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黄片免费在线播放_国产黄片在线免费看_日本8X无码毛片_日韩无码一级簧片_中日韩一级免费黄片_www.黄色视频.com_亚洲免费成人电影大全_韩国一级黄片在线免费看_一级免费黄片视频

羅戈網
搜  索
登陸成功

登陸成功

積分  

基于不同旅客吞吐量機場規模的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規劃與設計

[羅戈導讀]機場航班流、旅客流、行李流,是民用機場運行的三大主要流程,而機場行李流的順暢與否直接影響著航班的正常性和旅客的出行體驗。

為全面提升民航旅客托運行李信息化水平,解決托運行李錯運、漏運、丟失、破損等情況發生率較高等問題,民航局日前發布《民航旅客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 第1~3部分》系列標準。本文主要針對不同旅客吞吐量規模的機場(集團),提出不同模式的規劃設計方案,并對比分析不同建設模式的優劣,在節約建設資金的同時,打造了更便捷、更優質、更智慧的行李運輸服務體系。

作者:宋洪慶1,2    陳宇1,2    李思霖1,2

1為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第二研究所 2為民航成都物流技術有限公司

引言

機場航班流、旅客流、行李流,是民用機場運行的三大主要流程,而機場行李流的順暢與否直接影響著航班的正常性和旅客的出行體驗。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全行業行李托運信息化、數字化水平較低,使得行李服務缺少有效監管手段,在實際航空出行時,旅客屢屢因行李問題而體驗不佳。

2019年中國民航啟動“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建設”專項行動,當前旅客吞吐量為千萬級的機場(Ⅰ類機場)基本已建設完成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機場端。按照民航局規劃要求,下一步將進行吞吐量為千萬級以下機場(Ⅱ類和Ⅲ類機場)的建設工作。基于此,根據筆者的規劃設計及建設經驗,對不同旅客吞吐量規模的機場(集團)的投資、運營維護、機場定位發展等條件進行多方面綜合考慮,提出了基于不同旅客吞吐量機場規模的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的規劃設計,可為機場(集團)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建設提供參考。

一,航空旅客行李運輸的發展問題與現狀

航空行李運輸長期存在效率低、錯運率高等頑疾,行李運輸服務質量一直被外界詬病,旅客投訴量居高不下。而在國內航空運輸消費者投訴中,行李服務高居前三。以行李錯運為例(見圖1),2019年全球錯運行李達2540萬件,錯運率約千分之五,年經濟損失約24億美元,占全行業總利潤的6.25%;主要原因是行李運輸過程中錯運率、漏運率較高,旅客到達目的機場后發現行李未能同時到達,影響后續行程,體驗欠佳。



圖1 2007~2020年全球旅客客運量與行李錯運趨勢圖[1]

針對托運行李錯運、漏運、丟失、破損等情況發生率較高的問題,民航局近年多次政策規范要求推進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建設,進一步提升民航服務品質,打造“中國服務”品牌,讓旅客有更多的真情服務獲得感。2020年11月,《局發明電〔2020〕2644號關于加快推進千萬級機場旅客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機場端建設的通知》特別強調行李的跟蹤和信息監控,要求2019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以上的機場在2021年底前實現主要利用RFID技術進行行李跟蹤所有基本節點的采集[2]。2022年1月,《局發明電〔2022〕231號關于做好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建設工作的通知》提出,千萬級以下機場要盡快啟動旅客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項目建設,并在2023 年底前完成項目建設工作[3]。2023年2月,民航局發布《民航旅客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 第1~3部分》系列標準,旨在全面提升民航旅客托運行李信息化水平,打造保障有力、人民滿意、競爭力強的行李運輸服務體系,切實增強人民群眾航空出行獲得感[4]。

二,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的流程介紹

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主要依托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在“值機、安檢、分揀、早到存儲、裝車/箱、離港運輸、裝機、卸機、到港運輸、中轉、到達、提取”等節點部署識別設備,識別和采集的行李信息將存儲在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機場端,如圖2所示。機場端如同一個“智能大腦”將繁雜的數據匯集并分類整理,還可實時監控行李狀態,提高自動分揀系統識別率,提高行李裝運準確率,減少行李錯裝、漏裝情況的發生。



圖2 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流程圖

全國的運輸機場主要分為三類,Ⅰ類為大中型樞紐機場,Ⅱ類為小型樞紐機場,Ⅲ類為非樞紐機場[4]。

根據規范,建議不同類型的運輸機場,選擇不同的基本節點和可選節點建設:

Ⅰ類(大中型樞紐機場)應采集7個基本節點: 值機、安檢、分揀、裝車/箱、裝機、中轉、到達;機場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5個可選擇節點:存儲、出港運輸、卸機、進港運輸、提取。

Ⅱ類(小型樞紐機場)應采集6個基本節點:值機、安檢、分揀、裝車/箱、裝機、到達;機場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6個可選擇節點:存儲、出港運輸、卸機、進港運輸、中轉、提取。

Ⅲ類(非樞紐機場)應采集3個基本節點: 值機、裝車/箱或裝機(至少選擇一個)、到達。機場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9個可選擇節點:安檢、分揀、存儲、裝車/箱、出港運輸、卸機、進港運輸、中轉、提取[4]。

三,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的建設模式分析

1.Ⅰ類(大中型樞紐)機場的機場建設模式

大中型樞紐機場由于旅客吞吐量高,行李業務保障的環節多,行李處理系統復雜,需要跟蹤的節點多,通常都單獨建設機場端。截至2022年底,2019年旅客吞吐量超千萬的機場行李跟蹤系統的機場端建設已基本完成。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機場端主要負責采集、處理和傳輸機場內旅客托運行李相關環節數據,實現旅客、航班、行李一一對應,以標準格式向民航公共信息平臺和民航監管平臺上傳數據,并從平臺端獲取行李跟蹤信息,實現行李的業務保障,如行李挑找、登記、拉下、預警報警、提取核對等基本功能,同時向航空公司、旅客以及其他第三方等提供本場行李跟蹤數據服務,Ⅰ類(大中型樞紐)機場數據流向如圖3所示。



圖3 Ⅰ類(大中型樞紐)機場數據流向示意圖

大中型樞紐機場的機場端網絡架構設備主要分成兩部分,現場設備和機房設備(如圖4所示)。現場設備主要包括前端的采集設備,如RFID識別設備、拍照識別設備、激光識別設備等,以及現場采集設備的交換設備。機房設備可以考慮虛擬云平臺資源池統一分配管理、超融合技術架構等,本文主要就機場端所需的傳統IT物理硬件資源作探討,以便于比較各種建設模式的投資。常見IT資源,如核心交換機、后臺服務器(通常包括應用服務器、接口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圖片服務器等),對于存儲要求較高的機場,通常還會考慮光纖交換機、磁盤陣列等設備單獨存儲數據,整個網絡架構通常按照高可靠設計。


圖4 Ⅰ類(大中型樞紐)機場的機場端網絡架構

2.Ⅱ類(小型樞紐)機場的機場端建設模式

Ⅱ類機場(小型樞紐機場)相比于Ⅰ類機場(大中型樞紐機場),在吞吐量方面(按照2019年旅客吞吐量考慮),I類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大于1000萬,Ⅱ類機場旅客吞吐量介于200萬至1000萬[2],Ⅱ類機場旅客吞吐量跨度較大;在建設節點方面,Ⅱ類機場(小型樞紐機場)建設值機、安檢、分揀、裝車/箱、裝機、到達,六個基本節點,相比于Ⅰ類(大中型樞紐機場)少了“中轉”節點;但相比于Ⅲ類(非樞紐機場),則多了3個建設的基本節點。

基于以上分析,建議小型機場樞紐機場在建設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時,旅客吞吐量接近1000萬的參考大中型樞紐機場的建設,當建設資金充足,可預測未來旅客的吞吐量增幅較大時,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的建設模式建議參考章節3大中型樞紐機場端的建設,即如圖3的Ⅰ類(大中型樞紐)機場數據流向示意圖和圖4的Ⅰ類(大中型樞紐)機場的機場端網絡架構參考圖。

旅客吞吐量200萬左右的小型機場的機場端建設架構,建議參考按機場集團的機場端架構規劃。對于小型樞紐機場的網絡架構,也可參考圖5的Ⅱ類(小型樞紐)機場的機場端網絡架構參考圖,即減少IT設備的冗余投入,減少單獨設立存儲設備。


圖5 Ⅱ類(小型樞紐)機場的機場端網絡架構參考圖

3.機場集團的機場端建設模式

考慮到Ⅲ類(非樞紐機場)機場行李處理量小,行李處理業務流程相對簡單,為減少投資、節約成本,筆者建議單個機場不建設機場端,而是以機場集團化方式統一建設機場端,以便于集團統一管理、統一調度。機場集團化包括大概分為三種: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型、SAAS+數據整合型、第三方數據托管SAAS型,以下分別作探討。

(1)SAAS型建設模式

當機場集團主要以小型樞紐機場和非樞紐機場的建設時,建議考慮機場集團統一建設機場端,系統機構如圖6所示,統一為小型樞紐機場和非樞紐機場提供SAAS服務,機場集團SAAS型數據流向見圖7所示。該建設模式優點:①集團化系統平臺單獨規劃、獨立運行,集團掌控下轄所有機場的行李跟蹤數據,便于后續智慧化轉型,便于數據的二次挖掘;②從集團層面統一推動整個項目建設,能更好地建設行李跟蹤的硬件、軟件接口標準,便于后期維護;③與Ⅰ類(大中型樞紐)機場的機場端網絡架構對比,如圖8所示的機場集團SAAS型網絡架構,可節約小型樞紐機場和非樞紐機場的機房IT設備等硬件、機場端軟件的投資。缺點:依賴機場集團的機場端,機場集團系統宕機后,可能會對接入機場的行李跟蹤業務保障服務產生影響。



圖6 機場集團機場端系統架構示意



圖7 機場集團SAAS型數據流向示意圖



圖8 機場集團SAAS型網絡架構

(2)SAAS+數據整合型建設模式

當機場集團主要以小型樞紐機場和非樞紐機場的建設時,另外又需要考慮接入已經建設完成的大中型樞紐機場的機場端時,建議考慮機場集團統一建設機場端,統一為小型機場樞紐機場和非樞紐機場提供SAAS服務,統一接入大中型樞紐機場的機場端行李跟蹤數據,機場集團的機場端只為大中型樞紐機場提供數據交換、查詢、展示等功能,不提供具體的業務服務(對于大中型樞紐機場的機場由于行李量較大,行李業務保障多,建議不依賴機場集團提供行李保障的業務服務,在本地的機場端具備該能力)。機場集團SAAS+數據整合型數據流向,如圖9所示。



圖9 機場集團SAAS+數據整合型數據流向示意圖

與SAAS型建設模式相比,本建設模式的優點:在為小型樞紐機場和非樞紐機場提供SAAS服務的同時,也能整合大中型樞紐機場的行李跟蹤數據,便于形成機場集團完整的行李跟蹤數據。缺點與SAAS型建設模式相同。機場集團SAAS+數據整合型網絡架構如圖10所示,與機場集團SAAS型網絡架構的優缺點基本相同。



圖10 機場集團SAAS+數據整合型網絡架構

(3)第三方數據托管SAAS型建設模式

第三方數據托管SAAS型主要是依托第三方建設的數據中心平臺,為小型樞紐機場和非樞紐機場提供SAAS服務,第三方數據托管SAAS型數據流向如圖11所示。第三方托管平臺提供業務保障服務,如行李拉下、登記、異常情況處理等;已建設的機場端數據也可接入第三方的數據托管平臺,由第三方托管平臺提供集團下轄機場之間的數據交換服務等。優點:①大大節省投資建設資金;②無需專業的運維人員;③技術支持有保障,規避相應的運維風險。缺點:需支付托管的運維費用。目前國內第三方數據托管平臺,有民航二所等代表單位。



圖11 第三方數據托管SAAS型數據流向示意圖

四,結語

智慧機場是生產要素全面物聯、數據共享、協同高效、智能運行的機場。行李跟蹤系統建立在數據開放共享基礎上,解決了目前行李運輸過程中錯運、漏運等痛點,大幅降低旅客的不良體驗,進一步實現了機場的智慧化運行及其提質增效的發展需要,充分發揮了機場端對數據匯集、共享方面作用,實現了系統及數據面向行業相關主體開放共享,構建了全行業數字化、網絡化、全覆蓋的行李跟蹤系統,對于機場(集團)的戰略發展十分必要,也是智慧機場的發展需要。

截至目前,2019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以上機場的行李跟蹤系統機場端基本已建設完成,下一步,國內旅客吞吐量為千萬級以下的機場(Ⅱ類和Ⅲ類機場)將啟動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的建設工作。預計不久,將建成“覆蓋廣泛、高效順暢”的中國民航行李全流程跟蹤“一張網”。

參考文獻:

[1]SITA 2021行李IT洞察:人工智能技術勾勒行李追蹤無標簽的未來圖景.2021.08.

[2] 局發明電〔2020〕2644號 關于加快推進千萬級機場旅客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機場端建設的通知.2020.11.

[3] 局發明電〔2022〕231號關于做好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建設工作的通知.2022.01.

[4] 民航旅客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 第1~3部分.2023.02.

本文基金項目:民航聯合研究基金重點支持項目(U203320055)

編輯、排版:羅丹

本文源自《物流技術與應用》2023年06期

免責聲明:羅戈網對轉載、分享、陳述、觀點、圖片、視頻保持中立,目的僅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原作者。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核實后,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謝謝!
上一篇:菜鳥助力盒馬打造首個全自動化園區:投用200臺機器人,“人找貨”升級為“貨找人”?
下一篇:物流江湖秘籍速成:顛覆性技術及其物流應用
羅戈訂閱
周報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謝您的打賞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

相關文章

2025-02-20
2025-02-18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4
2025-02-13
活動/直播 更多

【3月8日-9日上海】超值《倉庫管理真功夫培訓》

  • 時間:2025-02-08 ~ 2025-02-09

¥:2500.0元起

報告 更多

2024年12月物流行業月報-個人版

  • 作者:羅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