子來說明。
眾所周知,我是一個供應鏈管理文章的作家,每周都會發布新的文章,我的公眾號有幾萬個人訂閱,我還出版了1本專著。
寫文章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情,我是如何堅持原創寫作的呢?可以用因果回路圖來說明其中的關系。
在上圖中有4個小圓圈,分別是原創文章、粉絲數量、專著銷量和信心意愿,這些就是系統中的變量,也叫做節點。
讓我們從“原創文章“開始,隨著我的原創發布文章數量的增加,我的公眾號粉絲數量每天都在增加,這兩件事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Causal Relationship)。
一個變量的增加或減少使得另一個變量隨之增長或減少,兩個變量朝著同一個方向變化,這種關系被稱為正極性(Positive Polarity),用加號或是字母S來表示。
如果一個變量的增加或減少使得另一個變量隨之減少或增加,兩個變量朝著相反的方向變化,這種關系被稱為負極性(Negative Polarity),用減號或是字母O來表示。我的原創文章和粉絲數量是朝著同一個方向變化的,所以它們的關系是正極性+。
當我的訂閱粉絲數量越來越多,有些讀者購買了我的專著,書籍的銷量隨之上升。
我的第一本書《供應鏈管理:從入門到精通》在同品類書籍中可以排進暢銷榜的前十名,長期位列國際供應鏈管理熱賣榜的首位。粉絲數量和專著銷量是朝著相同方向變化的,所以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正極性。
我的專著賣得好,說明讀者們肯定了這一部作品,這給了我巨大的鼓舞,讓我更有信心,也增強了我繼續從事原創寫作的意愿,這又是一個正極性。
強烈的意愿讓我筆耕不輟,完成了更多的作品,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循環回路(Loop)。
案例中的4個變量之間都有因果關系,它們組成了回路,用圖形描述出來就是因果回路圖(Causal Loop Diagram)。
由于所有的因果關系都是正極性,最終我獲得了一個積極的反饋,讓我輸出了更多的原創文章,這種情況就叫做強化回路(Reinforcing Loop),用字母R表示。
讓我們再通過一個企業的案例來了解因果回路圖。
假設A公司由于經營不善,銷售業績開始下滑,現金流逐漸減少,兩者是同向的正極性。
由于現金流吃緊,A公司開始想各種辦法來扭轉被動的局面,其中的一個“妙招”就是延長給供應商的付款賬期,原來是開票后30天付款,現在改為90天的賬期,這是許多公司常用的策略。
現金流和應付賬款天數是朝著相反的方向變化,它們是負極性關系。當供應商發現A公司付款天數越來越長,就會認為這家客戶的經營情況不佳,一些警惕性高的供貨商要求A公司提前付款或預付現金,這使得供應商品的數量開始減少,與付款天數的關系是負極性。
最后,A公司的庫存水平不斷下降,許多貨架都是空的,這導致了銷售業績的進一步滑落,形成了一個正極性。
在A公司的案例中一共出現了四個極性,兩個加號與兩個減號,這也是強化回路。這是為什么呢?根據因果回路圖的規則,兩個減號相互抵消,成了加號,這和負負得正的原理是一樣的。
從道理上也是說得通的,因為A公司的業績變差了,使用了延長付款的手段,于是供應商不敢繼續供貨,害怕不能按時收到貨款,最終A公司出現更多的缺貨,致使銷量進一步下降。
這個回路讓A公司的經營情況雪上加霜,陷入了惡性循環,所以它也是強化回路。
2.平衡回路
另外一種回路的情況恰恰相反,這就是平衡回路(Balancing Loop),用字母B表示,讓我們也用一個案例來介紹它。
假設B公司的商品缺貨率高達20%,也就是說只有80%的銷售訂單可以完成,這遠低于同行業公司的90%訂單履約率。
為了改善交貨率的問題,B公司的策略之一是采購更多的商品,從而可以緩解大量的缺貨。
如果B公司的缺貨情況有所好轉,他們就不需要購買大量的商品,因此缺貨情況和采購訂單是朝著同一個方向變化的,是正極性。
當B公司的采購數量越來越多時,只要供應商都能按時交貨,庫存水平肯定是能夠上升的,這兩個變量之間也是正極性關系。
隨著庫存的增加,B公司的貨架得到了補充,缺貨率開始下降,此消彼漲,所以它們的負極性的關系。
在這個案例里,有一個負極性和兩個正極性,根據模型的規則,這是平衡回路。
一般來說,隨著時間的推移,系統會形成某種平衡的狀態,改變原有的情況,所以要設定一個具體的目標,例如上述案例的目標是改善商品缺貨問題。
3.時間延遲
系統中的變化是有延遲性的,例如B公司想要增加庫存水平,需要等待供應商完成生產和運輸才行,這些活動都需要時間,庫存補貨并不是立竿見影的事情,所以有時間上的滯后。在因果回路圖上,時間延遲用兩條短線表示。
延遲越長,反應可能越激烈,要達到平衡狀態的時間越長。
仍以B公司為例,由于缺貨造成了銷售損失,采購員受迫于高層的壓力,催促供應商立即交貨,而后者的生產需要一些時間,不能滿足B公司的到貨日期要求,于是訂單被取消。
采購員又到市場上尋找其他的貨源,兜兜轉轉一圈下來,發現還是原先的那一家供應商能提供最早的交貨期,最后只得重新下了采購訂單。這樣來回折騰,B公司用了更多時間才恢復了庫存水平,達到了平衡的狀態。
在供應鏈管理中,我們采取的行動和結果之間的延遲是隨處可見的。在《什么是“眼鏡蛇效應”?》文章中,張三公司的采購員在2022年2月的時候決定等待海運費用下調后再去訂集裝箱艙位,而張三直到當年4月末才能把貨柜裝船發運,當中有2個月的延遲。
在制造企業里做庫存優化亦是如此,我們想要降低庫存,采取了控制新訂單、縮短前置時間等一系列行動,但是庫存水平下降需要時間,因為要等到BOM中物料都齊套后才能被消耗,期間需要一些時間。
在本篇文章中,我為大家介紹了因果回路圖中的關鍵要素,包括變量、正負極性、強化回路、平衡回路和時間延遲。在下一篇文章里我會詳細介紹案例,說明在解決問題時,為什么會產生意外的后果,敬請期待。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873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1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44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48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786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0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5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77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77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04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