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華Terminexus全球港口攝影大賽獲獎作品? 作者:朱永安
5月30日,交通運輸部發布2023年1-5月全國港口貨物、集裝箱吞吐量數據。1-5月,全國港口共計完成貨物吞吐量67.46億噸,同比增長7.9%,其中內、外貿吞吐量分別增長7.6%和8.5%;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22億標箱,同比增長4.8%。
港口再次交出了一份稱得上好看的吞吐量數據,但在港口圈(ID:gangkouquan)發布的1-4月吞吐量排行榜中,數據一樣不俗,留言中讀者卻普遍反映與實際感受有偏差。港口吞吐量數據也確實和其他經濟數據有不協調的地方,國家統計局發布的5月中國采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中,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8.8%,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低于臨界點,制造業景氣水平小幅回落,其中新出口訂單為47.2%;海關總署發布的每月進出口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前5個月我國進出口下降2.8%,5月進出口下降6.2%;5月新華·泛亞內貿集裝箱運價指數也降到了1200點以下,總體來說,內貿并不景氣,外貿需求恢復未達預期,港口的增長點在哪里呢?
1-5月,全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前10名分別是:上海港(第1)、寧波舟山港(第2)、青島港(第3)、深圳港(第4)、廣州港(第5)、天津港(第6)、廈門港(第7)、蘇州港(第8)、北部灣港(第9)、日照港(第10)。
和上月相比,排行榜中排名基本未變,大連港與煙臺港繼續焦灼相持,再次共享13名。地處珠三角的深圳港與東莞港是榜單中唯二增速為負的港口,相比之下,我國另一經濟重心長三角的港口則繼續增長,這很大程度是由于兩地出口結構有差異。
前5個月,我國對美國出口1.38萬億元,下降8.5%,對歐盟出口1.48萬億元,增長2.4%。深圳港向來是美線重鎮,而今年以來美線慘狀有目共睹,疫情之間涌入的新玩家幾乎全部撤離,三大海運聯盟也撤出近四分之一運力,以亞洲到美西線為例,已由2022年的52條航線縮減至如今的40條。具體來看,由上海港、深圳港出發的美線均從30條降至23條,因此,深圳港沒能止住跌幅,作為深圳港、香港港等港口喂給港的東莞港,跌幅進一步擴大。
而長三角港口中,疫情前掛靠美線數量不如上海深圳的寧波舟山港,到2022年增長到22條,2023年為21條,保持住了美線數量,上海港航線布局豐富,相比深圳港有更多到北歐、地中海航線掛靠,兩港吞吐量都呈增長趨勢。上海港5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410.2萬標箱,為歷史同期最高,連續3月突破400萬標箱;寧波舟山港5月完成315萬標箱,同樣處于歷史高位。也就是說,寧波舟山港維持住了疫情期間分流而來的箱量,上海港則更上一層樓,這源于兩大港口集團在長江流域的“你追我趕”。上港集團長三角公司大力推行“陸改水”業務,單月完成15萬標箱,環比增長15%;同時積極推行ICT 2.0模式,推動內河駁船的班輪化發展,加大對外貿企業的支持力度,在空箱保障、母港服務、航線密度、費率優惠上給予外貿企業更多支持;落實上海港大客戶個性化服務保障機制,為大客戶提供多元化、個性化、精準化的物流產品。浙江海港集團在鞏固原有的腹地外,也將長江流域的貨源作為增量來源。
不過要比增速,北方港口顯然更為耀眼,青島港、日照港、營口港、大連港、煙臺港都保持了雙位數增長,1-5月中俄貿易額同比增長40.7%,北方港口自然受益。這也同時表明我國外貿出口結構出現了一些新變化,5月海關總署發布《關于進一步拓展吉林省內貿貨物跨境運輸業務范圍的公告》,進一步擴大我國內貿貨物經俄羅斯港口跨境運輸業務范圍,引得海內外媒體廣泛關注。
1-5月,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排名前十為:寧波舟山港(第1)、唐山港(第2)、上海港(第3)、青島港(第4)、廣州港(第5)、日照港(第6)、蘇州港(第7)、天津港(第8)、煙臺港(第9)、北部灣港(第10),與4月相比無變化。
上海港由于2022年基數較低,達到了24.1%的高增速,且在滾裝商品車持續火熱的情況下,1—5月,上海電動載人汽車出口同比增長152.9%,同比增長98.9%,助推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增長。煙臺港、連云港港同樣分享了滾裝出口的紅利,開通滾裝外貿出口業務不久的福州港(江陰港區)、深圳港(小漠港區)也在趁勢打造區域性滾裝集散中心。
滾裝出口有天時,礦石等大宗散貨進口則要靠地利與人和。中國經濟恢復帶來下游需求端擴大,1-5月中國進口鐵礦石4.8億噸,同比增7.7%,各大港口集團也與礦石巨頭加強了聯系與溝通,寧波舟山港與力拓集團簽約擴大業務合作規模,河北港口集團與淡水河谷簽約合作,加強在唐山港鐵礦石選礦、混配礦以及產品倉儲等領域合作,遼港集團也于近日與淡水河谷簽約。
港口圈(ID:gangkouquan)認為,吞吐量數據的增長可以解釋,但一線港口人的感受不容忽視,兩者之間的脫節在于,我們已經太習慣永遠高速增長的模式,卻很難適應數據背后已經發生了結構性改變,而吞吐量的增長原因隨之改變。外貿目前仍是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源,但結構正在持續調整,東盟已成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俄羅斯貿易額飆升,對美國、日本出口持續下降,而6月制造業經理人指數仍在榮枯線以下,港口必須因應新的形勢,“深挖洞、廣積糧”的時代正在來臨。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67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219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74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046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89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34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266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277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193 閱讀安能物流2024年經調整利潤預增約62.8%,高質量增長領跑快運行業!
108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