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傳聞稱阿里旗下物流業務“旗艦”菜鳥計劃在香港上市,最早可能在年底完成,并稱菜鳥估值超過200億美元(1570億港元)。
菜鳥回應稱,目前尚無明確規劃和時間表。緊隨其后,京東集團官則官宣分拆京東產發和京東工業上市。
而與京東早已分拆出數家上市實體不同,菜鳥是此次阿里組織變革后第一個傳出要上市的業務集團。有投行人士認為,互聯網龍頭密集啟動獨立融資,這有利于拓寬融資渠道,尋求更高估值。對于多元化的企業,不同類型業務在資本市場估值有不同的參照,如果都放在一起,容易造成整體估值偏低,同時獨立上市后,還有利于對子公司管理層的激勵。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張勇28日發布全員信,宣布啟動“1+6+N”組織變革。在阿里巴巴集團之下,將設立阿里云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菜鳥、國際數字商業、大文娛等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張勇表示,具備條件的業務集團和公司,未來都將有獨立融資和上市的可能性。
這也是擁有25年歷史、市值2500億美元的阿里巴巴,歷史上最大的變化,而菜鳥也成為此次阿里組織變革后第一個傳出要上市的業務集團。緊隨其后,京東集團則選擇分拆上市。京東集團公告稱,擬分拆京東工業、京東產發于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獨立上市。
截至目前,京東集團除集團主體外,“京東系”企業已有京東物流、京東健康、達達集團成功上市;同時,京東科技此前有傳出擬登陸港股IPO的消息。未來京東產發、京東工業上市成功后,“京東系”上市公司將達到7家(包含德邦股份)。
大企業的治理結構調整,組織變革,延伸的獨立融資上市需求,通常都受到資本市場的歡迎。對獨立上市融資的子公司來說,這有利于公司運營效率的提升、融資渠道的拓寬、管理層和員工積極性的提高。對于母公司來說,也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公司資源專注于公司主營業務。
根據咨詢公司TheEdge和德勤2014發布的一份報告,在2000年至2014年的幾百項分拆交易中,母公司和子公司股價在獨立上市融資一年以后平均實現14%和22%的漲幅,遠超同期的基準漲幅。而標普美國分拆指數2007年至今累計上漲320%,遠超同期標普500的186%的漲幅。
菜鳥成為此次阿里組織變革后第一個傳出要上市的業務集團,這讓資本市場也頗感意外的同時,熟悉菜鳥的物流業界更多認為是水到渠成。
外界對“菜鳥”的印象,部分停留在“平臺”,部分停留在“菜鳥驛站”和“菜鳥直送”的快遞層面。但實際上,在C端消費者的簡單感知背后,即將迎來10周年的菜鳥有其更加豐富的B面。
近10年以來,菜鳥一直堅持長期主義,專注差異化物流能力建設,做“難而正確的事”,堅持產業化、全球化、數智化“三化”不動搖,扎扎實實做強國內供應鏈和國際快遞。上市傳聞背后,其被全球商家和機構所青睞的另一面強大物流能力正在浮出水面,菜鳥正在走向資本市場的C位。
回顧菜鳥的發展歷程,成立于2013年的菜鳥,依托于淘寶系的電商平臺,目前業務范圍涵蓋社區服務、全球物流、智慧供應鏈等多個賽道。
今年2月,阿里巴巴集團發布2023財年三季度財報。于2022年12月31日止季度,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前,菜鳥收入同比增長17%至230.23億元(33.38億美元),當中有72%來自外部客戶。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后,菜鳥的收入同比增長27%至165.53億元(24億美元)。
國內業務上,目前,菜鳥供應鏈已構建起從工廠到消費者的全鏈路全渠道供應鏈網絡,形成倉儲、運輸和配送三大基礎網絡,中小件配送、大件配送、冷鏈配送和保稅商品配送四大服務網絡,為品牌以及各類商家提供豐富可選、智慧綠色的供應鏈服務。
在倉配一體化建設上,當中既有菜鳥自營倉和自營配送的組合,來確保服務效率和體驗的品質感,也有云倉和經濟型快遞的性價比組合,這種搭配不但豐儉由人,而且能接住商家波峰波谷的高彈性需求變化,是其他物流和供應鏈企業不具備的。
“基于菜鳥自建自營的倉庫和配送隊伍,和倉配一體的高穩定性數智供應鏈體系,全面優化運營模式,率先在杭州啟動了夜攬晨配模式,實現物流24小時高效運轉。”菜鳥物流副總裁、菜鳥國內供應鏈事業部總裁帥勇介紹,目前消費者上午下單,有超過一半在下午6點前送達,晚上以及深夜的訂單,超過一半在上午送達。
除卻自身物流能力建設外,近年菜鳥更向服務多平臺、多渠道拓展,對品牌商家形成了全托管的服務。這方面從合作品牌可以看出來,在日化洗護、健康食品、糧油飲料和母嬰等多樣的商品品牌之外,也包括昆侖好客這樣的零售品牌。
構建國際快遞生命線
在后疫情時代,經濟復蘇,外貿提速下,中國電商正在加速出海。而對中國電商來說,走得快,要靠出海,走得穩,要靠物流。
全球化是菜鳥的核心戰略之一。菜鳥從2013年誕生就有跨境電商基因,從國內1688到國際站,菜鳥一出生就是服務于中國中小跨境電商起家的,對中國出海商家非常了解。
發展至今,菜鳥國際物流可以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其中歐洲、俄羅斯是菜鳥的老牌核心區域,菜鳥無憂標準物流產品可以做到10日達。日均跨境包裹量上,菜鳥已位列全球第四,僅次于UPS、Fedex、DHL。
目前,菜鳥在海外建設和運營海外分撥中心增至15個。已形成由多種時效和成本組合的國際快遞標準產品,依托國際樞紐、干線、末端、關務等國際端到端的快遞網絡運營能力,國貨品牌出海找菜鳥成為趨勢。與此同時,通過加強海外本地倉配、自營配送和自提設施建設,菜鳥提升了海外本地物流服務優勢。
與此同時,菜鳥的國際快遞能力也日益獲得國際肯定。羅馬當地時間3月28日,菜鳥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在羅馬簽署了全球物流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全球人道主義緊急行動和提升供應鏈能力等領域開展為期3年的戰略合作。這也是中國物流公司首次成為世界糧食計劃署的全球物流合作伙伴。
跨境電商本質還是一個落地的生意,平臺誰都能做,低價誰都能打,但做得好不好,還是比各家在物流方面的議價權。依托阿里平太,菜鳥有速賣通、國際站、Lazada源源不斷的商流,可以不斷利用商流優化和深化自己的國際快遞物流服務。
這次傳聞菜鳥上市,通過進行首次公開募股,或多或少為未來的融資開了綠燈。在外貿復蘇的前提下,如何打通國際快遞生命線,更值得期待。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650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354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164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483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452 閱讀壹米滴答創始人楊興運出山,成立興滿物流
1458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354 閱讀傳化智聯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場景應用
1338 閱讀在物流行業,AI技術會不會替代人?
1233 閱讀京東物流攜手奇瑞汽車打造中東最大汽車備件中心,覆蓋5大品牌數萬種汽車備件
102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