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物流網絡?簡單來說就是點和線。點是節點,它可以是一個工廠或倉庫,把兩個點連起來就是線,所有的點和線組成了物流網絡。
可能有讀者會問了,“只有少數的專業人士才會用到物流網絡設計,它和我們普通人有什么關系嗎?”
其實網絡設計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可能大家沒有覺察到,比如說最短路徑選擇,駕車從A點到B點最短的路線是多少公里?
手機上的導航APP能在一瞬間規劃出了好幾條路線,分別列出所需的駕駛時間和距離,選定其中一條開始導航即可。這是一種最簡單的網絡設計應用,相信讀者們都曾使用過導航。
稍微復雜一點的是旅行推銷員問題(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銷售跑業務要定期拜訪負責區域內的多個客戶。
如何使用最少的時間或途經最短的距離,不重復地跑遍每個客戶?這是一個時間成本最小化和效率最大化的問題,在生活中也會遇到。
我很喜歡旅行,不參加旅行團,由自己設計路線、安排行程和預定酒店,充分地享受“自定義”的行程。
我在2017年春節,自駕游覽了美國西部多個城市,度過了一個令人難忘的假期。美國很大,但時間有限,在行程設計上要覆蓋所有想要去的景點,而且不能重復經過,最終回到入境的城市,返回國內。
沒錯,這就是一個旅行推銷員問題。我是怎么設計路線的呢?首先在地圖上把最想要去的地方都找出來,畫上一個個圈。
其次是制定行程的路線,從哪兒出發,經過哪里,最終回到起點。合理的路線圖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我們不走回頭路,同時盡量走遍所有的地點。
我的最終方案是從美國的洛杉磯入境,在圖片中標注①的位置,下同。接著向西前進,沿著著名的66號公路(Route 66)到達科羅拉多大峽谷(The Grand Canyon)②。
在繞過大峽谷的北側后③,向東行駛,來到了拉斯維加斯(Las Vegas)④。然后乘坐飛機前往舊金山⑤,沿著風光如畫的1號公路⑥向南行駛,經過圣巴巴拉⑦后回到洛杉磯,結束了全部行程。
這樣一圈玩下來,不就是和旅行推銷員一樣嗎?我在不經意之間解決了一個網絡設計問題!
以上的導航和旅行路線規劃是個人層面對網絡設計的應用。在企業層面上,供應鏈的上游是原料供應商,下游是客戶,中間是制造工廠、倉庫和配送中心。
物料在供應鏈上下游的節點之間流動,形成了多條物流線路,網絡問題的核心就是物料的高效率流動和最小化成本。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企業需要定期評估現有的網絡,主要的驅動因素有以下幾點:
1.成本壓力
根據美國供應鏈管理專業委員會(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在2019年的報告,商業物流成本約占美國GDP的8%。
中國的物流運輸市場發展很快,但運營的精細化和規模化還不及發達國家,一些公司的運輸管理水平仍停留在較為原始的階段。大多數的企業都有成本壓力,從物流運輸中尋求降本增效是必然的選擇。
通過對現有的運輸網絡進行數據分析,就可能找出降低成本的機會。
2.市場變化
企業的經營市場環境是動態變化的,合并收購、新開設工廠和銷售渠道都需要重新設計物流網絡。特別是合并收購,會大幅增加節點和線路的數量,必須重新整合運輸資源,使用規模效應降低費用。
3.貿易全球化
如果企業參與國際貿易,就會受到貿易全球化的影響,關稅的調整將會對產業布局產生長期的影響,通過在低關稅國家設立工廠,可以大幅降低營運費用。
在設計物流網絡時,目標是總成本較低,同時兼具靈活性,這可以增加供應鏈的敏捷性,能夠快速適應動態的環境。
網絡設計是一項系統且復雜的工作,我們可以使用項目管理的方法,在各個階段完成相應的細分任務,獲得該階段的交付成果,然后進入下一個階段,最終完成整個項目。
階段1.確定需求,設定目標,組建項目團隊,制定預算
關鍵任務包括了:
確定需求:有了需求,才會有驅動力,它可以是整合現有運輸網絡,也可以是拓展業務,成立新的工廠或設施。
設定目標:不同的需求,會帶給項目團隊不同的目標,整合線路是為了降低成本,新設配送中心是為了更快地響應市場,同時降低費用。
組建項目團隊:需求和目標明確后,可以組建項目團隊,由供應鏈和其他相關人員組成,可能還有外部的咨詢顧問參與。在公司內部要任命一名項目經理,負責統籌規劃,定期向管理層匯報項目進度。
在項目經理之上,還需要任命一位高層為項目的“贊助者Sponsor”。這個角色在整個項目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他向上為項目組爭取高層的支持和各種資源,向下審核項目設計方案,反饋意見。
在整合網絡的過程中,難免會觸碰到既得利益者的“奶酪”,為了減少噪音干擾,項目的成功離不開贊助者的鼎力支持。
定義項目范圍:定義好了范圍后就有了邊界,比如范圍是優化國內段卡車線路,項目就不會拓展到國際運輸方面,盡管這塊也有許多費用可以節省,但可惜不在本次優化的目標之內,可以列入下一個項目的備選清單。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了項目的延誤和失敗的風險。
制定預算:如果項目涉及到費用,比如咨詢費和軟件實施費用,還需要提前做好預算工作。
階段2.收集現有網絡數據,評估績效,找出差距,制定改善計劃
一旦確定了項目團隊,接下來就要開始收集各項數據,評估成本、交付時間和其他指標。評估現有網絡運營情況可以使用以下的步驟。
收集業務信息和物流相關數據,比如貨量、距離、運輸頻次等。項目組可能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收集數據,特別是在沒有使用運輸管理系統的情況下,所有的數據都存檔在分離的Excel表格里,而且數據格式不統一,質量低下。僅是數據清理一項的工作量就相當驚人。
繪制當前網絡地圖,使用節點和線路表示,然后描述各項運輸活動的詳細信息,包括了客戶、運輸模式、運輸服務商、貨量和費用等。
根據行業標桿進行衡量和評估,例如同行企業物流費用占銷售額比例約在10%,如果自家企業數據大幅高于這個百分比,說明存在優化成本的空間。
列出與標桿之間的差距,準備制定改善計劃。
階段3.規劃網絡,確定最終的計劃,開展實施
在經過了定量的數據分析后,我們還要再結合定性的判斷和現場考察,初步確定物流網絡設計方案。關于具體如何規劃網絡,會在后續章節詳細介紹,在此略過不表。
初步擬定的計劃要遞交給管理層進行決策,可能會遭到挑戰,要求更改一些路線或是選址方案。在經過反復確認后,最終計劃敲定,就可以開始實施。項目團隊可以收集在實施中的經驗教訓,并在項目結束之前進行總結,完善流程,并運用在以后的項目上。
階段4.驗證結果,尋找下一個網絡優化機會
一些物流網絡項目在實施之前給高層承諾了運費節省,但是在項目落地后,這些降本是否真的實現了呢?我們要對實際結果進行驗證。
財務在收到了運輸服務商提供的發票,對比在項目實施前的支出,就可以獲得最真實的數據。如果沒有達到節省的目標,這表明估算出現了偏差,項目組在設定目標時過于樂觀,或是出于某種目的夸大了項目的收益。
制定驗證的機制可以約束項目負責人,讓他不敢過度地“放衛星“,如實反映網絡優化項目可取得的成果。
在驗證項目成功實施后,我們可以繼續尋找下一個優化的機會,利用富有經驗的團隊和成功的方法論,來為企業獲取更多的物流費用節省。
從倉儲規劃,看DeepSeek的實用性、局限性和突破之道
4239 閱讀單月總貨量同比增長734.4%!獨家解讀順嘉國際貨站跨越式增長背后的效率密碼
2212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046 閱讀“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1884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1733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235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1218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148 閱讀德邦物流注銷回購股份 京東物流持股比例升至75.4%
1093 閱讀冷鏈不只是物流,還是依托供應鏈的生態
1107 閱讀