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兔上市之后是否會給快遞行業帶來價格戰的拐點?這是快遞行業討論最多的話題。首先,大部分網點公司覺得極兔上市后會發動更大的價格戰。這個依據是參照,通達是上市后的為參照對象。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極兔在當下低價市場的大趨勢下,為了維護全球化戰略上的推進,極兔需要穩定的利潤收入支撐網絡全球化擴張的成本,極兔避免兩線作戰。因此,極兔不會盲目的去發動大規模的價格戰。
快遞行業首先要感謝極兔出清了百世快遞和豐網。因為百世快遞和豐網都是經濟快遞當中的低價區品牌,因此通達是必須感謝極兔出清價值。
據港交所官方網站顯示,極兔6月16日晚間提交了上市申請文件,公司計劃募集5-10億美元。股權為AB結構,創始人李杰持有9.79億股A類股。
國內極兔仍處于“燒錢”搶市場份額“增量”階段,這從招股書披露的經營數據可看出,從單件包裹的平均收入及成本值來看,2021年和2022年,極兔在東南亞市場單件包裹收入分別為1.1美元和0.95美元,成本分別為0.79美元和0.76美元;而在中國市場,單件包裹收入分別為0.26美元和0.34美元,成本則分別為0.41美元和0.4美元。從以上數據看極兔,就可以理解極兔要什么。
引導文:極兔無論上市與否,量子咨詢都會賭極兔持續走經濟型快遞“國內外價格戰”增長模式。為什么賭極兔仍然會發動價格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全球大經濟向下環境,國內大消費下沉環境,直接倒逼全球貿易“快速”電子商務化。
極兔是否持續性的處在“戰略性虧損”的價格戰中,主要取決于股東對“利潤蛋糕”的“獲利大小”的態度。目前,量子咨詢賭原始股東持續性持有股權,而且,會直接抄底“短期套現”的小股東。原因很簡單,隨著俄烏沖突結束的到來,隨著中美貿易的逐漸松綁,隨著騰訊和順豐的資源條件參與。最終,以資本邏輯的為基礎的經營理念往往會把極兔的規模和市值推的更高,只有極兔的蛋糕越大,資本才能分的更多。
極兔6月16日晚間提交的上市申請文件招股說明書中顯示,極兔屬于AB雙層股權結構。創始人李杰持股僅有11.5%控制公司。騰訊持股6.3%,博裕資本持股6.1%。ATM Capital持股5.5%。另外,高瓴、紅杉、Dahlia、SAI Growth和招銀國際,等投資機構參與投資。關鍵是,這些機構都具備資本思維的運作理念,基本基礎構成與完全脫離了傳統資本市場的短期炒作行為。
事實上,極兔正在處于全行業價格戰的“同比環境”當中,整個行業的價格戰已經自我降低了其他品牌的網絡保護能力。講簡單了,其他品牌總部和加盟商在價格戰中都打穿“快遞成本”的情況下,已經沒有多少“利潤子彈”陪極兔進行持久戰。結果是,國內快遞行業給了極兔一次性搞定后,能夠跟隨行業共同修復的戰略窗口。
評語:從國內的大經濟環境和大消費環境看,快遞行業無論在“社會管理部門”和行業管理部門當中的價值權重,往往要讓位于電子商務產業鏈的價值權重。因此,整個快遞行業的管控會處于“弱管理”的大環境當中。
從極兔在2020年國內起網的行業“弱管理”寬松環境和“2023年的行業“弱管理”寬松環境來看。極兔又一次精準的把控了“行業弱管理”的窗口期。因此,極免仍然會迅速的采用資本競爭的方式成長。
引導文:極兔無論上市后市值高低,量子咨詢都會賭極兔持續高速發展海外網絡,原因是極兔只有在大宗國際貨代下降,跨境電商擴張的基礎條件下,借助海外版抖音的“希音”擴張上迅速升值市值去跑贏“戰略性虧損”才能突破“缺錢”的瓶頸。而且,沒有任何退路。
在國內快遞行業當中,很多行業資本機構和行業加盟商看極兔,都會從極兔現有的“資金池”和現有的“行業環境”去評估極兔的生存狀態。比如說極兔的市場價格,極兔的日均件量,極兔的虧損差額。但是,國內的機構和國內的行業品牌都忽略了極兔全球性的網絡擴張所需要的戰略性虧損。事實上,極兔上市最大的作用是增加“戰略性虧損”所需要的資本效率。因此,量子咨詢預測,極兔在海外的發展是要優先于國內。基礎看點在于極兔的并購思維來縮短持續性價格戰消耗的競爭思維。
在國內快遞行業,無論是國內的投資機構和國內的行業品牌看極兔,都會集中在極兔上市之后,所融資的金額能夠燒多長時間。主要依據是當下國內基礎性的“戰略性虧損”仍然有0.3到0.5元的成本性虧損。加上東南亞的價格戰也在內卷當中。以此來判斷極兔的生命力。
量子咨詢認為,極兔會采用國外造血向國內輸血的“短期”方式。然后利用資本同步進行國外網絡擴張的方式壯大自身的全球性網絡,實際操盤模式更接近于拼多多,市值增速大于虧損增速。
關鍵看點在于極兔在上市之后,重點擴展方向在哪里,市值支撐點做什么。極兔在沒有疫情的大國際環境上,西方成熟的電子商務市場。尤其是韓國,日本,美國市場,應該是極兔發展的重點方向。
評語:在快遞行業,看極兔取決于角度,從中通快遞裂變快運,冷鏈,傳媒,云倉,有密,兔喜,國際,支付看中通,中通是屬于網絡裂變性品牌。極兔則是網絡規模性品牌。
從國內快遞包裹量占比全球50%看中通的25%,中通缺乏的是國際網絡規模。從美國四大快遞看國內,很顯然,美國四大快遞也缺中國市場的50%。因此,極兔的全球化優勢很可能是獨一無二的。
極兔國際最終會利用國內外市場資源進行全球化網絡整合,從騰訊的平臺資源和順豐的航空資源看,極兔不僅僅只是為了上市加分。還有橫向平臺的海外發展加分。
極兔上市后,是否是價格戰拐點,相信對極兔的評估都會逐步體現。對于一個投資近1000億全球化品牌,是不會發生斷崖式的變化,因為,極兔背后的投資者都有共同的資本發展思維。
極兔沒有在2022年上市,除了利潤因素外,更多的是疫情因素防礙了競爭環境和投資環境。因此,極兔選擇2023年上市,正處于市場環境和國際環境的底部上升點,由此可見,極兔又一次正確的抓住了戰略性窗口。因為,傳統快遞行業的品牌快遞嚴重缺乏低價格極限以下的“壓縮”消耗型競爭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